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及其现代启示

2018-01-29 08:43佘远富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传统文化

佘远富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历经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而且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传播途径和有效的传播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2016年版,第201-203页。。整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与途径,正确认识其独特有效的传播特征,不仅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也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一、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回顾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建设官办学堂,推行官学制度

通过推行官学制度来传播和普及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思想,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渠道。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官学,是政府建立起来,并加以管理,以培育各类官员为目标的学堂,中央政府建立的是中央官学,地方政府建立的是地方官学。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建设官办学堂,中国传统社会中较早的官学通常是伴随国家形成的。从古籍来看,夏商之际便有了创办正式官办学校的记录,到了西周,官办学校开始完备并自成系统。汉朝是中国传统社会官学传播模式的巩固时期,从汉武帝兴办太学开始,官学制度进一步完善起来。汉代“独尊儒术”,各级官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思想。汉代以后,官学又有进一步演变和发展,尤其是在唐代和宋代的时候得到了相对迅速的发展。②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比较而言,唐朝官学的授课科目比较多元、学堂类型也更为多样,除去专门研读儒经的各个机构以外,还有医学、玄学等兼修的各类专科学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官府对入学者的身份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宋代之前的官学都是贵族学堂。从宋代官学开始,不再对学习官学的学生身份进行不公平的限制,从而增加了可以学习官学、接受儒家经典教育的学生人数,社会中下阶层人民也能够有机会接受到儒家经典的教化,使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推广和更大范围的普及。

(二)鼓励民办学堂,建立私学模式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私学往往同官学相比较而生成、相对应而存在。所谓私学,是指不由官府主办、不纳入官学教育制度之内,而由私人或社会集团创办的民办教育。私学作为官学的一种辅助、补充,自春秋战国就开始产生,在中国传统社会教育发展史中长期存在,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当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春秋和战国期间,是各类私学学堂的初创时代。其主要体现为孔、墨等学术流派的兴起。孔子破除了“学在官府”的一贯传统,创办私学,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在从事聚徒讲学。与孔子儒家私学同时存在的还有墨家私学,儒、墨并称,被称为春秋时代的显学,成为早期私学的代表。秦朝开展了禁废私学的改良运动,可并没有因此而让其销声匿迹。即便是秦汉交替的战争时代,私学也始终存在。*吕建中、吕生海:《中国古代的私学制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开始衰颓,私学却呈现繁荣发展局面,大量名儒聚徒讲学,学生人数成百上千者屡见不鲜。唐代不仅官学繁荣,私学也同样发达,而且私学分布于城乡各处,制度不尽相同,程度也较为悬殊,其中不但存在名士大儒授徒讲学,而且还存在各类村野私学。宋元明清时代的私学学堂有其独特特点,“书院制度”化作“私学”的主要模式,私人建设的学塾、村学以及蒙学等组织,也日益成为无法抹去的历史印记。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发展来看,私学几乎从未间断过,成为古代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主办科举考试,推广国考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中央朝廷或地方官府通过设立科目考试,采取分科录取的方法,用成绩来区分和录用人才的一类官员录用模式。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经过唐朝的全面发展、宋朝的改革完善,到明朝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了1300多年。以明代为例,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各地官府组织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称举人,最高分称为解元。同时,会试是在礼部组织下的全国性考试,其参试人必须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参试人须为贡士,录用者被划分成三甲:一甲有三位,被赐进士及第,最高分被称为状元或是鼎元,其次是榜眼,第三是探花,一起称之为三鼎甲;二甲被封赐进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榜称甲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韩昊然:《科举制度的演变》,《新闻论坛》2011年第6期。由于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一甲第一名叫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历代科举考场中的佳话。历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均为儒家经典文化,如果要想在科举考试中一举中第,取得好的成绩,唯一途径就是学习掌握大量的儒家文化知识,这在客观上宣传和推广了儒家思想,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理论地位,进而使其进一步被全社会所推崇。于是,科举制度就成为了具备长久历史、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里形成,而又再次构建中华文化的事物,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周含:《论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四)通过学者著述,推动理论教育

