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遇而相知:“庄孟不遇”问题试解

2018-01-29 10:19
关键词:杨朱人性论惠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 福州 350001)

庄子和孟子生卒年相仿,并且地缘相近,但是,在《庄子》中无一处涉及孟子的言论,在《孟子》中也无一处关于庄子的言语。因此,学界将这一文献事实称为“庄孟不遇”。然而,如果我们从二人的交友和思想上来分析,我们总是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庄孟不遇”的思想史事实。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梳理“作为思想史问题的‘庄孟不遇’”、“庄、孟‘相遇’的人脉线索”和“庄、孟在思想上的‘相遇’”三个问题,力图证明庄子和孟子的不遇而相知。

一、作为思想史问题的“庄孟不遇”

由古至今,“庄孟不遇”作为一个思想史问题被学者广泛讨论,朱熹与其弟子李梦先的问答可视为这一问题的一种缩影:

李梦先问:“庄子、孟子同时,何不一相遇?又不闻相道及,如何?”曰:“庄子当时也无人宗之,他只在僻处自说,然亦止是杨朱之学。但杨氏说得大了,故孟子力排之。”[1]2988

朱子对李梦先“庄孟不遇”疑惑的解答在逻辑上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庄子在战国时期没有影响,没有人推崇庄子的学说,庄子只能在偏僻的地方自说自话。其次,庄子和杨朱都是道家,作为道家的杨朱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庄子的学说没有能够超越杨朱学说的地方。第三,杨朱与孟子是同一档次的思想家,孟子面对杨朱学说巨大、广泛的影响,出于排斥异端的目的不遗余力地对杨子的学说进行口诛笔伐。

朱熹的解释可以作为“庄孟不遇”的一种注脚,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最佳的注脚,这种解释有意地矮化庄子的思想,通过小(庄)大(孟)之辨将“庄孟相遇”的问题虚无化。在朱子看来,杨朱之学才是当时道家的显学,庄子之学归宗于杨朱,然而这样的论断符合思想史的事实吗?孟子曾言:“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2]456基于文献的事实,我们可以判定杨朱的思想在孟子的时代确实影响很大。而从《史记·老庄列传》[3]2145中所记载的楚威王聘庄子为相,庄子却之来看,庄子在当时的影响也一定不小。因此,如果我们相信《史记》所载为真,我们就不应怀疑作为思想家的庄子在战国时期的影响力。

朱子对“庄孟不遇”问题的解释显然不尽如人意,然而朱子在庄子与孟子之间拉出了杨朱来过渡着实启人心智。近人蔡元培就在朱子的问题意识上对“庄孟不遇”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发挥。蔡元培认为:“庄子盖稍先于孟子,故书中虽诋儒家而不及孟。而孟子之所谓杨朱,实即庄周。古音庄与杨、周与朱俱相近,如荀卿之亦作孙卿也。”[4]29蔡氏的观点是饶有意趣的,为了在事实上证成“庄周相遇”,蔡氏通过音训将庄子与杨朱等同。窃以为这种工作是积极的,可是并不能令人信服。杨朱的思想与庄子的思想确有相似之处,称他们同为道家哲人也不为过,问题是如果杨朱与庄子同为一人,为何杨朱之言于整部《庄子》无载,而《庄子》中却有关于“阳子”(可能是杨朱)的若干记载?从文献事实来看,杨朱与庄子实为二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朱子和蔡元培都尽力地在解答“庄孟不遇”的问题,但总令人感觉“越描越黑”,让后世学者越来越有兴趣在这一问题上求个究竟。值得注意的是,在朱子和蔡元培的解释中拉出杨朱这个“第三者”作为解开“庄孟不遇”的钥匙。借鉴朱、蔡的诠释方式,我们是否也可以通过第三者的人脉关系对“庄孟不遇”作出正面的解答?从下文开始,笔者会采用这一方式力图阐述庄子和孟子“相遇”的人脉线索。

二、庄、孟“相遇”的人脉线索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通过文献依据来证成庄子和孟子的相遇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我们通过第三者的人脉关系,是否可以找出庄、孟“相遇”的线索?笔者梳理这一线索的第一个突破口是惠子。从《庄子》中我们可以得知,庄子与惠子甚为熟悉,在他们二人身上发生了诸如“庄子歌丧”和“知鱼之乐”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而笔者找寻到的另一个人脉突破口是匡章,在《吕氏春秋·爱类》中作者记载了匡章与惠子之间关于“徐州相王”的一次辩论。[5]1475据杨宽《战国史》,惠子是这次“徐州相王”的幕后策划者,他希望齐国与魏国联手共同对付秦国。匡章对惠子此次“徐州相王”计划的不解之处在于,惠子的学说底色是“去尊”,即反对诸侯国僭越称“王”,特别是不赞成魏惠王称“王”,但是这次却一反常态。而惠施用“以石代头”为喻解答了匡章的疑问,惠子认为这次他的改变是救民水火的权宜之计。

