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 艳
(云南省鲁甸县中医医院,云南 昭通 657600)
胃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呕血、消化系统紊乱、便血、胃痛等[1]。导致胃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胃黏膜的受损,护理工作者对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同时提高胃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止血率,优质护理能够针对胃出血患者的个人需求及病情的特异性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2]。本文中对本院收治的60例胃出血患者展开研究,寻求适宜的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1月15日~2016年11月15日我院收治的60例胃出血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8.58±5.16)岁。
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5.25±3.21)岁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患者病情,并加以记录;遵医嘱进行给药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胃出血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护理工作者应帮助胃出血患者采取适宜的卧位,取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避免胃出血患者在呕血的过程中造成呛咳或窒息等情况,同时护理工作者应为胃出血患者清理呼吸道及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胃出血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②护理工作者应为胃出血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及时给予胃出血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的补液,保持胃出血患者的体液平衡,补液过程中注意先晶后胶,先盐后糖的补液原则。
③护理工作者应为胃出血患者提供饮食指导,指导胃出血患者饮食清淡,避免使用辛辣刺激、干硬的食物,出血量>300 ml/d的患者在急性出血期应禁食,护理工作者指导胃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后应少食多餐,准时进食,及时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
④护理工作者对胃出血患者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安慰和关心患者,观察胃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情绪低落,抑郁的患者进行开导及安慰,指导胃出血患者的家属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关爱。
⑤护理工作者应对胃出血患者提供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胃出血的发病机制及形成原因,帮助胃出血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⑥护理工作者应对胃出血患者进行安全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指导患者在站起行动及坐起时应动作轻缓,一旦出现头晕、出汗等情况则应立即通知护理人员并卧床休息,护理工作者应定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的安全及情况,注意患者的面色、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情况,并对胃出血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记录。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胃出血止血率。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22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12例,满意10例,不满意8例,满意率为7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成功止血28例,治疗后再出血2例,止血率93.3%;对照组成功止血22例,治疗后再出血8例,止血率为73.3%。观察组止血率优于对照组(P<0.05)。
小肠、十二指肠、胃部的胃黏膜损坏是造成胃出血的主要原因,不规律的饮食,学习及工作过于劳累,情绪低落、紧张都是导致胃出血的原因[3]。目前临床上对于胃出血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本文通过对本院2015年11月15日~2016年11月15日收治的60例胃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发现为胃出血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止血率,临床推广优质护理措施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熟练的技能,专业的医学护理知识及更高的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止血率[4-5]。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者为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出血率,为胃出血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范晓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72.
[2]盛瑞玲,陈杏梅.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胃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2(7):899-901.
[3]曹明辉.优质护理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5):793-794.
[4]袁小荣.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2):112-113.
[5]李俊英.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9(4):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