历代学者通过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和理论传播,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春秋战国时起到明清朝,几乎历朝历代都会产生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理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学派。例如:春秋战国时代涌现出以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等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形成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诸多思想学派,产生了《道德经》《论语》《孟子》《韩非子》等流传后世的著作。东汉时期的王充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论衡》,对当时社会的许多学术问题进行了针砭。唐代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著有《原道》《韩昌黎集》四十卷、《师说》等;柳宗元是唐代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哲理文章。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主要代表形态是“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著有《日知录》《肇域志》等。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其留存文章和诗词被辑为《龚自珍全集》。与此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展思想史的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产生了庄子、荀子等不同领域的著名学者,他们从不同视角研究、解释和宣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经典理论,对传统文化思想体系进行不断丰富与发展,产出了《庄子·天下篇》《史记·孔子世家》等众多思想史论著和史料汇辑。

(五)举办幼童蒙学,推崇启蒙教育

(六)重视家风传承,推展家庭教育

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其中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传统的世代继承一般必须依靠其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族里展开的、对自身成员的修养教化。古代中国讲求“家国一体”,强调“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在此情况下,家风家教问题被抬升至家国生死的战略层次,得到举国上下的一致认可,这事实上对于古代悠久文化的传承具有功不可没、居功至伟的作用。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也是一部关于家教家风的记载史。*李建华:《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18日第6版。中国传统家风家教悠久历史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从母系氏族教育演化而来。汉代处于“宗君合一”“家国同构”的宗法伦理状态,道德修养与家世观念相联结就形成了“家风”。历史上的魏晋时代,政权更替十分频繁,政权组织总是处于极端动荡之中,人们目光聚集的重点渐进地从政权转向家庭。*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页。唐代孟郊的五言诗《游子吟》,既表达了游子歌颂母爱、眷恋家园的无限情怀,也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小“家”的极端重要性。在宋明时代,儒生实现了分野,由此导致了其在实质上转变成“绅士”,同时以化育作为主要任务,从而变成政权的精神支撑,操纵着考试制度之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4-75页。从此,修家谱、续家规等作为全社会重视家风家教的通行做法,变成宗律普及与道德化育的主要手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明君康熙以及雍正,均发布过相关法令,对民间修谱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周春辉:《论家风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嬗变》,《中州学刊》2012年第8期。由于儒家倡导“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儒家道德规范也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家风的价值取向。

(七)发展文学艺术,推开大众教育

发展小说、戏曲、诗词等文学艺术,发挥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独特的教化作用,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渠道。文学教化论认为文学应该传递影响社会政治、精神领域持续发展的效果,其注重点是儒家的政治文化以及做事规矩。*周乔建:《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论纲》,《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大多数都具有对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的理解,贯穿着忠孝仁义等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由于独具东方情韵的诗词书画、萧鼓琴瑟、戏曲小说等文学艺术,表达方式比较直白易懂、活泼有趣,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从而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中接受和熟悉传统思想文化。时间推移到先秦时代,儒学便十分热切地提倡诗学教育,将文学看作是推广其教育的常用手段。同时,多位思想家的主张也均是以宣传自身政治思想及社会抱负,表述其对于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文”均是以 “道”为支撑物的,“文”仅仅是手段,本质上“道”才是目标。此惯例之后在唐宋思想家那里表达成“文以载道”等观点,不仅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章的特征,也是全部古代文学创作的核心思想,其对于社会有着十分深刻的积极作用。唐代与宋朝的古文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成就本质上是在“文以载道”思想的直接指导之下获得的实效。“文以载道”的思想对古典小说也有着十分深度的作用。比如小说《红楼梦》,详细描写了封建时代从贵族到市井百姓的生活状态,堪称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卷。古代的戏曲文化,很多作品也具备显著的思想教育作用,因而获得了部分封建君主的重点推荐。明太祖便曾十分推崇著名南戏《琵琶记》,其觉得这一戏剧对于社会风化具有很大的益处。*莫砺锋:《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文艺研究》2011年第10期。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功,既是“文以载道”重要功能的真实体现,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注重大众教育传播的生动例证。