从匡章和惠子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的交流和二者对彼此思想的熟悉程度来看,惠子与匡章的关系甚为密切。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孟子》可知匡章又为孟子所推重,而赵岐认为匡章是孟子弟子。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孟子与匡章的关系亦不一般。如果我们在庄子与孟子之间构建“庄子—惠子—匡章—孟子”这样一条人脉线索,似乎可以在极大的概率上确定庄子与孟子彼此相知。那么庄、孟的“相遇”就具有了人脉基础。

庄子与孟子“相遇”的第二条人脉线索是通过稷下学宫诸子。在《孟子》中记载了告子、淳于髡等稷下先生直接与孟子有过辩难,而宋钘(宋荣子)、慎到、田骈、彭蒙等稷下先生又为庄子所熟知。孟子和庄子同为稷下诸子的朋友,他们二人通过稷下先生而相知的概率亦不低。从思想上来看,稷下诸子中的田骈、彭蒙与庄子都是持“齐万物以为首”[6]1086的学者。而孟子主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2]400应该说是对当时包括庄子在内的“齐物学派”的回应和反驳。

通过以上两条人脉线索的梳理,我们似乎找到了庄子与孟子“相遇”的人脉基础,然而我们始终不能证实二人的相遇。但是,通过这种“二度人脉”的诠释范式,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二者的相知,并且通过“齐物”的时代话题,我们似乎找到了庄、孟辩难的蛛丝马迹。

三、庄、孟在思想上的“相遇”

北宋吕惠卿在注《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时说:“孔、老同生于周,庄、孟俱游于梁,而其言未尝相及者,道不同不相为谋也。”[7]680通过本文第二部分庄、孟在“齐物”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我们看到了二人“道不同”的一面。然而笔者不同意庄、孟到了“不相为谋”之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二人在思想上是具有共性的。事实上,许多学者已经发现了庄子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相似度,故几度营造出“庄学儒源”之说法。“庄学儒源”说的旨趣在于将庄子纳入儒家的传授谱系中,证实庄子是儒家的一员。如果“庄学儒源”说成立,庄子和孟子的相知亦没有任何问题。“庄学儒源”说大体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庄子出子夏”,另一条是“庄子出颜子”,以下分而论之:

众所周知,作为孔门十哲之一的子夏以“文学”见长,而庄子的文章亦是意境开阔、恣意浪漫,并且子夏所开创的西河学派和庄子活动的地域极为相近。据此两点后人一度推测庄子学说出于子夏。思想史上最先明确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唐代的韩愈,他说:“盖子夏之学,其后有田子方;子方之后,流而为庄周:故周之书,喜称子方之为人。”[8]212由此,韩愈构建了“子夏—子方—子休”的儒家传授谱系,在他看来,庄子是儒家的一员而非道家。

庄学儒源的另一条线索是庄子出颜子,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郭沫若。郭沫若在《庄子的批判》中首先反对韩愈所提出的“庄子出子夏”的说法,他说:“韩愈疑庄子本是儒家。出于田子方之门,则仅据《外篇》有《田子方篇》以为说,这是武断。”随后,郭沫若根据自己对《庄子》文本的理解,联系庄子所述及的颜回与庄子的相似度提出:“我怀疑他本是‘颜氏之儒’,书中征引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很多,而且差不多都是很关紧要的话,以前的人大抵把它们当成‘寓言’便忽略过去了。”[9]194郭沫若所构建的“子渊—子休”的传授谱系是耐人寻味的,然而颜回早丧,颜子和庄子之间相差一百多年,如果找不到可靠的过渡式的儒家人物,“庄子出颜子”的说法似乎很难成立。

“庄学儒源”的两条线索对于庄、孟在思想上的“相遇”之问题都是极有帮助的,然而如果没有可靠的文献资料,师源的传授谱系可能更多的是诠释者的一厢情愿。但是,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庄、孟在同一问题上的相似表述,我们似乎能在庄、孟“相遇”的问题上更进一步。为了做好这一工作,笔者拈出“人性论”、“认识论”和“功夫论”三个关键的哲学问题,试图阐发庄、孟在思想上的“相遇”。

