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社会舆论的历史意蕴及启示

2018-01-29 08:43
山东社会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舆论

展 龙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舆论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②马克思、恩克斯:《马克思恩克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37页。,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和号召力,并“对社会权力、官府政策形成某种约束和制衡”③匡显桢、兰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求是》2005年第6期。。明代是传统与创新杂陈、保守与开放并存,具有明显转型趋势的特殊历史时期。处此境域,明代舆论呈现出极具时代特色的复杂态势,不仅影响着时人的思想、观念、情绪和行为,而且对国家权力、政治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缘此,明廷重视引导社会舆论,利用社会舆论,以期迎合民意,化解民怨,缓和矛盾,革新政治,维护统治,但囿于时代,明代社会舆论尚存在环境保守、策略专断、渠道单调等局限。

一、明代社会舆论的历史意涵

“舆论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 是社会控制机制的反映”④程世寿:《公共舆论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其本质属性决定于其基本构成要素,即大众见解和意见、集合意识和信念、公共话语和意识等。这些富有时代特性的构成要素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指向,决定了社会舆论的本质属性。基于此,明代社会舆论亦因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别样的构成要素而具有独特的历史意蕴。

(一)明代社会舆论是国家意志与道德说教的集中体现。明廷对社会舆论采取了迎合利用、压制惩处的双重策略,这种表面矛盾的舆论策略实际既利用了舆论生成中聚焦民众意见、反映社会实情的功能,又发挥了舆论引导社会事件走向和公众态度的功能,其根本都是出于维护朱明专制统治的考量。明代国家治理,除了严刑酷法“硬政策”之外,社会舆论发挥出了其作为“软政策”在国家治理中的独特作用。舆论控制策略不仅是惩处压制,更多是出于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而利用舆论的一切方式,而这些方式之间是否矛盾,是否违反社会发展的规律则并不重要,这种舆论控制的意义在专制社会更为明显。同时,明代社会舆论打上了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烙印,其核心价值取向是统治者意志的集中体现;换言之,明代社会舆论是民间或官方从儒家伦理道德出发,就某一政治、经济、社会事件产生的群体性的看法或意见,反映阶级或群体诉求。诸如晚明东林党人的批判精神就是借助儒家的道德范畴,在尊君、匡君、循道的多元意识中,以坦荡的人格精神践履了“以身殉道”的舆论自觉。因此而说,明代舆论控制策略是明廷“依法治国”的策略之外,实行的一种文教伦理策略。

(二)明代社会舆论是民众意志与集体利益的别样表达。公共意志取决于集体利益,明代广大民众无言论自由,其感性化、情绪化、零碎化和欲望化的舆论表达无法充分表现自我精神的集体取向。除大规模民变外,时代很难形成取向一致、诉求共鸣的社会共同意志;且限于传播媒介和渠道,舆论传播仅限于自然属地的狭小空间。明代舆论引导者是权力顶端的皇帝、阁臣或党社,或具有影响力的党派和组织,而广大民众并不能有目的地引导社会舆论,更无法真正决定舆论的主流趋势和发展结果。但纵然如此,以士人为先导的民间舆论,依然可以在某些时候、某些场景代表民众的集体利益和意志,在发出舆论呼声之时,引领民间社会舆论的生成发展,这种“舆论是一种很常见但又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社会公众的议论活动”*程世寿:《公共舆论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同样的,在多数情况下,明代舆论也是人数较多的社会群体催生的,是广大民众关注某一事件或问题而产生的一种集体意识或共鸣,形成具有一定的利益目标、价值取向和社会认同的公众议论活动,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话语力量。

(三)明代社会舆论是国家政治与民间话语的互动表征。舆论是官民对其关切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并对政治秩序的发展态势产生影响。*匡显桢、兰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求是》2005年第6期。明代空前活跃的社会舆论,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政治与民间力量沟通互动的重要桥梁。一方面,官方利用舆论的正能量,压制舆论的负能量;另一方面,民间社会利用舆论的话语力量表达意愿,申述诉求,并对国家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民间舆论也因受制于国家政治及其主导的社会舆论而显得较为苍白。如东林党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清议时势,但一旦转入现世,他们舆论呼唤便沦为政治附庸,难以摆脱国家权力的强力束缚,他们追求的精神超越和理想信念必然扭曲变形,陷入窘境。因此,在君权至上的明代,民间社会舆论纵然可以形成一场场风波,并在特定历史时期可以与国家政治形成某种互动,但在多数情况下,国家权力始终宰制着社会舆论的理性诉求和激情批判。

