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的方式也变得形式多样,但是无论何种方式的阅读,阅读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它是人类获取知识最快速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阅读推广”这个词来源于英文的“Reading Promotion”,“Promotion”可译为“推广”,还有“促进、提升”的意思,所以也有人将“Reading Promotion”翻译为“阅读促进”。阅读推广,顾名思义就是个人或集体组织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为促进人类阅读而开展的相关活动。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一特殊人群而言,他们的入学成绩普遍较低,知识面相对较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也不强。这种现状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更是一大挑战,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从提高学生的个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上下功夫。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迫在眉睫,并且道路艰辛。它需要全体图书馆馆员的与时俱进、不断思考和不懈努力,也需要学院教师和部分学生的通力配合,这样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才会日见成效,这样才能主动和充分显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价值,这样才能协助学院培养出更多有文化、有素质的的出色人才。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等数字智能产品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很多人将大量闲暇的时间花费在刷朋友圈、逛微博、逛淘宝,玩网络游戏等消遣娱乐上。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阅读能力较差、自控能力较弱,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诱惑,很容易迷失方向、深陷其中。
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都进行了搬迁,学校的面积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增加。图书馆也都成了高职院校的一个亮点,如同本科院校一样,有的甚至有了自己独立的建筑。面对硕大的图书馆,库存显得尤为不足,因此许多图书馆都增加了购书经费的投入。然而,面对图书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图书馆图书的借阅量却没有明显的上涨。显然,图书采购过程中并没有切实的考察读者的阅读需求,造成大量的图书无人问津,成了摆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也存在很多不足。在馆舍布局上,通常图书馆只是会在醒目的地方张贴图书馆的区域分布和具体位置,缺乏功能性的具体介绍和引导;在使用方法上,形式单一,只是摆设一些图书检索机和使用说明供读者查询,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的使用引导;另外,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服务意识和水平欠缺,面对读者在图书方面的询问,应付了事,不积极主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阅读越来越受部分学生读者的青睐。但是目前很多高职图书馆电脑等硬件设施设备陈旧,数字资源方面的购入相对还比较保守,电子阅读机等电子设备不足,无法满足广大师生读者网络阅读的个性化需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注重专业方面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仅仅停留在考取专业所需证书上,阅读功利性比较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对于新生入馆教育大部分都是通过集中讲座、组织图书馆参观、张贴宣传页、发放入馆手册、观看视频等传统模式,投入的精力和人力较大,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越来越多元化。学生们每天手机、电脑不离身,通过多媒体进行图书馆宣传教育更加契合学生的偏好。图书馆可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技术,通过建立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对新生进行宣传教育和指导,同时引用动画、三维等技术,给读者更直观的入馆体验。通过线下和线上两种教育和指导方式相结合,使入馆教育做的更充分、更全面。另外,还可以将信息文献拓展到新生的课堂,作为新生的必修课,选派理论和实践过硬的图书馆馆员每年对新生进行短期授课,让新生更快、更具体的认识图书馆并掌握图书馆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而向他们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随着网络智能脚步的加快,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文献,数字化文献越来越受广大读者的追捧,它查找起来更加省时、方便,阅读更具随意性。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不可逆的阅读趋势,图书馆应加大数字资源的购入,比如中国知网、新东方英语、百度文库、博看期刊阅览室等,并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社交网络加大数字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另外,还可以在图书馆大厅等一些醒目的地方放置中文在线、超星等电子阅读机,给读者以视觉刺激,使读者能够方便的阅览一些最新的、热门的电子文献,并且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将电子书收入囊中。利用先进的科技,弥补了传统阅读的缺陷,展现了图书馆的特色服务,迎合了读者的阅读需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优质且丰富的藏书是做好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但体现藏书的优质与丰富与否并不是单靠藏书量、藏书品质、投入资金多少等决定的,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图书馆的借阅率上。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它们的购书资金相对紧张,学生普遍阅读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注重本院校的专业特色,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优化购书结构。首先,每年开展文献调查问卷,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需求,采购读者喜欢的相关文献;其次,始终铭记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学生和老师,避免图书馆关起门来自己采书,要主动邀请专职老师与图书馆一同现场采书或主动给老师提供书目让其参与选购;再次,进行排行榜采购,参考各大图书销售网站在一段时间内的图书销售量排行,进行文献的采购。