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容(重庆图书馆)
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工具,以主题词为检索途径,以“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公共图书馆+馆员+招聘”、“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发展”、“公共图书馆+馆员+馆员队伍”、“公共图书馆+馆员+核心能力”等为检索词,分别检索到文献63篇、6篇、4篇、4篇、140篇、4篇。
从检索的结果看,对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进行研究始于1995年,而真正研究公共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文章则于2011年才出现。对公共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开始得较早且数量较多。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研究早期的作者均为高校图书馆馆员,而研究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的文章较研究公共图书馆队伍建设的文章出现时间较晚且数量较少,前者的研究倾向于公共图书馆个体的发展,而后者研究倾向于宏观把控。
图书馆员的职业发展、图书馆员的核心能力、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图书馆员队伍建设,这些被同行们关注的问题,最终都指向一点: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馆员,或者什么样的馆员能促进图书馆的发展。美国对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包括组织管理、馆藏资源管理、营销与推广、交流技能、用户服务、领导与规划、评估技能、发现与改变等。[1,2]我国对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还没有官方权威的职业能力标准指南,但相关探讨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文章数量较多。马宇明等对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能力、关键能力、专业能力、一般能力作了理论探讨,并提出了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的策略。[3,4]陶林将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职业能力概括为创新思维能力、更新知识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应用技术能力、服务读者能力、研究专业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从图书馆与馆员自身两方面提升图书馆员职业能力作了介绍。[5]而在相关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为冰山模型,它将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分为六个维度,冰山以上的部分包括可知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相关学科知识、计算机运用能力,冰山以下部分为职业态度和服务精神、情绪适应能力、组织沟通能力。[6]
公共图书馆属于事业单位,随着单位用人制度的公开透明化后,从各个地方的人事人才网上,能查到相关的招聘信息。本文以我国省级图书馆的招聘文件为依据,分析探讨公共图书馆馆员在“+”时代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为现有公共图书馆馆员提升职业能力提供借鉴与参考。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财政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为更好地服务文化、服务公众,切合第三代图书馆发展的实际需求,贯彻民主、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了公开招聘的用人制度,采取笔试加结构化面试的方式选人用人。本文从公共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角度分别论述,具备哪些条件的人符合图书馆的用人要求,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
本研究以全国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7年的招聘文件为研究依据,招聘文件全部来源于各省市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网。根据收集到的招聘文件,将其中的相关要素作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统计分析。
《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作为国家层面体现政府责任的公共文化服务“底线”标准,特别关注了人员的编制问题,这对于公共图书馆具备稳定的人才队伍意义重大。[7]从全国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的招聘文件中发现,通过考试进入的人员,都给予了事业编制。
从招聘数据可知,近十年省级公共图书馆采取笔试加面试的形式实行公开招聘。有的公共图书馆从2009到2017年,每年都实行公开招聘,如重庆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也有一部分公共图书馆在这期间未实行公开招聘。从现有的招聘文件中统计公共图书馆所需的专业类型,包括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古籍修复及历史类专业、文学类专业、外语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及学前教育专业。在招聘文件中都明确表示,需要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相关人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对部分岗位,需要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专业为图书情报类专业、历史文献类专业。公共图书馆业务与其他行业的融合,需要的专业人才呈多样化趋势发展,对未来的工作人员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公共图书馆以公开招聘的方式择人用人,对所有的招聘岗位采取统一考试的方式,并结合面试成绩择优录取。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找到满足公共图书馆需要的人才。从招聘文件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馆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在河北省图书馆的招聘文件中显示,面试环节考察的是相关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举止仪表。[8]在山西省图书馆招聘文件中显示,面试环节主要考察应聘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团结协作与应对恶劣环境能力、应变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举止仪表等。[9]在四川省图书馆的招聘文件中显示,面试环节主要考察应聘者的意愿素质(动机愿望、职业责任感、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兴趣爱好等)、智能素质(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人格素质(举止仪表、性格气质等)和知识素质(综合知识、专业知识等)。[10]在浙江图书馆的招聘文件中可以看到,面试环节要考察应聘者的语言表达、应急反应、组织协调、知识广度和深度、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特长等素质。[11]公共图书馆通过学历或者学习经历了解应聘者的知识与技能,通过面试考察应聘者的潜在特质,这些特质的有无决定以后的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工作成绩是否突出。
公共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一切业务活动的主体,从事图书馆文献收集、处理、保存工作,通过专门业务活动,让读者顺利找到相关资源,并获得信息与知识。在“+”时代,随着公共图书馆业务活动的拓展,公共图书馆对馆员职业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时代公共图书馆馆员要具备的能力首先为胜任公共图书馆馆员这一职业的基本能力,其内涵要求馆员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所以,针对岗位的职责及素质要求,公共图书馆对应聘人员的专业以及学历作严格的限制。其次,公共图书馆员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较高的职业能力,具体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最后,公共图书馆馆员需要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具备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公共图书馆目前的用人制度以及实际的工作性质,容易让人产生懈怠思想,因此,公共图书馆馆员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尤其重要。
从公共图书馆的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随着业务的拓展,公共图书馆对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馆员不应仅限于自己已经具备的能力,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读者提供服务,而是应该及时了解图书馆界的新动向、新需求、新变化,主动学习。
公共图书馆传统的图书借还业务受到全媒体阅读等新事物的挑战,传统的图书编目工作得益于大数据、云平台、联合编目等新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图书编目工作能力,在新事物及新技术面前,无力显现。面对众多的新事物,公共图书馆馆员要坚定信念——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心在于满足社会公众的文献自主选择与阅读需求,[12]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寻找工作创新新方向。
《图书馆服务宣言》要求图书馆员树立新的职业形象,开拓更加宽广的事业领域和更加专深的业务能力。公共图书馆馆员所做的传统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公共图书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近年来,讲座展览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增长点,阅读推广变为公共图书馆的业务重心,知识服务变为公共图书馆讨论的热门话题。公共图书馆馆员要立足岗位,面向全局,建设馆藏资源,编制出多层面多角度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经典图书的各种专题文献资料目录,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送给读者。树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从馆员做起思想,激发广大馆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鼓励馆员积极开展自下而上的阅读推广活动,树立阅读指引机构的专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泳洁,卢明芳.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能力标准的修订与启示[J].图书情报作,2016(24):26-31.
[2]盛小平,陶倩.美国7个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的比较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24):14-19.
[3]马宇明.我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14-15.
[4]孙成江,等.我国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21-28.
[5]陶林.杭州图书馆提升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实践[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5(4):9-10.
[6]耿骞,等.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7):25-33.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7-07-11].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8]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2015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EB/OL].[2017-07-11].http://www.hbrsw.gov.cn/a/kaoshizhaopin/2015/1109/2102.html.
[9]山西省图书馆.2016年山西省图书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EB/OL].[2017-07-11].http://lib.sx.cn/html/1/ggtz/876.html.
[10]四川省文化厅人事处.四川省文化厅关于直属事业单位2016年12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EB/OL].[2017-07-11].http://www.sccnt.gov.cn/xxgg zwxx/201610/t20161025_24502.html.
[11]浙江图书馆.2016年浙江图书馆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EB/OL].[2017-07-11].http://www.shiyebian.net/xinxi/139506.html.
[12]王宗义.专业话语:实践描述与思维构建—关于当代图书馆活动的若干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