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裕,郑晓峰
“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史学界长期以来一个既富于分歧争议、又引人关注的史学论题,同时,也是一个既“悠久古老”又“日久弥新”的学术论题。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历史第14题,依托这一论题选择史料,创设情境,关联世界古代(希腊)、世界近现代(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大国关系(国际关系),考查考生审视史学论题、史论结合、辨析问题、反思历史、鉴古知今的史学素养与学科能力,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的时代意义与价值。在高中历史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发挥历史的镜鉴功能,深入渗透和落实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都具有深刻的启示。
试题以2015年习近平主席讲话“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为引言,直接引出“修昔底德陷阱”论题,然后分别选用权威的《世界史》著作中有关古希腊雅典与斯巴达之间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及修昔底德关于战争原因的结论、一战前英德矛盾竞争及分别结盟、二战后美苏之间反目为仇展开激烈对抗争夺这三则历史材料,设置了根据“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强大的原因;英德矛盾争夺的背景原因分析;美苏矛盾争夺的背景原因分析、英德对抗美苏对抗的方式;当今世界如何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等四组问题,搭建起一个纵向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关联思考现实,如何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和国际关系,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平台,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本题的设计命制,紧紧依托相关的史学学术背景和现实国际形势背景。公元前431年,古希腊史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雅典与以斯巴达为核心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历经27年之久的残酷战争较量,结果雅典战败。希腊著名史学家修昔底德记录了这场战争,写下了闻名遐迩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分析这场战争的原因时,修昔底德认为“雅典的崛起所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是导致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修昔底德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对后世史学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修昔底德对该战争的权威性研究及论断“因区分表面借口与深层原因”而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而且契合了当今国际关系界现实主义学派的理论需要,因而被广为流传。但同时,批评修昔底德观点者也不乏其人。近年来,修昔底德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原因的分析、判断,被国际关系学界用来解释历史上战争发生的原因,进而创造出“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的专属学术概念。2012年,美国国际关系学者艾利森发表题为《太平洋地区已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的一篇时政评论,援引修昔底德的分析论断,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这个术语的大概意思是,一个新兴国家(a rising power)挑战一个守成强国(a ruling power),一场战争往往在所难免。[1]指出雅典与斯巴达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雅典的“崛起”与斯巴达的“恐惧”,并在他的最新著述中提供了过去500年中类似的16个案例,以强化其“陷阱论”。艾利森的提法并未被中外学者普遍接受,但“修昔底德陷阱”的提法仍被学界所广泛使用,有些学者甚至将其视为“铁律”。[2]
修昔底德确实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因雅典的崛起与斯巴达的恐惧所引起的。由于他的史学著作的完整性和判断的“深刻性”,致使近代以来学术界比较普遍地接受了他的观点,以致国际关系学界误以为修昔底德的判断是唯一真理,并据此做出不恰当的引申。但学界一些有识之士通过对斯巴达与雅典以及其他希腊城邦的关系的冷静梳理、审慎分析,认为这场战争的发生,主要是斯巴达强加给雅典及其城邦的,修昔底德的判断分析并不符合他本人及其他史学家提供的主要历史事实。修昔底德对战争原因的判断和由此衍生出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存在若干需要进一步讨论之处。因此,无论在史实上,还是在学理上,“修昔底德陷阱”更像是他为后代(读者)挖好的一个陷阱。目前,史学界稳健的观点是,对之,需要谨慎辨别,不宜不加批判地接受和不恰当地引申。[2]
2014年1月22日,美国《赫芬顿邮报》旗下的《世界邮报》创刊号刊登了对习近平主席的专访。其中,针对中国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主席指出,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美时再次提到:“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3],这既昭示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也指出了西方大国应抛弃二元对立观,避免在世界制造冲突、隔阂与对抗,导致两败俱伤,而要走和平共荣的道路。西方大国更应反思历史、接纳中国,适当做出调整和让步,若针锋相对则难免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试题依托史学热点,立意于历史上大国关系经验、教训的反思及其对当今国际关系的警示和镜鉴意义,彰显了历史学科深刻的史鉴育人的社会功能,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点和深刻的时代价值。同时,试题遵循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的能力目标要求,通过真实的历史材料,创设富于逻辑性、思考性、探究性的历史情境,综合考查考生史料阅读理解能力、抽象阐释历史概念的能力,运用知识再认历史并作出解释说明的能力,透过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以史为鉴,联系现实阐释观点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科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目标要求。
