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

2018-01-29 08:43周颜玲周向军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周颜玲 周向军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静态的“产品”,而是一种“文治”的手段,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浇灌过程。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是这个民族的文化“胎记”,也是这个民族的性格与气质。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胎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大同小康”理想、德治传统、和谐思维等丰富的治国理念,强调“以文载道”、“以文化成”的意识形态要素,承载着信仰塑造的基本功能,积淀着中华民族的信仰、情感、伦理,为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联系和基本特征并一一对应,从学理上分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策略,积极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完善和内涵创新,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内在维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可行之处

就内在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是指导思想,一个是历史渊源,二者之间存在高度契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极具可行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文化土壤

作为一种文化“胎记”和血脉“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土壤。就内容层面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与马克思主义内在相通的思想观念,儒家“躬行”学说以及经世致用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中国哲学的相生相克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儒家“大同”思想、佛家“普度众生”式的佛教共产主义、道家的“天下为公”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都有某种契合和相通之处,为形成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必要文化前提。就结构层面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儒家为核心、儒释道并存的文化结构,是一种“和而不同”、丰富多彩、包罗万千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但凡是有益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来优秀文化都能够被其接纳和吸收,为接受和吸纳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容纳结构。就形式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唯一的指导思想,既契合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渴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设新中国的迫切愿望,也符合我国几千年以来“大一统”思想影响的国家统一论,满足了中国社会自汉以来儒家独尊后客观存在的对统一主流思想的潜在需要。总之,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内容丰富、结构开放且极具包容性的文化特性,为马克思主义落地中国提供了可能,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生与成型提供了民族化的思想文化基础。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稳定结构和形式需求作为一种动态的现实,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营造了极具包容性的民族化文化土壤,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顺利落地、生根和发芽,推动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生与成型。

(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

“濡化”是文化形态诸多运动形式中的一种,指称的是两种或几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文化形态之间因接触而发生的整体性文化变迁。正如殷海光所说,“文化交流的过程便是濡化(acculturation)。在濡化过程中,主体文化所衍生的种种变迁,就是文化变迁。”*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6页。从文化变迁这个层面来说,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正是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就第一个阶段而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尤为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结合,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释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主义认识论,用源自《汉书》的“实事求是”表达和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中国化了马克思的矛盾论,用源自“予其惩而毖后患”(诗经·周颂·小毖)的“惩前瑟后,治病救人”说明了党内斗争的方针,用源自“量腹面食,度身而衣”(墨子·鲁问)的“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明了矛盾的特殊性,等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极具中国品味、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毛泽东思想。就第二个阶段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的新认识和判断,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如“和谐社会”、“以民为本”、“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论题继承了“和为贵”、“和谐万邦”的思想观念、“民为贵”、“民为邦本”才能“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观等传统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了新高潮。因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既是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濡化形成的先进文化成果。

二、特征维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要求

就特征而言,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继承性、实践性、建设性、开放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性、发展性、民族性、实用性、伦理性、包容性。立足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并一一对应,可从现实层面厘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

(一)科学性维度: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实现与时俱进

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取决于它所代表的方向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作为一种无产阶级思想意识集中体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自诞生那日起就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内涵和特性在吸收人类思想、理论成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也不是自我封闭的,它自产生和成型以来,一直处于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蕴含着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丰富内涵,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2版。。这些丰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既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变迁,又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社会和谐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因此,就科学性层面而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更加丰富的方式更好地理解现实的人的生活并体现当今时代的本质精神,在自我完善与不断创新中实现与时俱进。

(二)先进性维度: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性完成现代转型

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先进性,取决于它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指向社会大众的,它的先进性决定了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即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以全体中国人民为受众,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条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先进生产力发展互动共进的先进理论体系,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先进的意识形态。中华传统文化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是历久弥新的,“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②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2版。,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的,让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小觑,今天也在努力实现其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就先进性层面而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想真正进入人们的内心领域,真正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性,以实现美好社会为目标进行价值重建,以集聚社会凝聚力、汇聚精神资源为目标进行现代转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型发展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建构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聚合社会人心,引导公民自觉尊重和服从意识形态的指引,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动力。

