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娥,洪士旋,洪小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妇产科,广东 广州 510000)
子宫是女性月经来源和孕育胎儿的重要器官,因疾病必须切除子宫会给患者造成重要的心理负担,如恐惧、焦虑和抑郁等[1]。在加强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但是有研究报道[2],仅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若同时实施配偶同步教育将会大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为此,我院特开展此次研究分析,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配偶同步健康教育,以观察其对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和配偶64对,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2对,参照组患者年龄32~61岁,平均(45.8±5.7)岁;配偶年龄33~65岁,平均(48.9±4.5)岁;研究组患者年龄33~60岁,平均(45.3±5.4)岁;配偶年龄34~68岁,平均(49.1±4.2)岁;两组患者和配偶普通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参照组仅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实施患者和配偶同步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手术前:患者入院后即对其与配偶进行病区环境介绍、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治疗目的以相关注意事项等宣传教育。按照患者和配偶的文化程度给予针对性指导。耐心指导疏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同时告知配偶关注患者心理情况,日常生活中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②手术后:指导配偶协助患者采用正确的术后体位,加强关心患者疼痛情况并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帮助其缓解疼痛。指导配偶合理的给患者搭配健康饮食,嘱其相关注意事项。教会配偶正确护理患者的技巧,鼓励其将内心对患者的爱意充分表达出来。按照配偶具体情况给予个别讲解和示范,同时建立相关网络平台,让配偶间相互交流成功经验,医护人员上传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便于其查阅,并及时解决患者和配偶所提出的问题。③出院指导:术后健康检查,以及负性情绪的疏解和调整,术后性生活知识、婚姻知识的讲解与指导。随时给患者和配偶提供咨询服务。通过电话或上门随访患者康复情况,指导配偶帮助患者重塑自我形象,加归家庭和社会。
调查统计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的心理状态、性生活情况、婚姻满意度等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主观幸福感。心理状态、性生活情况和婚姻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门诊或电话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观幸福感采用目(single-item)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评价[3]。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指数比较: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不良率和性生活不适率分别为3.13%、6.26 %,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8.75%、25.00%,婚姻生活满意度为90.6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8.75%,主观幸福感指数评分同样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配偶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可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和婚姻关系,使患者幸福感上升,同时有利于促进和谐的夫妻关系。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通过实施配偶同步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消除,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婚姻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指 数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施配偶实施同步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和治疗信心,同时提高了配偶的疾病知识认知度,帮助夫妻双方树立了正确的性观念。此外患者更需要得到配偶的关爱和支持,也是他人所无法替代的。
综上所述,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配偶同步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促进和谐性生活,进而提高患者婚姻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