(八)制定乡规民约,推扬日常教育

乡规民约,实质上是在乡村生活的民众群体一起商量、一起讨论、自由编制所谓“道德公约”,将其作为规范民众言行、工作、生活以及思想的手段,这是每个村落群众均必须遵循及贯彻的伦理规范。中国传统社会的乡规民约均大力推崇儒家的伦理道德,旨在劝诱人心向善,广教化而厚风俗,要求人人奉信遵守。乡规民约因为它具备制定及施行的长期历史,所以就作为了农村社会里群众的一种行为方式,也可作为国家的法律辅助,对于农村群众道德的化育、人际交往的规范、社会冲突的缓和、古代社会秩序的维持等都曾发挥过无法磨灭的功能。*黄霞:《浅析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转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乡规民约最为早期的出现,是地方有识之人出于对地方教育需求而制定的条文。从周朝到宋代,乡规民约的制定大多属于民间性的自发行为。明代以后,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制度上的支持,乡规民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中国传统的各类乡规民约先后经过了从民间自生到政府制定、地方规范到全国规范、自治用途到政权用途的变迁。*吴晓玲、张杨:《论乡规民约的发展及其演变》,《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据现有的资料考察,乡规民约渊源于周礼读法之典,“读法”采纳礼、乐、法之类的规范内涵力图让群众生活有度、彼此帮助、乐于求善,从而获得社会的稳定。传统历史中所形成的、较早拥有全套文字记录的第一部乡规民约理应是北宋时代吕大钧的文献《吕氏乡约》。《吕氏乡约》共两千余字,对言行举止、服饰礼仪、长幼秩序作了详细规定。发端于《吕氏乡约》的一系列行为规范,都成为了以后历史的标杆。明朝中叶以后,古代社会发端出深刻而持久的危机状况,以维持社会稳定为目的,村民自制的乡规民约因而大行其道,王守仁在这种情况下,在赣南地区积极普及乡规民约,其作用不断扩大,而他的《南赣乡约》也由此成为《吕氏乡约》问世以来的又一部著名道德规范。清代初期,政府对道德规范的引导与干涉日益深入,关于乡规民约的各种活动也规模很大。然而,在清代中叶之后,乡规民约逐步走向“形式”,缺乏实质内涵。因此,自中国近代社会开端,乡规民约事实上长期处在走下坡路的进程当中。

(九)树立道德楷模,推介典型教育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价值评判体系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古以来,道德楷模作为品德培育的重要载体一直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原始社会那里,人们大多数情况下是将自己眼界里的榜样神圣化,远古神话里所呈现出来的盘古、女娲、神农等各类人物,纷纷被打造成为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英雄人物,体现出原始社会人们改变大自然的心愿。夏、商、西周时期,“孝”“德”“礼”的道德规范开始初步形成,统治阶级在树立道德模范的进程里,具有了十分显著的价值标准,也让道德传播的路径化为现实,较多统治阶级成员便成为了群众的道德典型,比如商汤、盘庚等人,他们被不断打造为“孝”“德”“礼”的垂范者,从而成为封建阶级和农民阶级崇拜的道德对象。*黄文明:《试论我国道德榜样的时代变迁及其启示》,《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儒家学说被看作是统治集团所推荐的主体精神,因而儒学中的道德楷模往往也向来被各种政权所推崇而不断完善。自秦汉以来,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无不在树立和表彰“道德楷模”,因此涌现出许多妇孺皆知的道德楷模。如汉文帝刘恒为生病的母亲“亲尝汤药”;东汉时期董永“卖身葬父”;还有体现着尊重师长之理念的 “程门立雪”杨时,先秦时的忠臣屈原,三国时的大将关羽、丞相孔明,北宋时的大将岳飞等典型人物。