(三)继承性维度: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突出本土特色

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继承性,取决于它是否立足社会实践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同样如此,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继承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丰厚思想遗产,具有历史继承性。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国化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自身本土化的结果,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双面继承。延续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民族心理基础。就民族性格而言,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具体可表现为“厚德载物”“ 居安思危”“ 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就民族精神而言,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坚守着几千年来的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精神信仰,具体表现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就民族基因而言,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凝聚、积淀、总结了许许多多优秀、精辟、独特的思想精华,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见贤思齐”“君子慎独”“三省吾身”的修身之方,“仁义礼智信”的为人操守等等。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基因,已经嵌入到了中华民族每个人的骨子里,具有浓厚而又倔强的本土特色,对于推动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特色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就继承性层面而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吸收、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其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协调,才能真正为民众所接受与认同,成为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意识形态。

(四)实践性维度: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性进入日常生活

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实践性,取决于它是否产生于现实的社会基础并应用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全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01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实践的眼光看待意识形态,从现实的人及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因此,我们“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引导人们自觉内化并自觉践行,使其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农耕文化,注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务实之风,强调的是“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潜夫论·叙录》)的实用精神,具有很强的经世致用性。在这种实用精神的影响下,人们追求的生命价值,不是指向“来世”或其他神秘世界的,而是指向现实世界的。因此,来自于中华民族探索和劳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世致用的,是一种世俗文化,直接指向劳动和实践,实实在在存在于中国人民的生存方式中,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因此,就实践性层面而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常生活式渗透和代际传承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通过具体的条例条文、伦理规范、艺术形象、思维方式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理念及自觉行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实践背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念,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最终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规范,从而实现其驾驭精神秩序、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功能。

(五)创新性维度: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性培育主流价值

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创新性,取决于它是否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产生出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真理体系,自产生以来一直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身。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产生以来也一直立足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实践,不断进行着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创新。历史已经证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从来没有脱离我国的社会实践,也不曾脱离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模式,一直致力于提炼吸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精髓,不断创造出先进的、能够引领社会前行的核心价值观念。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理性,是整个中国文化系统的共同特征。这些德性理念从基本的“三纲五常”等人伦规范引申出仁爱孝悌、修己慎独、尊师崇古、修己务实、忠勇仁智、公信廉耻等思想和规范,长期以来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行为方式,影响着公民德性的基本养成和实践行为。可以说,在世界文化史上,只有中国在文化价值体系上将伦理道德提升到如此地位,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体系都呈现出一种伦理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因此,就创新性层面而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德性思想对形成主流价值的关键性作用,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和价值观念整合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性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影响人们学习工作、衣食住行、人际交往等活动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大幅度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六)开放性维度: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展现世界价值

意识形态是否具有开放性,取决于它能否随着实践基础之上的人们生活世界的变化,在空间或者时间层面相应作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才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在空间上根据不同国家情况实现本土化转变为各个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和各个民族国家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时间上能够吸纳各种理论不断丰富自身。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88页。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是融合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而成,自产生以来,不管是对待区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是在核心思想的指引下,以宽容的精神使各种文化在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字上,即源于《周易》的“厚德载物”。正是因为这种“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包容性,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延续不绝,以独特的魅力和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近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强烈呼声,对西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的借鉴,再到学习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使其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这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包容性的具体体现。在全球经济文化日益渗透交流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建设主流意识形态,也不可能将我们引以为傲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文化掩在国门之内。因此,就开放性层面而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发扬“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创造一种新的既属于中华民族又适应当前现代化建设实际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推动“和而不同、多元一体” 世界格局的和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策略维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策略

就策略维度而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主流意识形态任重道远,必须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以“新”、“硬”、“活”、“动”、“泛”、“强”为目标着力打造主流意识形态的新面貌,积极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完善和内涵创新,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解释力和说服力。

(一)打造理论形象: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让主流意识形态“新”起来

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让主流意识形态“新”起来,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因此,新时代下,要创新和发展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使主流意识形态随着新时代“新”起来,必须扎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观念,把建设先进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又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更新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在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适应力的同时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体来说,可挖掘“强本节用、宁俭勿奢”的思想观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上下求索、日日新”的创新精神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储备精神动力;挖掘“民惟邦本、重民爱民”的民本思想、“德性实践、以德治国”的德治思想、“群体意识、集体本位”的社群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思想渊源;挖掘儒家《诗经》、《礼记》等经典典籍中蕴含的“小康”与“大同”思想、“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谐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支撑;挖掘“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会通精神、“立德、立言、立功”的文化人格、“重人伦、重道德”的伦理精神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文化滋养;挖掘“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应物变化、道法自然”的自然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思想,等等。如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治国理念和价值观念挖掘出来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服务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与时俱进。

