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路探析

2018-01-29 10:34刘冬雪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精髓中华传统

刘冬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优秀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理路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实的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体

在中国,“文化”一词最早出自于《易经》,代表“人文化成”的含义。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创造和凝聚而成的;另一方面,“每一种文化都把自己的影像印在它的材料、即它的人类身上”[1],体现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因此,不能脱离“人”这一主体去空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否则就会因缺少主体的支撑力量而最终走向失败。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是现实的人,是参与社会生产、从事社会活动的人。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这里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人应该深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生活技能、改造价值观念、反思行为方式、提高审美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件严肃而艰巨的工作,“不是舞文弄墨、沾沾自喜的才子所能做的,也不是某些浮说游词、语无伦次的‘海外学人’所能做的”[3],而是那些真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人所能做的。

人的主体地位是由人在文化创造中的地位决定的。从文化的起源来看,文化是人为了弥补生理上的不足,使人从自然的生物链中凸现出来而形成的。人既是文化的起点,又是文化的结果,必须把人放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心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而人一旦进入文化场域又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其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传统,“通过传统,知识和技术如同救火线上的水桶一代一代地传递,而且靠典范传达给后世,于是前辈的传统引导着人们”[4]。因此,中国人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继承者。

人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两条途径实现。文化熏陶主要靠教育来实现。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和不同环节中,并根据不同教育层次设置不同的教育活动,使人民能够真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到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例如,在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做好中华优秀文化的启蒙工作,通过经典的朗读、背诵和绘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通过开展“文化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文化熏陶和激励的作用。至于实践养成则主要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具体实践要以人民为创作导向,其内容主要包括四点:实践活动应该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要与他们打成一片以了解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反对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空泛文化产品;实践活动的内容应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能反映他们的生活乐趣,能与他们产生生活的共鸣,引起情感的交流;实践活动的形式应多样化,以适应多样的社会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应把是否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检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只有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传承与发展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优秀作品,否则就会成为市场的奴隶。

二、创新与重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

“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5],所以必须创新其表现形式,采用创新发展、整合重构的方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创作理念、科学技术、艺术形式紧密结合起来,“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6]。

创新发展是指在原有基础上的革新,运用新的元素创造出新的事物,这里主要指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旧的表现形式,运用现代手段或技术对它进行改造,使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其核心价值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而形式落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孝道中繁琐铺张的安葬仪式就是应抛弃的形式。应秉持“葬祭有度,追思有节”原则运用现代手段创新祭祀形式,像“网上公墓”“网上纪念馆”、手机“微祭祀”等形式既能有效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又与追求文明、崇尚环保的新观念相一致,应是大力提倡的现代祭祀形式。

儒家文化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其价值追求、伦理规范和处事原则深深影响着中国人。尽管儒家文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它仍绵延至今,重要原因是它能不断地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宋明理学是儒家文化在古代发展的最高形态,它一方面继承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追求、内在精神,另一方面也对传统儒学的形式进行了改造,如在修养功夫方面借鉴了佛学的禅定方法。从历史的角度看,结合时代特征创造新的形式是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应该充分利用它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利用网络和电视平台传播和展示戏曲、刺绣和陶瓷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利用电影、纪录片、音乐剧和动漫等多样的现代创作形式讲述和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故事、人物,也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保存和复制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迹、文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创新其表现形式的重要方法之一。

整合重构是指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元素打碎分离,再从中选择可取的元素与当代文化元素相组合,以创造出新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挑取的标准,另一个是如何处理传统形式与现代形式、外来形式之间的关系。

是否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应当成为挑取的标准。文化不是一种僵死的、固化的不变体,而是一种具有超越性与创新性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它总能通过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不断地调整自身,找到内在的平衡点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构成要素只有与当代社会成员普遍的价值追求相一致,与社会成员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相吻合,才能真正地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例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通过燃放鞭炮、焚烧香烛纸钱的方式寄托对祖先与故人的哀思。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些形式与追求环保的理念不相融,被人们所诟病。为了创造美丽的自然环境,应倡导取缔燃放鞭炮、焚烧香烛纸钱的习俗,保留原有的鞠躬、清扫等其他的祭祀形式。

应秉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原则解决传统元素与现代、西方元素以及传统元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6]。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吸收有利于表现形式创新的元素,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转化与创新。比如中国的陶瓷绘画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技艺,将西方夸张、变形、扭曲的抽象表现和现实主义元素结合起来,就会使作品既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又保存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实现陶瓷绘画在中国的新发展。

三、把握精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

关于如何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学界大致形成三种不同倾向,具体而言,即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综合创新。

文化保守主义主要指全面肯定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否定现代理性文化的价值,拒绝接受西方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产品。文化激进主义主要指摈弃中国传统文化,希望确立西方的理性文化在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文化综合创新则是指批判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西方的优质文化,整合社会各种优秀文化资源从而创造出新的适合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显而易见,前两种文化倾向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农业文明的土壤,带有保守、封闭的文化基因,与要求开放的现代文化逻辑相背离,文化保守主义只会割裂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的现代化变得片面化、碎片化,无法在整体上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文化激进主义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深深熔铸于人血脉之中的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抛弃自身的文化只会让整个民族陷入危亡之中。习近平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7]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核心。

把握文化精髓时需要重视文化精髓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当代价值。任何一种文化精髓都是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综合的结果,反映着当时人类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理想,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精髓产生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打上不同的时代烙印,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例如,封建时期儒家提倡的“忠”主要指臣子对君主的绝对忠诚,而现在提倡的“忠”表示为人真诚、信守原则和承诺的价值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赋予它忠于祖国、人民和党的新思想。把二者放置于各自所处的时代来看,两个“忠”的含义没有对错之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要求。必须反对脱离社会历史条件的唯心主义做法,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文化精髓具有强大的理论号召力,从不同方面体现着人类的类本质和类价值,在当代也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就时间的维度而言,文化精髓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类价值,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看待文化精髓。只有这样,文化精髓才不会被看做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和陈旧腐朽的现代阻力。

把握文化精髓时,不能忽视它所处的国际环境和社会发展阶段。目前,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点,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在全球竞争中占稳了脚跟。所以,必须抓住机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转化成时代和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

四、推动对外交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外部环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借鉴西方的优秀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一直保持着学习和借鉴的关系,处于融合共生的状态。人们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盲目地排除另一种文化,而要秉持客观的态度,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理性、法治精神,资本主义文化中的竞争与创新开拓意识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化因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成果需要对外交流与传播。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的背景下,文化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否则就很难获得发展的动力。适应世界发展的趋势,把文化产品拿到世界上去展示、竞争,才是正确的文化发展策略。具体而言,可以从国家、民间团体两个层面着手促进文化成果的对外交流。

国家要发挥主导作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政府可以举办大型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中法文化年”、中国电影周、中国图书周,向外国人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可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贸易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同时,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改变原有传播形式单一、内容浅显的问题,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新模式。

民间团体应发挥文化交流的主体作用。民间的文化交流具有时间上更灵活、内容上更有针对性、数量上更多的优势。因此,要增多民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在法律法规上保障它的合法性,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对民间文化交流的团体和项目给予更多资金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优惠,减少对外交流的阻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承发展,在互鉴中取长补短。”[8]虚心学习各国优秀的文化,加强交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而不是采取排斥、封闭甚至打压的做法,才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选择。

[1]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3]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造型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565.

[4] 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11.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0.

[6]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7] 习近平.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8] 马孟庭.试论理解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8(6):121-124.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猜你喜欢
精髓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