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成与培养

2018-01-29 09:06曹杏田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经历维度

曹杏田

(1.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2.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桐城 231400)

有留守经历的儿童,他们中的一部分早早辍学,像其父辈一样流入城市,成为所谓的“新生代农民工”;而另一部分则有幸继续学业,成为曾留守大学生[1]。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他人照顾,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2]。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是指16周岁之前,父母双方在外务工,留守时间五年及以上的在校大学生[3]。也指由于父母过早离家外出打工,失去其关爱照顾,接受隔代抚养或自己独自生活等与其他儿童不同的幼年经历的大学生[4]。结合以往的研究,本研究认为曾留守大学生是指有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自己16岁之前离家外出打工,打工时间在5年及以上的失去其关爱与照顾,接受隔代抚养或自己独自生活经历的在校大学生。留守经历影响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这些积极心理品质是如何构成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培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内涵

积极心理品质这一概念最先是由积极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品质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我们在面对不如人意的生活事件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它并战胜灰色心情。心理品质是多维的,是包含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一系列品质的集合。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主要是指对其心理健康状态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塑造[5]。也指个体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以及对未来持有的乐观态度[6]。也有研究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持久的、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和态度[7]。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形成的积极情感体验,也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积累的乐观做事风格,以及个体能够积极面对未来的乐观态度[8]。

本研究认为曾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指曾留守大学生在生活中为人处世所持有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乐观面对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未知,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对经历的事情的乐观态度。

二、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构成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构成

孟万金,官群(2009)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中指出,积极心理品质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智慧和知识维度、勇气维度、人性(情)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以及超越维度,并且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9]。李焕玲(2014)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作用研究中指出,Seligman通过研究整个世界横跨3000年历史的各种不同文化后,归纳出六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德,并把这六种美德作为人的基本品性。这六种美德包括: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精神卓越[10]。卢会志(2014)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因素结构分析中,通过问卷得到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因素结构模型,即品德因素、意志力因素、人际能力因素,求知与创造力因素,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1]。吴九君(2014)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中,用问卷法得出积极心理品质的6个维度,分别为知识与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自制及精神超越。[12]

(二)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构成

温义媛(2011)在“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质性研究中,对访谈资料的归纳和深入分析,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有共同之处,这些共性部分包括以下8个维度或主题:接受现实、成就动机、目标定向、意志坚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情绪调控和社会支持[13]。罗涤,李颖(2012)在高校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中,用自编问卷调查表明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快乐品质、处事品质、意志品质、奋进品质和亲和品质5大类型。[14]

以往研究针对曾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不多,结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以及现有曾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研究重点探讨的曾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正义与合作、节制与勇气、智慧与超越和乐观与期望。(1)正义与合作表现出文明的积极力量,认真做事,公平公正处事,因为留守经历,促使曾留守大学生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遇到难题时求助于他人,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人合作。(2)节制与勇气体现曾留守大学生独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对于不应该做的事克制自己不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也变得勇敢,面对未知的事情也鼓起勇气去探索。(3)智慧与超越表现曾留守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以及生活方面所体现出的聪明与追求,对身边的人事物感恩,有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4)乐观与期望表现曾留守大学生相比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而言,他们对生活是积极乐观的态度,对生活充满了期望。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为生活而奔波,为自己而奋斗,他们相信生活是充满希望、充满父母暖暖的爱。

三、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1.留守年龄。在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建议在孩子0-6岁期间,父母应尽量自己带孩子,为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2]。可见,曾留守大学生的留守年龄越小,对其心理发展会越不利。父母在孩子早期经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对其以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父母外出务工的时间。在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中,父母在外务工1年以下的学生社会适应最好,父母在外务工1-3年的学生社会适应最差[13]。父母外出务工的时间越长,则与儿童长期地分隔两地,不能参与儿童发展过程,与孩子交流也变得极少。当孩子遇到问题或情绪不好时,不能第一时间的与父母沟通交流,而照顾者又不能理解自己,致使孩子有事情就闷在心里,久而久之,性格会有些孤僻,喜欢独处。

