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楠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江苏 靖江 214500)
痛经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症见经行前后下腹疼痛,连及腰背,伴随月经周期性持续发作,血色紫黑并夹有血块,量少而不畅,有的经前要持续数天经血才得以下行,有的则在整个经期前后都出现下腹剧痛,甚则全身不适,烦躁易怒。由于现代青春期、育龄期妇女喜食生冷,涉水淋雨,故发病者较多。中医临床常常将痛经辨证划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阳虚内寒、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几种证型,临床诊断证型大多归属于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证,也有少许气血虚弱、肝肾亏损之痛经患者。本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筛选一下几十位中草药,自拟“桃红化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甚佳,轻者5~10剂,重者10~20剂,药后疼痛缓解,经期正常,诸症痊愈;有的结婚多年,由于月经不调痛经不育,随着痛经的痊愈而怀孕,故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各10g,益母草2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乌药、香附、青皮、延胡索各10g,川牛膝12g,枳实、青木香各10g,蜈蚣2条。
妇女痛经大多属气滞血瘀型,根基中医之治疗原则,应辨证施治,气滞血瘀应调气活血,行瘀止痛,可用上方主治。如寒湿凝滞则上方加温经散寒之品,如吴茱萸、炮姜等;气血虚弱加黄芪、阿胶之品;肝肾亏虚加调补肝肾之巴戟天、山药等;气虚者可加人参。
王某,女,27岁,已婚,22岁结婚,未生育,2018年02月10日初诊。月经初潮起开始痛经,以后逐月加重,每月行经前后经期下腹正中及两侧抽痛,痛连腰背,烦躁易怒,经血色黑,伴有血块,月经周期常常延后10余天,婚后五年未生育,男方精液检查正常。本人初诊为气滞血瘀型痛经,投以上方3剂后疼痛消失,嘱其再服3剂,诸症悉减,下次经期稍有下腹胀痛,效不更方,再服6剂,四诊:患者自述诸症自除,痛经痊愈,月经正常半年后生一男孩。
原发性痛经以功能性疾病疾患较多见,而继发性痛经病因相对复杂,影响的因素较多,此处论述原发性痛经,选用桃红化瘀汤治疗效果显著。
痛经的治疗首在辨析痛经的证型,实证还是虚证,寒证还是热证。经前、经期之初多为实证;疼痛剧烈、拒按、绞痛、刺痛、灼痛多为实证;经后或者将近经净疼痛多为虚证;疼痛隐隐、坠痛、喜按多为虚证。选择用药时机亦有不同。是在多在经前7~10d疏通气血为主的治疗;而虚证多在经后养血增荣止痛治疗。罗元凯认为:“妇女以血为主,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故因瘀而致病者较多……尤其是痛经,多由于瘀阻不通。月经以宣泄为顺,若瘀血壅滞胞宫,经血不得畅下,不通则痛。”故而化瘀选方中多须行气,瘀化气行,其痛自止。
目前痛经的原因和子宫收缩异常、缺血缺氧、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过度有关,子宫肌肉的活性增加,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子宫血流减少,子宫缺血缺氧引起疼痛,它一般发生于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医妇科疾病的发生无不是冲任气血的损伤,产生痛经的病机主要是血气运行不畅,经血为血所化,而血又随气而行,因气滞血瘀使经行涩滞不通,故而不通则痛,而生活作息习惯,情志不遂,嗜食生冷,冒雨涉水感寒而发病者居多,为寒湿伤于下焦而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加上气滞血瘀,肝气不疏,气机不利,使气不能运血以畅行,血不能随气而流动,以致冲任不利,经血滞于胞宫而发生腰酸痛。方中桃仁、红花、川牛膝、延胡索行瘀止痛,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调经,香附、乌药、青皮、枳实、木香理气行滞,益母草为妇科调经之圣药,最后蜈蚣乃活血祛风、解痉止痛之品。诸药合用,共奏调气活血,行瘀化滞之功,其中通而不猛,补而不滞,行而不甚,临床上随证加减,举一反三,方能得心应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