1.关注史学前沿,学术气息浓郁
适度关注史学前沿问题(含史学研究动向),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适当引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4](P64),这既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又是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教学设计实施的理念和要求,也是历史学科考试评价的特点和要求。如前所述,本试题以“修昔底德陷阱”这个史学论题为切入点,创设试题情境,引导考生探究历史问题、思考现实问题,就给试题营造了浓郁的史学学术氛围,构思也别开生面,视角同样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2.呼应现实问题,彰显史学的时代性
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历史是现实的源头,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未来的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应尽可能体现时代性”,“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4](P5)因而,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发展,是历史新课程理念之一,也是历史考试评价的关注点之一。本题内涵直面当今国际关系大势,将历史与现实既具有外显、更具内在地关联在一起,鲜明地彰显出历史的时代性。以“修昔底德陷阱”论为情境及其引申出的历史主题,与当今国际局势的大势自然呼应一体,即将历史上相关历史时期的大国关系、国际关系与当今现实的国际大国关系问题关联起来,落脚点是引领考生从历史的纵深视角思考应对各类国际关系问题的策略、构建大国外交和新型国际关系,突出了历史学科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考生在解题作答的过程中,可切身感知历史的脉动,历史并非遥远,仿佛就在身边。
3.强调历史反思,凸显历史镜鉴
史学具有突出的、强大的史鉴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4](P1)“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加深世界历史运动的整体性,要求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避免重蹈战争覆辙,争取建立起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在这方面,历史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5](P280)基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本试题将反思历史,尤其反思历史上大国关系、国际关系,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历史的镜鉴,作为立意的核心。“修昔底德陷阱”不是定律,更不是“铁律”。而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无不伴随“新兴国家”与“守成国家”的纠结、竞争与博弈。人类历史发展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的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这些大国、强国之间,以及大国集团之间的激烈矛盾、对立、利益冲突没有得到有效管控、调整解决密切相关。当今之世,如何汲取这些历史教训、避免大国之间的“战略误判”、陷入并不存在的“修昔底德陷阱”?怎样解决国际关系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避免对抗、实现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问题都是有史可资借鉴的。
4.贯通世界古今,立体综合联系
联系性、发展性、综合性是历史事物的基本特点。高中历史“新课标”突出强调综合性,要求教学中按照课程理念“设计新的综合性的学习主题”,既“加强历史横向联系”,又“凸显历史纵向联系”。[4](P48-49)本题基于“修昔底德陷阱”论的基本论点,围绕世界史上“新兴国家”、“守成强国”的大国关系,选取古代史上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和斯巴达、近代史时期(一战前)的英国与德国、现代史时期(二战后)的美国与苏联等三对大国的矛盾、对抗关系,通过相关史料和问题情境建立起历史的逻辑关系,将大国关系主题下的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内容富于逻辑性地贯通和关联起来,实现了相关世界史内容的纵向立体综合,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内在的联系性、综合性特点,以及“文科综合”背景下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考查立意与要求。
5.注重能力考查,渗透学科素养
突出历史学科能力立意,渗透新课程核心素养的目标理念,是近年各类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和鲜明趋势。本试题在关联和反思历史上大国关系的试题情境体系下,涉及到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历史史实和知识,如古代雅典强盛的历史成因、一战前的英德竞争、二战后美苏由盟友到对手、展开“冷战”的演变等。但试题仍然着力于学科能力的考查,并适应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渗透若干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突出在新情境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论证问题、说明问题的能力;结合历史(经验)联系现实,形成认知的创造性和能力等。相关具体内容,笔者将在下文详述。
1.获取有效信息,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
阅读各类史料,获取和解读信息,是高考历史试题的基础能力考核目标。本题提供的三则史料,文字阅读总量不大,但阅读能力要求并不低。其中,考查的重点是“能力要求”下“获取和解读信息”中对史料的“准确解读”与“理解”。①《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文史类)》历史部分中的能力要求。尤其是材料二、三,源自国外学术研究原始文献的直译,有些绕口的英文语序、语句,风格特征鲜明。在叙事表述中,有的语句、词汇又比较间接隐晦,如,德国要“实现思想和道德上领导地位”、“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美国“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等。要求不仅能读懂表面的字义,还须结合历史理解弄通其内在含义,因而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史料阅读理解能力素养。
