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目标是促进个体生涯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目标对个体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指引作用。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目标管理方面的辅导,帮助学生聚焦、澄清个人目标,获得行动方向,激发其学习动机,提升其生涯执行力。
本节课借助生涯规划工具——生命之花,从目标管理角度引导学生确立个人成长目标,并掌握操作性强的目标管理方法,提高生涯执行力。引导学生对自我成长目标做出思考,明确成长方向,同时掌握生命之花规划工具,制定行动方案,学会评估、调整目标,用行动掌控前进方向。
正式上课前,发放“成长目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需求。
教师:各位同学,假设我们手里这张纸条的长度象征着生命的长度,各位同学想活到多少岁呢?
学生:80、90、100……
教师:我听到有同学说80,有同学说100,按照目前医疗技术水平,我们的平均寿命大概80岁左右。假设我们所有人都活到80岁,那么,各位同学想什么时候开始退休然后安享晚年呢?
学生1:60岁吧。
教师:按照目前法定退休年龄,我们差不多60岁退休,60岁到80岁这二十年占我们整个生命长度的四分之一,所以请你把手里的纸条四等分,然后撕下四分之一,写上退休。既然我们有退休的时间,就有开始工作的时间,同学们想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呢?
学生2:大学毕业。
学生3:可能25岁之后。
教师:看来同学们选择不一,我们就假设所有人30岁开始正式步入工作岗位,那么请你把30岁到60岁这三十年撕下来,写上工作。同学们,你们今年平均年龄15岁,所以还要请你把手中剩下的纸条再次对折,撕掉一半并直接扔掉,因为这15年已经过去。此时此刻,请你举起手中的纸条,这剩下纸条的长度就是你青春的长度。请大家再把高中三年撕出来,大家撕撕看。
学生继续撕纸。
教师:同学们都很惊讶:原来我的高中三年这么短!是的,高中三年转瞬即逝,所以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三年?如果我们把高中三年比作一场旅行,你会如何规划你的旅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规划自己的高中三年。
设计意图:暖身活动中“撕”“扔”等一系列动作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触动,学生开始自发思考目标、思考未来。亲自动手参与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更深刻,不仅暖身效果好,而且能顺利导出课程主题。
1.认识并制作生命之花。
教师:生命之花又叫平衡轮,它是一个助力我们成长的人生规划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帮助我们实现那些想要达成的目标或愿望。所以接下来的时间,请各位同学制作自己的生命之花。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制作自己的生命之花。(见图1)
图1 生命之花
2.绘制生命之花。
教师:各位同学,三年后的今天,当你坐在心仪的大学课堂里回想起这高中三年,你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很有成就、很幸福,是因为你做了8件事。请你将这8件事(目标)依次填入生命之花的八瓣空间中。
教师呈现范例,学生思考并填充生命之花。
组内交流讨论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小组代表在班级内分享。
3.制定行动清单。
教师:通过刚刚的绘制和分享,各位同学的生命之花已初见雏形,拥有了最核心的花心部分。但是光有目标还不行,目标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实现,所以,现在请各位同学扩展你的生命之花,在8个目标的外围空间,填写你的行动清单,让你的生命之花绽放。
学生填写行动清单,组内交流,小组代表班级内分享。
4.评估生命之花。
教师:目标和行动清单的制定,让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但我们的生命之花似乎还缺了一点东西,各位同学看看,你手中的生命之花缺了点什么呢?
学生:颜色。
教师:是的,我们的生命之花还缺了一点色彩。接下来,请各位同学评估自己的生命之花,给生命之花着色。请你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对8个目标的重要性程度(1~10级评分,1分代表最不重要,10代表最重要)和实现的可能性(1~10级评分,1分代表最不可能实现,10分表示肯定能实现)进行评估,将分数打在花瓣上,并用线连接起来。
教师呈现范例,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代表分享。
教师:评估之后,你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行动方案中,你最想要调整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分享。
设计意图:从认识工具——生命之花,到思考个人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再到最后的评估目标,拓展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学生不再局限于思考学习目标,而是能够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探索自我,对目标确立、目标评估与调整有了初步认知。行动清单的制定和目标的评估,则让学生真正获得了行动力。
教师呈现人生规划故事:
瓦莱丽知道我对音乐的执着。然而,面对那遥远的音乐界以及整个美国陌生的唱片市场,我们一点渠道都没有。她问我:“想象你三年后在做什么?”我沉思了几分钟,告诉她:“三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这张唱片很受欢迎。”瓦莱丽说:“如果第三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你的第二年半时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约;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一个完整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唱片公司听;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你的第一个礼拜就要先列出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
教师:刚刚故事中的“倒计时”,是否和我们的生命之花有相似之处?我们的生命之花能否用来规划自己的未来一周、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整个人生?能否用来规划某一个方面的成长目标?
学生讨论并分享。
学生1: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我的数学学习,我总认为数学很难,其实如果我用“倒计时”的方法,就会知道自己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学生2:目标有时候可能显得不现实,那是因为没有规划好,生命之花很实用,我会用它来规划我的学习和生活。
设计意图:借助生涯故事再一次启发学生思考目标对个人成长的指引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将生命之花这一工具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起到点题总结、深化课堂的效果。
1.课程亮点。
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用一朵花(生命之花)的绽放过程来比喻目标管理的过程,由花心的绘制(目标的确立)到花瓣的绽放(行动清单的制定)再到着色(评估调整目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原本不容易阐释的目标管理过程变得清晰易懂、形象生动,这是课程的最大亮点。另一方面,从个人成长目标入手,借助目标的导向和指引作用,激发学生的生涯内生力,同时借助演练、运用生涯规划工具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生涯执行力。目标和执行力是生涯规划理念中最重要的两项理念,将这两项理念融进教学过程,是对以往生涯规划课程的突破与创新。
注重实效,辅导效果易巩固,可迁移。生命之花这一生涯工具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使用该工具的可能性和频率,因而辅导效果更易得到巩固。另外,由于这一工具既可用来规划不同人生阶段,又可用于规划人生的不同方面,学生可将该工具用于除学习目标制订之外的其他方面,如用于潜能探索、兴趣培养等方面。这也提醒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者,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如何设计活动、如何组织内容。只有注重实效,生涯辅导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问题分析。
暖身环节应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导入形式。好的暖身活动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导出课堂主题。笔者采用的游戏导入型暖身活动——撕思人生,“撕”“扔”等动作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灵触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但是,在有些班级上课时,存在少数学生对活动不感兴趣、埋头写作业的情况。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一方面可能是课堂约定不充分导致,另一方面可能是该班级学生对游戏型的导入活动不感兴趣。所以,笔者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做好课堂约定,另一方面会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暖身活动,如“制定旅行计划”“生涯幻游”等。
探究环节方面,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聚焦、澄清个人目标。虽然笔者通过呈现范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具体化个人目标,也根据学生分享的内容及时进行引导,但仍然有少数学生存在目标不明、行动清单不可行等问题,未能真正学会评估、调整目标。所以,在接下来的操作中,会更改评估环节实施要求,采用两轮评估:第一轮让学生自评和他评目标的重要性及可行性,随后让学生根据自评和他评结果,在课堂上完成目标的调整,并再次进行自评和他评,帮助学生聚焦、澄清个人目标,从而提升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