两种精神,一个梦想

2018-01-29 02:23:30朱琼瑜通讯员椒组轩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1期
关键词:陈岛红船海岛

本刊记者/朱琼瑜 通讯员/椒组轩

大陈岛,一颗镶嵌在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大陈岛视察,作出“大陈岛开发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回信点赞大陈岛“垦荒精神”。2017年11月,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来到大陈岛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指出:“‘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是相融贯通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垦荒精神’不老,‘红船精神’永存。”

60多年前,“老垦荒人”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东海明珠”的美丽奇迹,铸就“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如今,新一代垦荒人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默默赓续“垦荒精神”和“红船精神”,续写新时代传奇。

奉献六十载,只为初心

1956年,怀着满腔热情和干劲建设大陈岛的青年垦荒队员们,在这里一待就是一个甲子,如今大部分队员已步入耄耋之年,他们走过青春,将大半生献给了这座岛屿。

57年党龄的大陈岛第一代垦荒队员李京州,来到大陈岛后,种菜、栽树、打渔,把活都干遍了,把苦也都吃遍了。打鱼时,他因为晕船而持续呕吐,但仍旧硬撑着拉网,直至完成任务。那时的艰难并没有让李京州灰心,而是坚持留了下来。他说:“那是最辛苦也最难忘的岁月,我们把青春和汗水留给了大陈岛”。

60年前,徐定寿与周银翠夫妇搁下家中年幼的孩子、老迈的父母,作为第二批垦荒队员,从温州来到大陈岛,开启了艰苦创业、重建海岛的华章。零下3℃的冬天,双手红肿,又痛又痒,他们依然将手浸在冰冷刺骨的海水里穿海带苗,一做就是一整天。垦荒任务完成后,两位队员把孩子接到岛上,选择继续在大陈岛上生活。如今,他们作为“垦荒精神宣讲团”成员,向党员讲述亲身经历和感悟达110多场次,在全区掀起“感悟十九大,传承红色记忆,争做党员先锋”的热潮。

1957年,陶强法随父母来到了大陈岛,从此,这个美丽的海岛就成了他生命中的“根”。他在当选为卫星村村委会主任后,一门心思扑在村民身上,创办修船厂,为本地渔民们修理船只,降低了渔民修船的成本。近年来,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集住宿、餐饮、旅游于一体的“渔家乐”海上休闲渔业游模式,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我们农民提振了信心。我作为一名村书记、党代会代表,一定会肩负起责任,为老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陶强法说。

十年奋斗,牢记嘱托

自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大陈岛视察以来的10多年间,岛上的第二代、第三代垦荒人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借势沿海产业带建设,陆岛互动,以新时代的“美丽大陈”回应习总书记一次登岛、两次回信的殷切嘱托。

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大陈镇党委书记倪国正介绍,大陈镇始终牢记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的指示和重托,按照省委提出的“四岛三区三基地”建设方案的要求,通过开展小城镇综合整治、发展海岛民宿等措施,大力推进“美丽大陈”建设。目前,岛上6个经济薄弱村已经全部“摘帽”,大陈镇被评为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大陈海域被列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同时,建立“一网四点”行政服务网格和“渔小二”代办员队伍,实现多项便民事项“零跑”。

大陈垦荒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王海强带领服务队建设大陈电网,为了早日完成岛上的线路改造,王海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勘察施工现场,岛内所有10千伏线路以及不计其数的低压线路,没有一条是他不清楚的。他设计的“风趋式防缠绕装置”,有效解决了海岛藤蔓生长缠绕拉线的问题,并获得浙江省QC成果一等奖。

曹娅萍是大陈镇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到一线抗台,急事难事从不缺席,从计生专干、成教专员到电脑达人、摄像师傅,身份转化自如。3年前,她和岛上驻守的年轻人成立“渔家姐妹”巾帼志愿服务队,给孤寡老人当孩子,给留守儿童做“代班妈妈”。

创新发展,再绘新蓝图

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陈岛将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和“两个大陈”的奋斗目标,全面踏上新征程。

1988年,18岁的翁丽芬回岛任代课老师,在讲台上坚守了29年。她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她把最好的年华献给大陈教育事业。如今,岛上渔民已经有条件把孩子送出海岛求学,面对学生越来越少的状况,她一刻不停地探索学校的转型之路:“今年,大陈岛干部学院在我校挂牌,宣讲大陈岛垦荒精神、推进全民素质教育是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台州雷力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是土生土长的大陈人,2017年上半年,他把公司总部从台州市中心迁到大陈,岛上不同于陆上,受限因素多、难度系数大、人力物力缺,但是王建带着他的大陈基建团队还是一点一点把路造起来了、把房子砌起来了、把栈道修起来了。他说:“我是大陈人,我的党组织关系也在大陈,建设大陈我不能缺席。我期待着大陈岛能早日像三亚、鼓浪屿那样美丽繁华,我希望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力!”

陈彬彬听着垦荒故事长大,3年前,他辞去杭州的工作,返乡创业。他把父辈的小宾馆改造成岛上第一家民宿,把民宿搬上旅游app,购置大型海洋槽备货,为大陈岛的旅游业注入新活力。如今,红色记忆广场、甲午岩景区、乌沙头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改造、海岛保护和整治修复、象头岙休闲与观光渔业项目有序推进;直升机低空飞行项目开始筹划……这些让陈彬彬对大陈岛的未来充满期待。

对未来满怀期待的还有更多新一代大陈“垦荒青年”,他们向前辈学习,让青春和激情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属于他们的印记。大陈岛是“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的时代缩影,两种精神共同实现一个梦想——大陈岛的发展之梦。

美丽大陈。

猜你喜欢
陈岛红船海岛
论大陈岛垦荒精神形象
红船
黄河之声(2022年3期)2022-06-21 06:27:08
雕红船
大灰狼画报(2022年2期)2022-05-23 12:57:20
红船向未来
老友(2021年7期)2021-08-05 00:26:19
一叶红船
金桥(2021年7期)2021-07-22 01:55:18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奥秘(2020年5期)2020-06-30 10:12:10
大陈岛,更与何人说
大陈岛,更与何人说
在海岛度假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 继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热爱祖国好好学习砥砺品格
辅导员(2016年19期)2016-04-14 05: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