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捷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并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文科实验教学是文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能达到对理论教学的阐释和验证的作用,又有拓展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功能,文科实验教学作为一项创造性的改革,正在得到积极的探索。
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文科实验教学工作,随着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不断增建,文科实验教学是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的理念越来越得到认同,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理学科的交叉融合,应用型文科专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文科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大多高等院校文科实验室硬件建设已具规模,教学模拟软件也配套购置并投入使用,各实验室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复合性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科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高等院校对基础建设和教学环境的投入和重视,实验室建设也迈上新台阶,实验室是很多文科专业实验教学的平台,不同的专业对实验室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已建成的各文科实验室虽然可以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设备落后陈旧,实验室布局不合理,缺乏相应的教学材料等,使得一些实验项目不能得到有效地开展,无法达到实验项目目标。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多文科实验室普遍存在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实验活动对场地的要求。
教学软件是模拟实验的核心,学习和掌握模拟教学软件,了解各种软件优缺点、仿真度和运用流程是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文科实验课程缺乏相应的仿真教学软件,主要原因一是软件本身难以达到实验教学要求,或者不适合相关课程;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软件本身缺乏启发和诱导学生的设计,无法锻炼和提高学生应对和解决特殊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有限,或缺乏运用和操作软件能力,或囿于软件的限制而无法给学生设置更多的操作环节,不能达到实验教学效果。三是一些学校对实验课程的软件采购有一定的限制,造成一些学校甚至将教学软件列为禁止采购的实验设备,造成实验课程软件严重缺失,实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文科实验课程一直以来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支持,在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中也缺乏其应有的一席之地,随着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推进,越来越多的文科实验课程逐渐被发展起来,有了各自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和统一标准。但相对于整个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安排,实验课程无论在学时比例上、成本投入上还是教学质量上,都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需求,只是起到一个点缀的作用。甚至有些文科专业申请实验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时,受到种种理由加以拒绝,而只能作为选修课开设。《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的实验课程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对某些应用专业来说,这个比例显然是不够的。
实验教师队伍是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保障,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教师队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经验不足、对实验课程重视不够,实验项目设计能力不足等,造成了实验课程效果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甚至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应付和敷衍。实验课程教师往往或者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对实验课程的控制和管理缺乏实务经验,或者是对新的教学手段、教学软件不太主动接纳的老教师,另外各种实验教学软件的掌握和运用、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等都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实验教师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验教学需求。
不同专业的不同课程,其实验项目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但是实验教学方法却一直以来沿袭着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展更多更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实验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一些实验课程教师在实验室甚至还是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只是将传统课堂搬至实验室而已。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达不到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实验项目大同小异,令人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兴趣,课程流于形式。而实验教师将项目布置后,放任学生自我操作,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协作,实验内容得不到很好的演示和分享,使得实验课程为了完成活动从而失去吸引力。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三大方法之一,在社会工作领域意为社会工作者采用科学手段,有目的地组织小组,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帮助组员利用小组过程来应付和解决问题,促进个人发生转变并得到成长。将社会工作的小组方法运用于文科实验课程,在实验课堂将学生分成小组,用小组工作方法的专业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失为一种教学探索与尝试。
将小组工作运用到实验课程中的实务研究,需要结合不同性质的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总结。小组工作适用不同性质的文科实验课程。笔者教授多年的实验课程如《自我探索与专业成长》、《社会工作实务》、《社交礼仪》等,代表了不同类型的文科实验课程。《自我探索与专业成长》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为即将进入专业学习的本科生开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学科性质、专业特点及学习兴趣;《社会工作实务》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开设,主要进行专业工作方法的训练和技巧的学习,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步入职场进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和提升训练;《社交礼仪》作为素质选修课,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升训练课程。文科大多数专业的实验课程基本上都会归于这三种不同类型。
以《自我探索与专业成长》课程为例,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几乎有一半同学相互之间完全不熟悉,同学之间需要一个平台相互了解,彼此熟悉。传统的同学相处模式使得大多数已经相处了一年多的同学,彼此还只是点头之交,一些甚至都叫不上名字,形同陌路,彼此少有交集。《自我探索与专业成长》课程中的破冰实验环节,运用小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频繁互动的平台,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熟悉和彼此了解,小组工作法发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社交礼仪》课程则让学生们分组后,由组长带领讨论和分享不同各种情境下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从而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礼仪。《社会工作实务》要求学生扮演专业社工和来访者,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掌握面对不同困境的来访者,如何有效处置问题。
分成若干小组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实验要求设计各组的实验项目,项目内容所有的问题,教师不给予答案,全部由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分析,最后理清思路。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退而成为协作者和引导者,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都会受到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为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动力。