3.与父母联系的频率及团聚次数。父母与孩子联系的次数少、与孩子团聚次数少且对孩子的生活或情绪关心少,对其心理健康影响大。原本孩子不能天天见到父母,儿童难免会思念父母,加之父母与孩子联系少,聚少离多,孩子心中会有失落感,甚至觉得父母不爱自己。当看到别人有父母接送上学或天天与父母在一起,会加深这种落寞感。

4.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在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中,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最差[10]。对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言,其心理水平随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外出务工或父母双方都出去务工依次递减。由此可看出,母亲的陪伴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母亲较父亲在照顾孩子上更为细心、敏感。

5.照顾者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及更换频率。照顾人的文化程度对其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小学文化程度的对其人际适应有消极影响,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照顾者对其学习适应有积极影响[10]。照顾者的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要优于严厉型的、放纵型和溺爱型的。研究表明,频繁地更换照顾人对留守儿童的依恋以及安全感都是不利的,进而潜在地影响其以后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的发展。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哥哥或姐姐作为照顾者,对其人际适应会更好。哥哥姐姐相比外祖父母来说,与儿童之间的代沟要小,了解儿童的兴趣或认识到儿童在处理问题时能力有限,会更多的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相比其他照顾者,他们是除父母之外较为亲近的家人,孩子更有可能向其倾诉或有需要直接提出而不会不好意思。

(二)学校因素

学校环境以及师生关系对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在留守期他们大部分都是住校的寄宿生,主要接受的是学校教育,大多学校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儿童在学校主要接触的就是教师和伙伴,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都会影响学生,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态度和期望来表达自己,如果老师对学生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态度,学生也会采取消极的态度对抗,长此以来学生对老师就会形成某种特定的观念,影响学业和生活,更甚者心理扭曲。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也非常重要,被同伴接纳,他们会表现出安静,随和或者友好,有较多的亲社会行为;不被同伴接纳的留守儿童往往会羞怯或者退缩、自卑等,不会融入集体,人际交往也比较差。

(三)社会因素

曾留守儿童在所处的环境中,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可能会受到其他同伴身体上的欺负,或者言语上的攻击。比如,网络上常见的青少年欺凌事件。这些问题都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卑甚至自闭,他们一直感觉很挫败,不敢和别人交流,也不愿意融入到社会中去,他们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地摧残。有些儿童不堪欺凌,神经衰弱。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教,一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强烈的攻击性行为,他们欺负弱小,偷盗他人,甚至于锒铛入狱。

四、曾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策

(一)家庭方面

父母应该加强亲子沟通交流。由于早期与孩子的分离,缺乏对孩子的了解,不知道他们内心想法,因此父母以及代养人应共同与孩子交流,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内心需要。而且父母要有耐心,由于长时间与孩子分离,一时达到与孩子有很好的沟通交流是困难,需要时间慢慢引导。

(二)社会方面

社会应该正视留守问题,不能片面地将有留守经历的孩子都视为有心理问题。因此,不能 “留守儿童”等相关词汇“标签化”,似乎只要提到“留守”,就认为“心理不健康”等[2]。而且,对留守问题过度忽略与极端关注都是不好的,不要片面,应全面客观的去关注。留守的经历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充分的发挥其积极的一面,规避其消极的一面,努力将其消极的一面转化为积极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引导孩子与亲朋好友、邻居联系,能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孩子鼓舞与帮助。

(三)学校方面

1.设立资金助学体系。大部分曾留守大学生的家境不是很好,设立助学金可减轻其家庭负担,使曾留守大学生可安心上学,减轻其经济压力。

2.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这不仅对曾留守大学生有益处,对非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门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提供一些可行的减压方法,帮助其与朋友同学老师更好地相处,并学会调适自己的消极情绪。

3.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校可开展以心理发展为主的课外活动,如心理讲座、团体训练等,在此过程可帮助曾留守大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进而提高心理承压力、抗挫折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开展各样的文体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以及对文体活动的兴趣。也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塑造其积极的心态。

4.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对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可以积极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避免不良情绪的积累而得不到宣泄途径。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去处理不良情绪,运用心理学上有效的方法助人自助。

5.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发展目标。在大学的生活中,难免出现迷茫。学校在学习方面或就业指导方面给予一些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进而有努力奋斗的方向,可增强其信心。既充实大学生活,又为其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经历维度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