(十)注重寓教于乐,推引礼乐制度

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乐中有教、寓教于乐的古代“乐教”更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的商周时代,古人便用“礼”作“乐”,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善的道德教化机制,并且在推广成为道德规范的道路上不断崇尚“礼”与“乐”。利用“礼”将社会里的各个阶级“固化”下来,利用“乐”来培育群众的内在精神,让人们实现和睦相处,让社会秩序在大多数情况下处在稳定有序的状态之中,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在儒学看来,“乐”总是能够同政治、伦理等因素结合在一起,由此成为执行统治人员意志的有效工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孔丘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导功能,把“乐”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内容来看待。之后,经过孟子及荀子等学者的继承与发挥,将“礼乐”作为中心的儒家理论日益发达,让“礼乐”理念不断上升成全体民众的常识看法。在汉代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之后,儒学也逐步变成历代君主进行国家管理的顶层精神,于是推动着礼乐精神不断向前延伸,让它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一个核心内涵。礼乐文明所内藏的仁爱、和谐、礼敬等思想结晶,不但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提高人们的思想层次、规矩民众的思想取向、保持社会秩序与稳定、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领域也有着非常正面的功能。*韩云忠、王丕琢:《礼乐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月刊》2013年第8期。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特点

从以上梳理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可以看出,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传统文化十分强调自我修养,注重教化过程的内在自律慎独

所谓“自律慎独”,指的是个人发挥主体自身的自觉悟性,主动提高自身的内在修为。中国古代文化将儒学作为主体,兼采诸子之长,在传播形式和教育内容上,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也无论是乡规礼教还是家规家教,都几乎一致地把“内省”“慎独”等作为个体自我修养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周易》一书在乾卦里明确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而突出了自我主动、主体修身的重要作用。儒家以“性本善”的人性假设为前提,认为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对一国而言,仁政之根本在于养心;对个人来说,人的价值及其实现必须依靠自我力量。孔子指出“吾欲仁,斯仁至矣”,君子必须“求诸己”,突出“不患人之不己知,而患不能”(《论语·学而》) ,强调品德的生成主要有赖于个体自身的自觉提高与自我奋斗。孟子也提倡要反求诸己,“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 ,倡导“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为了进一步佐证地热水与区域地下水的关系,该次研究利用不同年份采取的两组地热水、基岩水及第四系水水样的D,18O同位素分析结果,来判定不同类型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表2)。由表2及图3可以很直观地发现,随着地下水埋藏深度的增加,东汤地热田附近的地下水的δD与δ18O值逐渐偏负,同位素结果指示着地热水与其周边的基岩水及第四系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同位素结果与水化学分析结果一致,可以断定地热水与其周边的水体无水力联系,地热水来自于深循环的地热水。

儒家经典《大学》的中心思想无疑是“三纲八目”,其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八目)。这个地方讲的主要是实现个人的知识提高、能力素养提升和人格品德进步。其中的一部分词句讲的是个人超越自身、实现自己的社会化目的,并且由此获得人格提升的高度境界;另一部分讲的则是连接自然与人类、个人与群体、自己与他人的桥梁和中介。这些地方既是由自然至人的关系,又是由个体至群体的肇始,是其最为根本的立足之处以及承上与启下的重要阶段。*金民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养成路径及其当代价值》,《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冬之卷。《大学》中总是突出“诚意”的作用,首先要做到“不自欺”,做到严格的“自律”与“慎独”,这是可以自觉惩恶扬善的前提。由此,将自己内在的心理放置在个人的修养活动当中,落实了个人的“自觉”与“自律”在人格发展过程里的突出作用。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也明确指出“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说明“诚意”、“正心”是理学的根本,是其个人素质提升的主要之处。

由此可见,无论是先秦儒学还是明清理学,都十分注重个人的自身修为,高度重视自律内省的自觉性,强调要达成“正心诚意”,就必须首先做到用慎独来约束自我。倡导个人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做法,而其最高境界即是慎独。也正因为如此,才孕育了“四知堂”的千古美谈和杨震这个自律慎独的古代典范。