(二)打造核心形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让主流意识形态“硬”起来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让主流意识形态“硬”起来,就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牢牢把握对社会思潮引导的主动权。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具体来说,就政治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要立足“实事求是”的朴素思想、“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德性实践”的德治思想等中华传统思想精髓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增强党的政治引导力;就思想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既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又要吸收“天下为公、国强民富”的民族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等思想资源和精神滋养,将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高尚的社会风尚以及那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变成属于自己的思想宝藏,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就群众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阐发并重新赋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以新的含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就社会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修己安人”的自警自省意识、“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坚定党性原则,让全国人民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如此,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角度,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挥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理直气壮的将党的意识形态打入社会的公共生活内部,建设与党的性质宗旨高度吻合的能够进入世俗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其他的意识形态展开对话与竞争,增强各个群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打造文化形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主流意识形态“活”起来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主流意识形态“活”起来,就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既注重文化的非意识形态性,又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使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始终对接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诉求。具体来说,就理论层面而言,要敢于站在世界时代的前沿,立足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实践性,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做人之道,“世界大同、天下为公”、“治大国如烹小鲜”、“以德治国”等治国理念,“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德性实践”等道德观念进行现代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思想,作出新概括,服务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就实践层面而言,要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倡导“君子之风美德”大力实施文明市民培育工程,力推“君子文化”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此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如此,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有效吸收和提炼,理论和实践层面并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竞相并发、充分涌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让主流意识形态“活”起来,使其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真正进入人民的内心深处。

(四)打造灵魂形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主流意识形态“泛”起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主流意识形态“泛”起来,就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生成极具中国特色而又与世界人类文明成果相衔接、体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本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为此,需要以各类向上向善的主题教育和精神文化活动为载体,社会、学校、家庭齐头并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此助推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入人心。具体来说,就社会层面而言,可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身边好人”、“社会乡贤”等评选活动,树立各类道德模范,深入挖掘、重新阐释那些具有时代价值、对当代人和当今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树立先进模范和典型、弘扬时代精神中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深入人心;就学校层面而言,可将中华经典文献分层次、分主题纳入学校教材,引导学生通过经典篇章品鉴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等活动完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理解、认同,使核心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就家庭层面而言,可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建设新型家风,在养成清正家风、培育人们优良作风的过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家庭起便转化入心并外化于行。如此,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层面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使其成为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激励着人们从自身做起,为实现国家富强和社会公正而努力奋斗。

(五)打造群众形象:扎根广大人民群众让主流意识形态“动”起来

扎根广大人民群众让主流意识形态“动”起来,就要树立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体性思想,把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终极目标放在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发展上面,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中,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成为一种人人能够理解、人人能够解释、人人能够践行的核心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就表达形式而言,要及时掌握群众的关注热点和社会的敏感话题,把握群众的思想动向,用中国式语言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表达群众的切身感受,反映群众的要求呼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和群众没有距离,亲近可信,深入人心;就价值渗透而言,要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内心的熏陶,使主流意识形态从一种官方指导思想逐渐渗透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指导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正确生产、生活和学习“活”的价值观。如此,坚持以人为本,既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对接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诉求,让主流意识形态“活”起来,使主流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理论层面的价值体系,而是成为一种能够动员群众、凝聚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六)打造话语形象:建设中华外交话语体系让主流意识形态“强”起来

建设中华外交话语体系让主流意识形态“强”起来,就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设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华外交话语体系,力争做到理论上彻底,思想上先进,形式上活泼,内容上感人,向世界各族人民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达到在内部强化思想信念、在外部树立良好形象的目的,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具体来说,就话语体系内在而言,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以“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以“中国声音”将代表人类文明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传播出去,让 “和而不同” 、“协和万邦”的中国智慧与“和平发展、和谐相处”的中国理念造福世界;就话语体系外在而言,要强化国际表达思维,采用国际社会易于接受、理解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探寻对外传播中的国际化“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世界话语体系格局中实现“弯道超车”,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如此,既要以自豪和骄傲的姿态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以包容和宽容的精神对待异质文化,既要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个体性价值,又要努力倡导并弘扬整个人类发展所需要的共同价值,建设中华外交话语体系让主流意识形态“强”起来,以中国话语体系展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性价值。

总之,观念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思想先导,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行,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塑造更为合理的主流意识形态。为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既契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极具中国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信念支撑和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