2.概括抽象表述,阐释历史概念的能力
这是一般试题较少涉及的考试目标要求。即要求考生依据试题提供的历史材料所叙述的具体历史事实、历史事物,通过逻辑思维,提炼、归纳、抽象成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概念。这里是要求抽象阐释出跳出针对雅典、斯巴达等具体历史内容的“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一般含义。这个考核点,尽管要求不很高,难度也不大,但一是必须体现出提炼、概括和抽象,二是要体现出历史学性。缺乏针对性地堆砌文字,或者直接照搬照抄材料,都不符合这个能力点的考查要求。
3.准确迁移知识,精准评价事物的能力
本试题直接或间接地考查到古希腊强盛的综合因素、一战背景两大军事集团、二战后美苏关系等重要历史知识。试题设计的妙处在于,不是直白地设问、简单地作答,如填空一般简单直接地再现所学知识,而是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搭建起一个新的思维场,考查考生掌握这些重点知识内容的程度,并在新情境、新问题下,综合、灵活地调动和运用这些知识,再认、再现相关历史概念、历史事物,并能依托这些史事,恰当地解释历史事物、说明历史问题、印证相关结论等能力,其实也就是考查考生调动积淀的学科素养,在具体历史情境下观察事物、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历史思维,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学生能“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4](P4)在现行高考中,揭示历史事物本质包含在“描述和阐释事物”①《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文史类)》历史部分中的能力要求。的能力目标范畴之中。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既包括依据历史材料、情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表达,也包括对已有“描述”和“阐释”内容的认知、辨析,在这个意义上,考查目标要求又与阅读理解材料信息相互关联。如,试题材料二中“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的内涵、本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德竞争与对抗、一战前德国要“实现思想和道德上领导地位”;材料三中二战后美国着意对世界“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等,既属于考查前述阅读理解的基本目标要求,同时,也包含依据特定历史时空尺度,透过历史现象——即德国、美国在官媒舆论华丽辞藻下的“道貌岸然”、“正人君子”,辨析理解其“称霸”、“争霸”、“领导世界”、“统治世界”的内涵本质,蕴含着运用历史思维方法,结合历史环境条件具体“阐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本质”①的能力要求。
5.深刻反思历史,辨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如前所述,镜鉴历史,思考现实,这是历史学的高端社会功能和价值所在,也是本题所考查的若干目标层次中的重点与核心。即要求能依据“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论据(观点),整体反思古希腊、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历史时期大国(大国集团)之间激烈竞争、“战略误判”、矛盾激化、导致战争的历史,并能“用历史眼光分析现实问题(历史解释)”[4](P22)——落脚到当今之世,在全球化、世界村,以及国际力量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避免陷入并不真正存在的“修昔底德陷阱”,汲取历史经验教训,避免“战略误判”,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尤其是新的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P17-33)这个落脚点,既与当今国际局势特点紧密相关,其蕴含的认知理念也是课程标准具体的教学要求。在这个考核点上,试题评分标准尝试分层赋分(赋分偏少,为一遗憾),评分操作应注重考生基于历史学科素养下的“史鉴”意识和紧扣历史特点的观点阐释能力的层次,避免一般思维的简单、泛话、套话、政治话。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6](P2),“历史应引起现实的思索,应该与生活相联贯”。[7](P367)基于“修昔底德陷阱”论设计的这道高考试题,对当前正在进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具有诸多的启示意义,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历史教育要切实注重历史反思、镜鉴现实,充分发挥历史学的人文社会功能和价值。这既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属性所决定的,更是当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内涵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1.要善于发掘时政热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历史与现实之间内在的联系,既要熟悉史实,更要具备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如2016年的“两会”再次明确了把供给侧改革作为我国当前的主要经济政策。作为历史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联系能力。一方面应深入理解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具体措施,同时,反思我们历史教学中有关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相关内容,把两者进行关联比较,让学生深刻理解任何一种经济政策都不是万能的、一成不变的,都要伴随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当下的供给侧改革,恰恰与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关于政府干预,扩大需求的经济政策相左。而这种供给侧的调整,与我国经历前期较高速经济增长之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相适应。正是这种联系与对比,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历史上的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同时,对国家当前经济政策也形成深刻的认识。
2.积极寻找时政热点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
