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例肾移植术后早期尿路感染的诊断及治疗:单中心经验总结

2018-01-29 15:56王淮林杨玉轩朱海冬王钢王远涛周洪澜翟秀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病原学导尿管输尿管

王淮林,杨玉轩,朱海冬,王钢,王远涛,周洪澜,翟秀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目前肾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治疗手段,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其中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1]。UTI具有高发病率、易复发、病原菌易耐药、临床症状不典型等特点,同时也是导致移植肾失去功能的重要原因。现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4月- 2017年8月收治的98例肾移植术后早期UTI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4月— 2017年8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790例,其中亲属肾移植257例,其他类型肾移植533例。98例UTI患者中,亲属肾移植19例,其他类型肾移植79例。男性47例,女性51例;年龄为(46.5±12.6)岁。入选标准:肾移植术后12个月内,以发热、尿路刺激征为主要症状,尿常规提示尿白细胞数>5个/HP或尿菌落数>105个/ml。

1.2 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应用抗菌药物前留取尿培养+药敏、尿病毒四项,发热患者留取双上臂血培养+药敏、血病毒四项,行胸片或肺部CT除外肺部感染可能。

1.3 免疫抑制剂剂量的调整:72例患者免疫抑制剂使用方案为他克莫司+麦考酚钠肠溶片+激素(泼尼松片),26例患者免疫制剂使用方案为环孢素A +麦考酚钠肠溶片+激素(泼尼松片)。入院后即检测免疫功能状态Immuknow及每周复查2次血药浓度,130例次的UTI患者中,61.5%免疫抑制剂减少剂量,28.5%免疫抑制剂剂量不变,10.0%免疫抑制剂增加剂量。

1.4 对因治疗:提高术中精细操作水平,有利于减少梗阻的发生;糖尿病血糖控制较差者,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空腹血糖在3.9~6.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下;及时拔除移植肾输尿管支架管、导尿管;移植肾输尿管梗阻者行移植肾穿刺造瘘术、神经源性膀胱者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术后定期更换造瘘管;前列腺增生患者,口服非那雄胺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残余尿大于50 ml者,留置导尿管。

1.5 其他治疗方案:① 抗感染治疗:病原学结果未明确前,采用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给予广谱抗菌药物,以头孢三四代、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为主。抗病毒药物以更昔洛韦或缬更昔洛韦口服。广谱抗菌药物治疗3天后,若无效及时更换抗菌药物。病原学结果明确后,给予敏感抗菌药物足量治疗。单纯病毒感染者,停用抗菌药物,仅抗病毒治疗。细菌混合感染者,选取对混合菌群敏感抗菌药物。细菌混合感染合并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者,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抗病毒治疗。明确真菌感染者,应用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钠静点。② 免疫治疗:Immuknow提示免疫力较低者,应用丙种免疫球蛋白。③ 对症支持治疗:纠正发热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适当补充白蛋白,适量增加入液量,保持会阴清洁,定时排尿,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2 结 果

2.1 肾移植术后早期UTI发病率及其与性别、年龄、移植类型的关系:本院2012年4月— 2017年8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790例,其中亲属肾移植257例,其他类型肾移植533例。98例UTI患者中,亲属肾移植19例,其他类型肾移植79例,亲属肾移植UTI发病率7.4%,其他类型肾移植UTI发病率14.8%,亲属肾移植UTI发病率较其他类型肾移植UTI发病率低。男性47例,女性51例,男性UTI发病率14.4%,女性UTI发病率24.6%,男性UTI发病率较女性UTI发病率低。98例患者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为(46.5±12.6)岁,18~30岁11例,30~40岁24例,40~50岁23例,50岁以上40例。发病时间<1个月36例次,1~3个月45例次,3~6个月30例次,6~12个月19例次,发病时间多集中在术后6个月内。

2.2 肾移植术后早期UTI的诊治策略:肾移植术后早期UTI的诊断以临床症状、尿液检验为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多为发热、尿路刺激征,其中发热占55.4%,尿路刺激征占5.4%,发热伴尿路刺激征占36.1%,无临床症状占3.1%。98例患者中,UTI频次累计130次,其中76例出现1次,16例出现2次,7例出现3次以上。130份尿培养病原学结果中,革兰阴性(G-)菌51.5%,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为主,革兰阳性(G+)菌8.5%,以肠球菌、葡萄球菌为主,病毒4.6%,为BK病毒、JC病毒、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混合感染15.4%,20.0%病原学结果阴性。留取血培养标本119份,15.1%为G-菌,1.5%为G+菌,余病原学阴性。治疗上除对因治疗外,依据培养结果抗感染治疗,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定期更换造瘘管、碱化尿液、增加入液量、增强免疫力、保持会阴清洁等对症支持治疗。敏感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时间(6.9±2.5)天,体温正常3天后停用抗菌药物。入院前血肌酐平均为(132.7±63.0) μmol/L(参考范围44~115 μmol/L),出院时血肌酐为(110.9±62.3) μmol/L,患者均临床治愈,住院时间6~29天,平均住院时间(10.3±4.4)天。其中6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移植肾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5例肾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1例出现移植肾功能衰竭,规律血液透析治疗至今。