(二)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礼法融合,重视教育手段的外在规范教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外在教化一方面是制定行为规范,通过法律、族规、家法等礼法制度的规约、引导和熏染,强制规范推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是树立道德标准、强调榜样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高度重视礼法约束和外在教化功能,在提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理念的同时,十分强调礼法规范的约束性。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鲜明特征之一是礼法融合,将圣贤标准、君子人格、大丈夫风范等伦理道德法律化、规范化。礼法融合使道德教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更强的规范性。例如,孝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概念,对于违反“孝道”道德规范的行为,不但要面对社会舆论的指责,并且要受到十分严厉的惩罚。儒学倡导“百善孝为先”,同这个道德思想相对应的是一些法律上的条目,其中,“不孝”是最大的罪过;在商代,“刑三百,罪莫大于不孝”,这事实上是非常形象的道德法律化过程。在国家官方的法律之外,各类乡约、族规、家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私法的地位,具有十分明显的道德约束及社会威慑的作用。儒家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在各类乡约、族规、家法中就十分强调“传宗接代”思想,这是典型的道德伦理规范化做法。此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诗、书、礼等各种典籍文献都已记录了很多礼仪机制与伦理规范。这种方式事实上传承了礼法一致、高度融合的传统教化路径,首先让价值理念具备了十分普及的文化涵义,从而巩固了这种道德价值在民众精神领域里的主体地位;同时,运用法律、规范等方式,可以守住道德要求的防线,为道德观念的教化创造必要的文化生态和养成环境。*洪丽婷:《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党史文苑》2015年第20期。

“标准”向来是个体人自身之外的规范,需要每一个个体人来遵守它,与此同时,“榜样”则是其他人遵守道德要求的教育形象。中国古代文化在实现道德教育的同时,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树立道德尺度,发挥各种典型的示范引领功能。孔子尤其关注“礼”的重要作用,将服从“礼”作为人生修养的基本目标,进一步提出了所谓“克己复礼”的社会要求,将“周礼”看作是人们实施道德行为的产物,同时将尧舜禹等人看作是圣贤君子的典型,要让人们恭敬地模仿他。由此可见,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道德楷模都起到了榜样示范的具象化引领作用。

(三)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通俗性,讲求传播内容的大众化社会化

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对传播内容进行锤炼和艺术加工,形成适合受教者接受水平和心理需要的语言,能够起到化深奥为通俗、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的神奇功效。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先贤发挥出其聪明才智,常常对各种抽象性的伦理内容展开加工与升华,推动古代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这是传统文化传播效果良好、具有很强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善于利用比喻提高说服力。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使用最久远的一种语言修辞手法。人类的抽象思考能力是从具体思考方法发展起来的,当其要考虑某些深度问题时,往往借助比喻引发具体思维,这样就能够极大地促进理解、消化和吸收。在被诸子百家普遍引用的文献《尚书》中,记录了一系列运用比喻来解释规律、说明道理的例子。韩非十分善于运用日常生活实例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韩非著博喻之富”(《文心雕龙·诸子》)。例如,韩非曾经运用比喻写到:“今以国为车,以势为马,以号令为辔,以刑罚为鞭策,使尧、舜御之则天下治,桀、纣御之则天下乱,则贤与不肖相去远矣。”(《韩非子·难势》),其形象地诠释了权力、命令、惩罚三方之间的联系,进而指出皇帝个人决策的重要作用。这类事例主要采用“比喻”的手段来解释观点、阐明事理,“即使目不识丁的田间农夫听了也会理解”*林之达:《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法》,《天府新论》1996年第3期。。

注重运用寓言成语增强吸引力。把传播内容加工成寓言故事或成语,不仅使传播内容形象具体,而且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给受传者提供了审美情趣和美的享受,增强了趣味性和吸引力。“寓言”最早见于《庄子》,二百余则寓言几乎占了全书百分之九十的篇幅。庄子认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引用寓言的言论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引用前辈圣哲的言论十句有七句让人相信。正是由于寓言有促进传播的奇效,在韩愈、朱熹、李赞、顾炎武、梁启超等先贤学者的论著里寓言的巧妙运用屡见不鲜。许多由寓言升华出来的成语词汇,比如《孟子》里“拔苗助长”的引用、《韩非子》里“守株待兔”的解释、《淮南子》里“塞翁失马”的记述,还有《列子》中的“愚公移山”、《战国策》里的“狐假虎威”等,流传至今,广泛运用,可见其深远的影响力。