与上述内容相关,在讲述“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节课时,对于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出现等内容,都可以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给学生以启迪。如我们国家当前所确立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即通过“十三五”规划实现全面小康与福利国家政策的关系、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阿里巴巴、支付宝和知识经济的关联等,不一而足。这样的关联契合,都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善于对相关历史内容做拓展延伸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基本史实,启发学生思维,强调对历史的反思,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悟历史,在思想意识、综合素质方面都有所提高。同时,要尽可能地寻找与历史的契合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例如,以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通过各类真实具体的史料,让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以及对亚非拉地区殖民侵略的加剧;思考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强调调整产业结构的原因,就是要把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关停并转,从而在危机中抓住机遇,提升我国生产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中国“一带一路”的提出和亚洲建设投资银行的成立,再次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理解教材中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等等。
4.关联适度,回归历史
所有时事、时政热点的引入都是服务于历史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现实与历史的联系,强调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体现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所有这些,都应依托历史课程所规定的基本史实,做到收放有度,立足学科,避免将历史课变成时政课或政治课。例如,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那么,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该如何使十几岁的中学生懂得和平的宝贵,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回归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抗日岁月,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再认识、对典型人物的“理解之同情”、对关键问题的具体思考和辨析,使现实的体验和结论,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厚重的历史之上。因为,回归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悦纳现实。
1.要有科学性
对于一些现实热点问题和概念,要注意研判准确,解读合理。“修昔底德陷阱”这一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概念,似乎成为大国关系的“铁律”,若无深入研究和正确的理解,在教学中随意引用,就有可能会按照西方的思维方式落入“陷阱”。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各种问题的历史渊源、时代背景、作者立场等,都应该有所考证,切忌被表象所迷惑,盲目引用。
2.讲究时效性
现实中的热点问题,通常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如果不能及时捕捉并加以展开和引用,实现课堂教学和现实热点的有效结合,热点问题也就失去了其时效性。在近年高考天津卷历史试题中,无不体现着其对现实的关照。如去年的试题涉及供给侧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十四年抗战、城市化建设等热点问题,今年试题内容除本文所论“修昔底德陷阱”一题之外,还涉及到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美国贸易保护等与当今相关的热点问题。这些现实热点内容,都能够有机地结合相关历史内容,比较适时地出现于试题之中。
3.彰显借鉴性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才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就是人类历史不断从低级到高级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循环往复。美国学者艾利森提出中美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就是忽略了时代背景的变化、忽略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忽略了当代人对历史的借鉴与反思。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作出的智慧选择。
4.富于教育性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明确为我们的教育目标。高中历史“新课标”将“立德树人”做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并进一步提出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因此,在研究、借鉴相关热点问题时,要在思想性、政治性方面严格把关,并予以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修昔底德陷阱”在西方思维里就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1]如果不加分辨地予以引用,就恰恰违背了中国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理念。
总之,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打破拘泥于教材、沉溺于琐碎史实、简单局限于过往的陈旧局面,就要特别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激活历史的活力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使其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此,要通过当代时政与历史内容的整合,为学生开放课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探究创新,以切合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需要,适应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