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祁莉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曾出一经典成语“纸上谈兵”,意为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如今,很多教师也会犯赵括之错,空有嘴上功夫,往往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生活和语文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有机体,关系密切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生活是五彩缤纷、绚烂多姿的,因此,语文也绝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本教科书、一门课程,它更多的是我们真真切切的生活体验。
什么是生活?简单来说七个字:柴米油盐酱醋茶。然而这最简单普通不过的七个字,又蕴含了多少生活的酸甜苦辣,而又有多少人能从中悟出一番情怀。古时人们的生活简单平凡,丰衣足食便是一生最大的安稳,男耕女织的生活安静美好,美好中又透着些许无聊单调,但人们将生活写进了诗篇,把拘束的生活过出了丝丝新意。人们将情窦初开的懵懂与思念写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将坚贞不移的爱情写进“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将人生的悲剧写进“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将一腔热血写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人们把自己淳朴简单的生活融入到自己的诗词歌赋中,给我们不仅以美的享受,更是深深的震撼。可见,生活是语文的重要来源,而语文,也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富有艺术感。
语文源于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就拿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来说,光怪陆离的《西游记》是吴承恩走遍了整个大江南北,搜寻各种奇人异事而来。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将历史与故事完美的融合。壮志豪杰的《水浒传》是施耐庵结合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民间故事编著。豪门旧梦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自己的境遇写了进去。这些都足以表明,语文,就是从生活中演变而来的文学艺术。
陶行知先生一辈子都在为他的教育事业而奋斗,他给自己取名“行知”,意为行在知前,可见社会实践中的行动多么重要。而在我们形形色色的生活中,语文又无处不在。
每年春天,学校会组织孩子们去春游踏青,孩子们欢呼雀跃,而我也是同他们一起欢喜,“只拣儿童多处行”,孩子们幸福洋溢的笑脸和花儿一样青春而富有朝气。有一回,我带着孩子们在草地上休息,我听到有一位孩子低声吟诵了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又响起了一声稚嫩的童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紧接着,全班孩子们竟异口同声地背起了古诗,有的还摇头晃脑,颇有小诗人的风范。这一幕让我深受感动,就连平日里调皮的小男孩都自动加入了赞美春天的行列,没有老师的提醒,他们在欢声笑语中竟也能主动、快乐的学习,多么美好!
这件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时我也在反思,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声嘶力竭,未必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硬是逼着他学反而适得其反。其实语文就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我们老师,要做的绝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在生活中感悟语文的魅力,在生活中快乐学语文。
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灵活。如果说数学是一位心细稳重不出纰漏的大哥,那么语文则是一位活泼善变的少女,亦可为饱经沧桑的老者。就一道题而言,于数学,只有唯一的固定答案,于英语,也是固定的ABC语法,而语文,一题却有千万解,这该多有趣呀!就拿我自己而言,课上我总是不喜欢拘泥于常规,和孩子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开动脑筋,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因此在我的课堂上,他们总能畅所欲言,我也总能听到一些有趣的答案。我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同时,又尽量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感悟语文的魅力。
在教授《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时,我故作神秘的让孩子们每人带好一个苹果,课堂上让他们自己解开疑惑。当他们由不解直至苹果切开发现里面藏着的小秘密时,每个人的脸上无不透露出惊讶与兴奋。学习课文前就已开了个好头,孩子们这节课个个听得专心致志。我乘着他们在兴头上,又让他们好好观察自己的五角星和其他同学的是否一样,又有什么区别,孩子们个个兴致盎然,无比兴奋。我想,这样不仅是简单的创设情境让他们主动学语文,也是对他们探索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提升。
《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到:要将阅读教学与认识世界,体验情感、感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因此我们作为老师,应当充分做好引路人这项工作,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让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返璞归真,让学习的过程充满生命力。
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我们经历的点点滴滴是填充白纸的图画,那么语文则是一支充满神奇的画笔,为生活增添无限可能。我相信,只要方法得当,我们的孩子们定能在生活中快乐学语文,他们的生活也必将是光彩熠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