3 讨 论

UTI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易复发、病原菌易耐药、临床症状不典型等特点,同时也是导致移植肾失去功能的重要原因。国内相关文献报道[2]其发病率高达35% ~79%,而本院肾移植术后UTI发病率仅为12.4%,与手术水平的提高、早期药物预防及术后规律随访复查有关,但不除外患者自行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UTI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占85.4%,与Vidal等[3]报道的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UTI发生率84.0%一致。

UTI病因与性别、年龄、移植类型、术中操作、免疫抑制剂、糖尿病、尿路异物(移植肾输尿管支架管、导尿管、造瘘管)等因素有关。性别是肾移植术后早期UTI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4],女性UTI发病率远高于男性,其与女性尿道短、距离肛门近等解剖因素有关,也受低雌激素水平影响。雌激素具有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分化和角质化,增加上皮细胞内的糖原及糖原分解,保持阴道酸性环境的作用。女性UTI患者多处于围绝经期,低雌激素水平使阴道酸性环境改变,优势菌群由乳酸菌转变为大肠埃希菌,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年龄是影响UTI的另一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加,发病例数明显增加,如前列腺增生者,尿道解剖结构的改变增加了UTI的发病率。基于亲属供肾术后恢复好、受者平均年龄偏低等优点,亲属肾移植UTI发病率明显较其他类型肾移植低。术中留取移植肾输尿管避免过长,缝合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时避免吻合口过小,同时提高术中精细操作水平,有利于减少梗阻的发生。术后早期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使机体免疫力处于受损状态,极易并发各种感染。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高尿糖,易继发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致使细菌易在膀胱内定植。尿路异物(移植肾输尿管支架管、导尿管、造瘘管)的留置,为细菌定植提供了条件。一般术后1周拔除导尿管,术后2周拔除移植肾输尿管支架管,部分患者因术前长期无尿,导致逼尿肌敏感性降低延长了导尿管留置时间,部分因术后出现尿瘘继续留置移植肾输尿管支架管,应及时拔除导尿管、移植肾输尿管支架管。移植肾输尿管穿刺造瘘及神经源性膀胱穿刺造瘘术后者,此类患者因护理不当易造成造瘘管堵塞。及时查找并解除引起UTI病因,有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

病原学结果对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尿培养标本留取前避免应用抗菌药物,部分标本病原学阴性可能与患者自行或被建议口服抗菌药物有关。尿培养病原学结果中,G-菌51.5%,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为主,G+菌8.5%,以肠球菌、葡萄球菌为主,病毒4.6%,为BK病毒、JC病毒、HCMV病毒,混合感染15.4%,20.0%病原学结果阴性。血培养标本中,15.1%为G-菌,1.5%为G+菌,余病原学阴性。经验性抗菌药物选用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药性低、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如头孢三四代、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敏感抗菌药物以敏感性高、不良反应少为首选,如大肠埃希菌选取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克雷伯杆菌选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罗培南敏感,阴沟肠杆菌选用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美罗培南,肠球菌选用替加环素、氨苄西林,葡萄球菌选用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因肾毒性强弃用,四环素因不良反应较多弃用。抗病毒药物以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为主。真菌感染应用米卡芬净钠。敏感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时间6.9天,体温正常3天后停用抗菌药物,出院前复查尿培养,仅2例尿培养结果阳性。98例患者入院前血肌酐平均为132.7 μmol/L,出院时血肌酐为110.9 μmol/L,患者均临床治愈,其中6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移植肾排斥反应,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5例肾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1例出现移植肾功能衰竭,后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治疗过程中检测Immknow可准确评估人体免疫状态,结合血药浓度,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同时降低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

除提高术中精细操作水平、调控血糖、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拔除尿路异物、定期更换造瘘管、解除梗阻等对因治疗外,还应依据培养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碱化尿液、增加入液量、增强免疫力、保持会阴清洁等对症支持治疗。早期预防UTI,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移植肾存活时间。

猜你喜欢
病原学导尿管输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ICU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