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张 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心脏瓣膜是心室和动脉间或者是心房和心室间的瓣膜,充当着心脏门卫的角色,心脏瓣膜并是心脏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多由心脏功能退化、疾病或者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1]。在临床中大多都是通过置换手术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部分心脏瓣膜置换出现特殊情况则需要再次进行心脏手术,由于心脏再次手术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人工瓣膜障碍等情况,导致再次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接受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再次心脏手术患者18名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对照组,筛选出本院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接受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再次心脏手术患者21名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对于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5±21.5)岁。观察组中,男8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2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医生要求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
1.2.1 术前:1)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由于患者在已经做过一次心脏手术了,已经对病情康复报有很大的信心,但是知道还需要再次进行时,导致患者心境变化,出现恐惧、焦躁等消极情绪,对心脏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再次手术和康复。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意义重大,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给予患者合理的开导,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实施心理干预,使患者心境平和主动接受再次心脏手术。并给患者讲解再次手术的重要性和手术实施方案,以及对患者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进行指导;2)对患者的生理指标和身体机能进行详细检查,根据各项指标对患者手术风险进行综合性评定,科学、合理制定最小风险的再次手术方案;3)根据患者手术方案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将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
1.2.2 术中:手术护理人员及时和主治医生沟通,积极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1.2.3 术后:1)对再次手术患者进行严密监护,由于再次手术患者容易出现特殊情况而造成死亡,因此,术后需要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发现指标异常,立即想主治医生通报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2)虽然患者完成了再次手术治疗,但是依然需要药物的辅助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重新制定术后药物治疗方案;3)患者病情稳后,对患者出院后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指导,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死亡率,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在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护理后,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对照组15例(83.33%)、观察组21例(100%),死亡率分别为:对照组3例(16.67%)观察组0例(0%),x2=18.185,P=0.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心脏瓣膜病大多呈慢性发展过程,早期可能没临床症状,在心力衰竭或者心率失常是容易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疲乏、心慌气短和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可通过手术置换进行治疗,且治疗效果理想[2]。
部分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再次手术,由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患者心理压力大,给心脏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使得再次手术术后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3]。本研究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及时给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心脏负担,积极主动配合再次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根据患者术后身体机能情况重新制定合理的药物辅助治疗方案以及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综上所述,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再次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是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再次手术资料,有效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患者康复,是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