1.小组工作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工作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极大兴趣,在快乐轻松的氛围和环境中,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接受专业并热爱专业。传统教育可能过多强调教师能够而且应该为学生做些什么,很少强调教师能和学生一起做些什么以及学生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学生能做什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小组工作利用参与式教学法,通过互动、分享、讨论、游戏、画图、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兴趣。作为协作者的教师与作为参与者的学生自始至终在平等、尊重、相互分享中学习知识、创造知识、共同提高能力。小组工作所创造出来的平等的互动、开放的氛围、彼此的合作、相互的分享与信任和注重观念及行为的改变等,一改传统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对环环相扣的活动兴趣盎然,在轻松的游戏中领悟深厚的知识和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偏执认知和行为。实验项目只是一个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课程的真正的目的,课程的时间和内容是有限的,而专业学习是无穷无尽的,一旦学生对专业入门的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主学习动力被激发出来了,学好专业知识便顺理成章、指日可待了。
2.小组工作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组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科实验课程大多是实务能力的培训,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完成实验项目。而小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有着丰富技巧的工作方法,在实施小组工作过程可以让学生掌握如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决断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等,掌握小组工作的各种技巧,自如地运用小组方法达到课程目标不仅使学生能力提升,还能在实务训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自我探索和专业成长》中的“我的领导力”实验项目为例,开放式的答案让同学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给出的答案新颖而有趣,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不仅启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更是为实验项目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也让同学们在欢笑声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视角及自我分析的方式,拓展了视野、开阔了眼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认同和推崇。教师在总结点评时,重点强调创新的价值及意义,并通过布置课后练习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随后的课程中展示并分享。
传统实验课程大多由实验教师安排实验项目,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小组工作方法打破了固化的实验课模式,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协作者和指导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发现和挖掘自身的能力,学习和领悟教材以外的知识,学会合作,学会感受、学会探索、学会交往和学会创新。通过自己的体验掌握知识和技巧,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体验和评价,选择有效又有趣的学习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小组工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小组中积极承担个人应负的责任,同学间相互支持、配合、互动,进行有效的沟通,既有各自完成的任务,也有合作进行的集体活动。对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组间的竞争性,也激励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基本满足了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后,情感和自尊的高层次需求会成为最大的需求,而自我价值实现则是人的需求的最大满足及最高境界。人的情感和自尊满足来源于群体的认同,小组工作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情感和自尊的需求,人人参与,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在被发现、被肯定、被欣赏、被赞美的过程中,学生自尊的心理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对学习过程充满期待和享受,能够一直保持高昂的自主学习兴趣。
小组工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而形成的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也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过程,学生在享受实验课程的过程中而渐渐喜欢甚至热爱所学的专业,从而更加坚定对专业的执着。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学观决定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知识的化身,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是学生的亲密伙伴,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作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文科实验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探索精神。教师在设计实验项目时,更应该注重课堂上生成的知识,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引导和拓展学生的反思能力。在学习观方面,教师应认识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才是关键。学生通过体验、顿悟、自省、思考而得到的知识,是决定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创建一个和谐、民主和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疑、善疑,激发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学生意识到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可以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意义时,学生就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才能拥有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文科实验课程因学科和专业的不同,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亦有显著差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学科的差异性带来的各种问题,除了满足学科自身的特点而设计出不同的实验项目和小组活动,还应该让小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富有新鲜感和创造力的设计可以挑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好奇心,吸引学生在不断提升小组活动能力的同时,还可丰富课程设计,提升专业技巧。不同的实验课程都有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依据课程重点设计出极具特色和趣味性的实验项目,并形成经典保留下来,是实验课程的个性化体现。有些实验课程突出的是技巧训练,实验项目自始至终都围绕技巧的掌握开展,富有挑战性和技术性;有些实验课程强调的是感悟训练,课程设置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领悟和体验,难以量化和考核;还有些课程重点在于能力的拓展,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效果。差异化的教学手段让不同的实验课程摆脱了千篇一律的模式,一改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刻板印象,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实验课程。
在小组工作的实验项目中,实验目标确定后,实验内容便围绕目标展开,项目内容所有的问题,教师不给予任何答案,全部由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分析,最后理清思路。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退而成为协作者和引导者,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都会受到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为主动积极参与活动,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动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在小组工作的实验课中贯穿始终,每一个实验项目都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实验项目的教学手段及教学目标。每一个实验项目都有开放式活动环节,没有标准答案和规定动作,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殊途同归,以各种方式完成实验,提交各具特色的实验成果。每次实验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的课程反思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学生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内容的独立思考及独到见解,绝无抄袭、敷衍及言不由衷的应付之举。小组工作在文科实验课程教学中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方面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