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桑阳
(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100053,北京)
水利扶贫是脱贫攻坚行业扶贫十大行动之一。做好水利扶贫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和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是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水利系统坚定“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现实体现。做好水利扶贫工作,要在优化政策供给、强化推动落实的同时,引导有关工作领域发挥自身特长和积极作用,为保证水利扶贫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于2015年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多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底线任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未来3年的脱贫任务依然艰巨。
历史上形成的832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不少面临资源性或工程性用水紧张问题,有的贫困地区防洪抗旱抗台减灾形势比较严峻,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没有完全得到保障。水利建设对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对保障贫困群众生命、饮水和财产安全进而通过产业就业实现增收脱贫的促进作用十分突出。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好水利扶贫,充分结合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大、覆盖面广、建设及管护用工需求大等特点,发挥行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做好贫困地区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建设、防洪抗旱减灾、农村水环境等方面工作,对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如期兑现脱贫承诺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利部高度重视水利扶贫工作,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大对贫困地区水利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倾斜支持力度,在组织推动上压实责任,在规划政策上体现精准,在工作举措上力求实效,在帮扶措施上注重扶智,举全行业之力推进水利扶贫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扶贫累计解决贫困地区1.1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式供水覆盖率分别提高到70%和75%以上;累计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 300多万亩(1 亩=1/15 hm2,下同),改善灌溉面积4 000多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 400万亩;累计安排4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4.1万km2;已开工的115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66项在贫困地区,占比近60%;完成7 700多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治理1.36万km中小河流,建设167座抗旱小型水库,777个贫困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初步建成。经过努力,行业扶贫、定点扶贫、片区联系、对口支援、老区建设“五位一体”水利扶贫工作格局已经形成,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为下一步更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下了良好的水利基础。
一是在推进落实既定政策举措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覆盖水利扶贫整体安排、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金融支持水利扶贫、加强贫困地区水利人才建设、建立水利扶贫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机制等多个方面。水利扶贫顶层设计已经比较完备,各项政策供给也比较到位。目前,提升水利扶贫成效,关键在于抓落实推进。2018年是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做好水利扶贫工作,要以防范纠正“四风”问题为重点,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水利扶贫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体现“四个意识”。要加强水利扶贫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扶贫一线情况,与政策设计初衷和预定目标作比较,发现偏差,分析问题,形成对策。要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硬的作风保证水利扶贫各项政策举措落地生根、收获实效。
二是在进一步聚焦重点集中发力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的重大论断,同时要求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下一步,要实施好《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全面解决人饮安全为首要任务,以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为重点,全面筑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区域发展水利基础。要抓好《水利部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就业岗位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倾斜的意见》落实,贫困地区依法必须招标的水利建设工程,对于适合由农村劳动力承担的就业岗位,鼓励中标的施工企业或其劳务分包企业尽量就地就近吸纳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为贫困群众获得就业机会、实现稳定脱贫提供条件。
三是在加大贫困地区水利人才和水利扶贫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做好水利扶贫工作,要着力提高贫困地区水利人才队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按照《水利部关于贫困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好贫困地区水利人才开发计划。要加强水利扶贫干部培训教育,建设一支懂扶贫、会帮扶、真帮扶的水利扶贫队伍。要面向全系统深入宣讲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深入人心,营造水利脱贫攻坚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可为的良好氛围。
一是坚持加强党建引领,用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成果保证水利扶贫质量。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教育水利行业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切实增强做好水利扶贫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坚持在水利扶贫中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有效防范和坚决惩治水利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确保实现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
二是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促进水利扶贫同水利领域有关工作相结合。以库区移民安置为例,水利领域许多工作在贫困地区、面向贫困人口开展,在工作对象上同扶贫存在交叉,在工作实质上同属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范畴。解决好库区移民等问题,核心是确保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在目标取向上与易地扶贫搬迁相同。要学习运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解决库区移民安置中的群众脱贫和稳定发展等问题,落实帮扶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促进库区移民安置等工作适应新方略新要求。
三是统筹考虑,指导有关职能领域在脱贫攻坚中积极发挥更大作用。财务工作要保持和加强协调财政部门和金融单位力度,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于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要求,落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关于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的精神,为水利扶贫提供有力的财政和金融支撑。审计工作要围绕党中央关于加强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监管的新要求,针对水利扶贫资金来源和使用特点,加强审计跟踪,及早防范和发现问题倾向,为水利扶贫提供有力的审计保障。其他有关职能领域也可以从自身职责出发,找准同水利扶贫工作的结合点,主动行动、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