精心凝练韵文提升感染力。中国很多古代文化的著名典籍均使用复杂的古文创作,难以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古代先贤对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精神财富进行加工,将抽象而空洞、令人误解的传播内容重新提升为极易理解的韵文。比如,人们熟知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著作,这一系列韵文十分简练,其概括性也十分好,可谓“深入浅出”,因而得到社会广泛流传,几乎到了老少妇孺倒背如流的程度。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抽象晦涩的文字在被加工成与群众话语相符的语言之后,才能够得到普遍的接受,传播到城市、乡村、家家户户,直至人们的思想与灵魂。

巧妙借助民间文学提升影响力。民间文学既是通俗文学,也是大众文艺,它最靠近民众日常生活,最能够迎合民众的心理需求,最能够反映劳动人民的各种心态,也最被大众所喜闻乐见。因此,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借助神话故事、评书、曲艺、戏剧等通俗化的民间艺术形式,把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融会贯通其中,形成大众文化的精神消费品,从而增强趣味性、提高传播面、提升影响力。例如,在古代神话里,不仅有古代先哲对于万事万物的各种艺术性思考,集中反映着人类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与盼望,《山海经》《楚辞》《国语》《左传》等古籍中均有较多的神话记述;《封神榜》《西游记》《天仙配》《八仙过海》《聊斋志异》等众多神话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反映出神奇、无穷的艺术魅力。即使是《三国》《水浒》《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它们的传播力并非来自作品自身,而主要是由于其它经典理论的形象化言说,正是由于评书或是曲艺,这些民间艺术才让古典文学名著走入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

(四)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潜移默化,注意教化形式的生活化细节化

中华传统文化十分突出普及过程的隐形接受,十分注重其在平时生活里的品质教化。

教育环境的影响和文化氛围的熏陶与文化价值观的培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教育环境的选择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强调环境对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极端重要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滕文公章句下》),阐述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孟母三迁的传说,说明的是要为儿童的道德养成创造一个良好成长环境的道理。

借助于平时生活场景的形象化,开展品质教化,如此有助于道德规范的具体化以及常态化。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把道德要求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把道德教化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例如,尊老敬贤是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孟子·告子下》),强调尊老敬贤、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于是,就有了“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礼记·乡饮酒义》);“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礼记·祭义》);“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养蒙便读·言语》)等等,通过饮酒、打猎、同长辈说话等日常生活细节表明对年长者的注重和尊重。这种道德教育就是在日常活动中进行和达到的。

长期流传的中华古代之“礼”是中华文化的构成部分之一,中华古代文化的传播也非常注重在各种日常礼仪教育实践中贴近人们的情感需要,把情感交流与人格培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在中华传统礼仪的交际当中,不但必须根据特定的礼仪、程序与规范,并且要兼顾个人的心理感觉,真正实现“情”、“理”和“法”的高度统一;在教育路径里,突出严慈并用,借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古训”以及“家训”,从而形成足量关于平时生活问题的做事方法。还有一些庙会活动,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娱乐功能,寓教于乐。这些礼仪教育不仅贴近人们的情感世界,在陶冶身心的同时接受道德教化,而且达到了“化民而不自知”的效果。