销售排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倾向,普遍受到各类读者的喜爱,将榜单的图书购入馆藏将会并加以宣传将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最后,还可在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建立图书采购系统,读者可随时上传自己喜爱的图书名单供采书参考。这些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购书理念,真正做到了由读者决策购买,借阅率也会随之增加。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搬迁、图书馆面积的扩大,高职院校馆员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他们的整体业务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而当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作为文献和信息技术的重要营地随时会遇到教师和学生读者提出的各种信息服务需求,因此,培养和提升馆员在图书馆方面的信息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应加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比如软件的灵活应用、系统的管理、各种移动数字终端设备的运用,还可根据本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开发新的应用项目。同时,应鼓励馆员多参加一些数字资源的讲座和培训,不断更新、提高自己的知识,积极参与校级或市级有关图书馆技术应用方面的科研项目,通过实践去体验科技发展对图书馆的深刻影响。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推广的最终目的是使更多的读者参与阅读,爱上阅读,最后将阅读变成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能力有限,积极性不高,图书馆要主动利用一切手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利用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开展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例如:读书征文活动,征集读者的读书感受,对文章进行评比与奖励,引导学生阅读;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将一些捐赠的好书或馆藏的部分过期期刊无偿的漂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展图书展、教材展,吸引教师和学生读者过来选书,并作为图书馆的采书目录;举办图书馆馆藏资源查找竞赛,通过在规定的时间内查找目录内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评比出竞赛者排名,并分名次给予适当的奖励;开展有趣的知识竞猜比赛,让师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加强交流和探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选拔爱读书的教师及学生成立读书社团。图书馆馆员的数量有限,单靠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将阅读推广活动做大并持续下去。图书馆应积极与系部的专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让他们参与到阅读推广与指导中去,同时推荐和鼓励本班级爱读书的学生一同参与读书社团。一方面,教师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参与阅读,可以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们;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读书社团,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推荐相关的期刊杂志或是图书给学生阅读;最后,参与读书社团的学生们都是热爱读书的,他们也更具有阅读感染力和凝聚力,他们更了解同龄读者的阅读心理,也更能推动社团活动的开展和传播。动动手指,学生们就能将每次的读书社团活动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转发到朋友圈、微博等公共平台中,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将阅读慢慢的变成兴趣,甚至是一种习惯。图书馆应积极为读者提供网络、多媒体、文献、读书社团场地等软硬件支持,及时听取师生读者的意见反馈,调整阅读活动方案。
3.不定期举办摄影展、书法展等活动丰富图书馆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认识图书馆。一方面,图书馆可以不定期的以春、夏、秋、冬等命名开展各种主题摄影展,鼓励全体师生读者参与,以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在图书馆,并进行来馆读者的不记名投票,推选好的作品进行适当奖励;另一方面还可以向全院师生征集好的书法作品并邀请学院优秀书法爱好老师进行现场讲座和书法书写展示,丰富图书馆的文化生活;
4.定期对文本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推广。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不仅仅局限在馆藏的文献方面,影视作品这种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更受很多读者的喜爱。我们可定期推广一些文本改编的热门电影,通过这种方式引发读者阅读原著的兴趣并开展更深一步的文本文献推广活动。图书馆可在大厅的展板等部位利用张贴海报或标语等形式推广影视作品原著,并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站平台进行同步推送。同时,还可以对原著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相关推送,扩大读者的阅读范围。
图书馆要想吸引读者,良好舒适的阅读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必须保证室内宽敞明亮,桌椅干净整洁,能提供WIFI、电源等基础服务;其次在公共区域多摆放一些绿植,在墙壁上或是书架上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做装饰,这样既能缓解读者的的视觉疲劳又能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给读者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最后,在书库或阅览室等区域多设置一些阅览桌椅,实现借阅一体的贴心服务。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根本就是激励更多的读者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图书馆的使命,也是图书馆价值的体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客观,图书馆作为学院的文献基地和教育中心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学会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应用,不断完善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建立一套全方面的阅读推广机制,这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全体员工的不竭动力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