(一)人性论的相似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先秦儒家和道家广泛讨论。《庄子·达生篇》中载孔子语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6]657陈鼓应在《庄子今注今译》中译解此句为“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是顺于自然。”[10]567这里,庄子借孔子之口提出了人性的一个特征是因顺自然地发展。我们再来看孟子的人性论,孟子的人性论主张人性本善,他亦认为人性向善。性本善是性善论的人性基础,性向善是人性论的发展趋势。在孟子看来前者具有必然性,而后者具有应然性。孟子同时提出只要因循人性的发展,性向善的应然性必然会实现,他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2]584思想史上对这句话的解释莫衷一是,笔者支持朱子的解释,朱熹将这一句的“故”解释为“其已然之迹”,从此可以看出,朱熹认为人性的发展是遵循固定之轨迹的,而此句的“利”则被解释为“自然之势”[11]297。朱子对这句话的训诂符合孟子的本意,孟子认为人性的发展有其自然的趋势,顺着这一趋势就能实现人性之善。庄、孟的人性论在本源和目的上或许不同,但是他们对于人性的发展趋势所持的论点是一致的。因此,从人性的发展遵循“自然之势”的观点来看,庄、孟在人性论问题上具有相似性。

(二)认识论的相似

认识论是庄子思想的重心之一,当代学界对庄子“齐物论”思想中的认识论问题已经多有阐发。在这一部分,笔者想阐发庄子认识论思想的另一面向,试图用它来与孟子在同一问题的表述上作一比较。在《庄子·秋水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6]568庄子在此处表达了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即人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人所不知道的内容远多于人所知道的一切。如果人想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能力去穷尽无限的知识领域,其结果必然是人的混乱和迷失。

在《孟子》中我们无法找到与庄子相似的关于认识论的论述。但是,在唐代道玄所编的《广弘明集》收入的《大梁皇帝敕答臣下〈神灭论〉》一文中记载了梁武帝萧衍在敕答时引用的孟子的一句言语:“人之所知,不如人之所不知”[12]61。梁武帝在敕答中引用孟子的言语,可见孟子的这句话在当时被广为传播。这句话极可能出自孟子之口,而并没有保存在今本《孟子》中。值得注意的是,孟子的这句话与庄子所说的“人之所知,不若人之所不知”是何等的相似。基于这一文献事实,我们几乎可以确定孟子与庄子必定相知。庄、孟在同一认识论问题的阐发让我们在二人思想上的“相遇”问题上更进了一步。

(三)功夫论的相似

在儒家经典《大学》广为人知之后,学者们习惯用“内圣外王”来形容儒家的学说。事实上,最早阐明“内圣外王”之旨的是《庄子》,这也是后世学人一度将庄子视为颜渊之儒的一大原因。在这一部分,笔者力图在“内圣”方面对庄子与孟子的思想作一比较,试图找到二者在功夫论问题上相似的地方。在《庄子·齐物论》中有:“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6]45当代学者陈少明曾作《“吾丧我”:一种古典的自我观念》一文对庄子思想中的“吾丧我”作出精辟的分析,文中提到:“庄子的‘丧我’,清除生命中俗世的欲望,是一种根本的减法。但他不说‘丧吾’而是‘丧我’,意味着作为主体的人格仍然是要存持的。”[13]50在《齐物论》中,作为修习个体的“吾”通过“丧我”的功夫,进入“大我”的齐物境界,实现了“吾”原本的真实状态,完成了“内圣”的修习目标。

在《孟子》中也存在一些“吾”与“我”的论述,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公孙丑上》所记载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199在这里,孟子同样区分了“我”与“吾”,将“我”视为没有修习的原初状态,将“吾”视为修习的目标和修习的真意之存在。与庄子类似,孟子没有将“我”与“吾”割裂,作为“大我”的“吾”是“我”不断自新的结果。孟子主张“我”通过“养”之功夫来接近“吾”,这与庄子所倡导的“吾”通过“丧”之功夫来完善“我”实际上是一种功夫方式的两种表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庄、孟在功夫修习方式上的一致观点。

综上所述,庄子和孟子在人性论、认识论和功夫论等问题上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意识和类似的观点,据此三者,我们可以确定二者在思想上的“相遇”。二人思想上的“相遇”,更让人觉得他们是有共同话题和共同观点的老朋友,而不是针锋相对的敌对者。“庄孟不遇”作为一个思想史的话题已经被讨论了太久,也许“不遇”是二人的宿命,不遇而相知让他们的思想交汇更加传奇。

[1] 朱熹(撰),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8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 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 司马迁(撰),裴駰(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第7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 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 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 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1.

[7] 纪昀,永瑢,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7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

[8] 韩愈(著),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 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0]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 道宣.广弘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3] 陈少明.“吾丧我”:一种古典的自我观念[J].哲学研究,2014(8).

猜你喜欢
杨朱人性论惠子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杨朱及其思想再考
可乐
杨朱之弟曰布
“一毛不拔”未必吝啬
郑合惠子:率真Lady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
人性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Pour une puissance culturelle chinoise
霍布斯社会契约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