三、几点启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达成传统文化的创新式变换及新颖性优化。由此,必须扬弃中华传统典籍的古代传播方式,古为今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一)坚持外在规范与内在自律相协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传播无法脱离统一尺度的规范与标准参考。这些规范不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确切尺度,并且可以制约主体的活动,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化。同时,要遵循内在自律的道德养成规律,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自我修养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自觉增强自我制约,从而完善自我人生,不断提高道德与修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转化成个人的自觉化向往。比如:借鉴古人“道德法律化”、“礼法融合”的做法,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制定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真正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并分解落实到全社会各行各业,各类行业依靠社会需求与自身特点,构建相对健全的职业伦理规范以及行为规范,以满足各种社会群体的生活要求,让人们在具体的工作以及生活里自觉地遵守品质准则,进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道德示范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各类“新时代好人”的选育宣传力度,营造更加浓厚的榜样氛围;制定和细化道德考核标准,切实把道德考核与业绩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让“向好避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风尚。

(二)坚持创新载体与改进方法相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喜闻乐见、脍炙人口

“大道至简、要言不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三个倡导”作为新的历史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范遵循以及主要内容。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凝练,解答了人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等一系列重要难题。必须坚持创新载体与改进方法相融合,逐步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逐步增强其理论魅力、说服力、凝聚力和引领力。例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牢固确立问题意识,改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立项、成果评奖机制,激励学界面向基层、面向大众产出更多的应用推广类优秀成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枯燥的理论说教走向鲜活的社会实践,从高深的书院报告走向通俗的百姓讲坛,从少数的精英群体走向大多数民众群体;借鉴古代文化里的比喻、寓言等加工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范以及深刻内涵,用故事、美文等各种方式表现出来,使其具体与形象化,进而艺术化、通俗化;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优势与功能,综合运用书刊、报纸、宣传板报、广播、电影、电视、网络、微信、短信等传媒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职业大众的需求;进一步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通俗文学与民间文艺发展,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通过主题报告、演讲、情景剧表演、文娱汇演、电影、电视剧、戏剧等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让核心价值观成为传播语言脍炙人口、社会大众喜闻乐见、广大百姓口耳相传的精神佳肴,用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三)坚持日常教育与民风民俗相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日常生活细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环节。其中,重大节庆日是传统文化的侧重点,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集中表现,是民众沟通、调节各种关系,抚慰、表现民众内在情感的主要机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民风与民俗主要是一个国家或是民族里,广大民众所创造的、所享用的以及所传承的日常生活文化,这种民风民俗一旦得以形成,便成为规范他们行为、语言以及心理的一种基本手段,并且也成为他们获取、传导与积累文化创作成果的一类重要手段。*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必须坚持日常教育同民风民俗相结合,充分发挥蕴含其中的积极教育功能。例如: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中国传统节日丰富的道德价值内涵,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因地制宜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节日活动中寓教于乐、得到洗礼、受到教育;鼓励恢复一些具有较好教育意义的民风民俗,并因地制宜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内容,形成民风民俗与其融合的教育机制;将价值培育与现代社区环境建设、日常教育活动有机融合,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四)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协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言传身教、化茧成蝶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家风家教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由上至下,由外而内,由凝练到践行的一个重要场域和有效载体。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家风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家教”一词虽然被人民群众反复提及,但在现代教育制度导向下,家教的作用被扭曲。家长对小孩的教育不是注重如何做人、如何立德、如何诚实守信、如何懂得感恩、如何尊老爱幼等等,而是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和分数。家长是青少年的首任教师,其为人处世的态度及想法将潜移默化地成为青少年的学习对象,悄然作用于青少年的行为与态度。因此,要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协同,进一步重视良好家风建设,让家教回归正轨。例如: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家训。要善于向传统文化取经,善于追根溯源、数典不忘祖,善于创新,确立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性要求、又具有每一个家庭个性特点的家训;进一步培育优秀家风。要向优秀传统家风典范学习,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修身齐家精神学习,向身边的“五好”模范家庭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身边的家风榜样努力塑造优秀家风;进一步开展好家教。父母长辈是家教实施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是家教实施准则,无微不至的言教与润物无声的身教互相结合是家教实施关键。同时,优秀家风家训的持续传导,无法脱离学校培育同社会培育的紧密结合,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视角,拧成一股绳,一起作用在青少年健康成才的事业当中。

猜你喜欢
价值观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