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一般被分为四个阶段: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和团体结束阶段。但是,四阶段提法在实践中受到了质疑,心理辅导活动课真的一定要有四个阶段吗?现实中,很多好课看起来没有真正按照四个阶段来设计和操作,但是课堂效果也很好。
1.四阶段的不同作用。
从操作层面来看,心理辅导活动课“团体暖身—团体转换—团体工作—团体结束”四个阶段中,工作阶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关键时期,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核心阶段;暖身阶段、转换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这一阶段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做铺垫的。暖身阶段的目的主要在于打破僵局、启动团体动力,创设安全的氛围,建立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转换阶段在进一步缓解学生焦虑、凝聚团体动力的同时,开始将讨论聚焦到本节课的主题上;而结束阶段是为了对整节课进行总结提升,让学生将心理辅导活动课上的收获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是对工作阶段成果的延伸。
2.暖身阶段的三个层面。
暖身阶段操作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选择其一进行暖身:一是肢体运动暖身,可以通过做肢体动作(类似于体育课的热身操),让学生的身体活动起来,打破原有的静止状态,从而引导学生投入到统一的团体活动中,达到暖身的效果;二是内心促动暖身,主要通过故事、音乐、诗歌、影像材料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打破学生内心的平静,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中来,从而达到暖身的效果;三是人际互动暖身,通过游戏、讨论或其他活动让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打破原来的平静,促使学生投入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来。无论选择哪个层面的暖身,都是为了打破原有的平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投入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来,从而开启团体动力。
3.转换阶段的三个层面。
转换阶段需要完成三个层面的转换:一是活动层面的转换。如果暖身阶段只是在个体的肢体运动层面或内心促动层面进行暖身,在转换阶段就需要把团体引向人际互动层面,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让教师和学生逐渐融入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活动。二是活动主题的转换。因为暖身阶段重在启动团体动力,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因此暖身活动内容可以和工作阶段的主题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转换阶段把活动的主题从无关的话题转向和工作阶段关系密切的主题,进一步在“活动主题”上为工作阶段完成活动任务“暖身”。三是心理环境的转换。工作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往往是切入学生现实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心理需求,因此需要有安全感较高的心理环境。有些敏感问题如果单刀直入直接去讨论,学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往往会感到害怕或紧张,就会破坏暖身阶段创设的良好氛围。因此转换阶段需要通过开展与工作阶段相关但又不是直接指向学生的活动,营造一种更加安全的心理环境,为活动主题的深入讨论做铺垫。
1.暖身阶段与转换阶段的相互替代。
从操作层面来看,暖身阶段和转换阶段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都可以是相似的,只是在活动层面或活动主题上会有区别,很多人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时候,会将这两个阶段合并。但无论是省略了哪个阶段,另一个阶段都需要完成这两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如以游戏为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看起来好像直奔主题,直接宣布游戏规则做游戏,没有什么暖身与转化,实际上游戏本身就承担了暖身和转换的功能,而游戏后的体验交流才是真正的工作阶段。另外,有些在班集体成熟阶段开设的与学习有关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也是直奔主题,直接讨论相关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究其原因是班集体已经成熟,班级凝聚力较强,而且学习主题是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因此,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共同主题。而且,这样的活动课,上课研讨的问题有明显的层次性,前面开展的主题层次较低的活动,起到了暖身和转换的功效,因此团体动力启动得比较好。但这种课可复制性较低,在其他班级中往往很难获得成功。
2.结束阶段的缺失。
此外,还有看起来好像没有结束阶段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但感觉也比较好。这种现象并不是真的没有结束阶段,而是在课堂操作中,把结束阶段巧妙地融入了工作阶段的后期,在工作阶段的活动中就进行了活动小结,并引导学生将重心从课堂转向课外,只是看起来好像没有明显的结束阶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操作层面来看,按照四阶段理论来设计和操作心理辅导活动课,最容易促进团体动力的发展,有利于课堂任务的完成。但是四个阶段并不是缺一不可的,特别是暖身阶段和转换阶段在特定的设计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有些课看起来只有三个阶段,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无论设计几个阶段,从“团体暖身—团体转换—团体工作—团体结束”四个阶段来看团体动力的发展,根据团体动力发展规律来设计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必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四个阶段中任何一个阶段对团体动力的贡献,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中都必须有载体来承接,否则设计出来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