二、明代社会舆论的历史特点

明代舆论生态取决于特定的历史境域,专制统治的强化,社会经济的转型,市民阶层的崛起,思想文化的多元,人口流动的频繁等,特定的时代背景赋予明代社会舆论特殊的历史意蕴。尤其是新市民阶层的崛起和舆论诉求的高涨,舆论主体和客体的日趋多样,将明代舆论推至空前活跃,使此期的社会舆论呈现出独特的历史态势。

(一)舆论主体呈多样性。舆论是社会中一定数量的人或团体对于某个特定话题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意见或态度。明代舆论主体主要指言官、生员、士人以及党社等。其中,言官是官方舆论的主体,有监察百官、封驳奏章之责,是关注时政的主力,“凡政令施于四方,四方有所奏请者,必归于给事中,然后五府六部受而行之,事有是非可否,与夫稽迟缺谬者,小则驳正,大则廷论之,而人无敢不服”*(明)王直:《抑庵文后集》卷二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49页。。有明一代,士大夫与士始终是社会的主导群体。*商传:《走近晚明》,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336页。他们在讲习之余,结为党社,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范,遥相应和,蔚为清流。*(清)夏燮:《明通鉴》卷八一“崇祯元年五月庚午”条,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3184页。明中晚期,商人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与士人的界限日渐模糊,这使商人可以借助士人的话语力量来申述诉求,“由于商业在中国社会上的比重日益增加,有才智的人便渐渐被商业界吸引了过去,又由于商人拥有财富,许多有关社会公益的事业也逐步从士大夫手中转移到商人的身上”*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八《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1页。。农民是明代舆论主体的末端,他们大多不能阅读撰文,只得以民谣、民谚等形式传播舆情,表达意愿,抒发情怀,发泄愤懑。

(二)舆论演变呈阶段性。明初,鉴于元亡,建立通政司、都察院、六科等舆论监察系统,并鼓励臣民大胆进言,言失无罪,“凡有四方陈情建言,伸诉冤枉民间疾苦善恶等事,知必随即奏闻”*(明)申时行等:万历《明会典》卷二一二《通政使司·通达下情》,《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19页。。但重典之下,世风丕变,士林缄默,舆论陷入沉寂。成宣诸帝继往开来,勤于国事,巩固基业,永乐时御史分巡,成为定制,同时“革拾遗、补阙,仍置左、右给事中,亦从七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四《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07页。等。明中期以后,时势艰危,内外交困,正嘉荒政,神宗不朝,以奏疏直谏、谣言讽喻为主的舆论日渐勃兴,“晚明时代尤其是万历中叶以来,社会舆论对于时政的批评,已经从官场至民间,从少数而至普遍”*商传:《走近晚明》,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29页。。期间,市民成为舆论主体,舆论传播方式也趋多样,书院、青楼、茶社、剧院等成为传播的重要场域;同时,官方舆论管控愈加粗暴,舆论反映的问题悬而不解,反而多行诏狱或留中。天启以降,魏党乱政,舆论沦为惩善扬恶、政治斗争的工具,地方谣言四起,民变不断,国之凋敝,每况愈下。处此情势,官方舆论管控难以适应时势变化,舆论策略也实难奏效。

(三)舆论系统呈独立性。明代舆论监察是由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构成的独立系统,其主要职责是监督行政机构,是明代法定的舆论监督系统。其中,都察院“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三《职官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8页。;监察御史“主查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三《职官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8页。;六科给事中直接受命于皇帝,执掌监察、弹劾之职,并借邸报传布讯息。如此,都察院等构成明代较为独立的言官舆论系统,“天下事惟辅臣得议,惟谏官得言,谏官虽卑,与辅臣等”*(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756页。。除官方舆论,明代民间舆论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广大士民对于有违国家治理、民众利益以及伦理道德的现象,时常借助民歌谣谚、时事小说、说书戏剧等予以广泛关注,乃至群起而攻之,通过集体性舆论力量对社会进行规范,进而对当局造成一定影响,形成一定压力。

(四)舆论监督呈制衡性。明初,鉴于丞相权重,舆情难达御前,遂设立通政司,掌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赍状奏闻。凡天下臣民实封入递,即于公厅启视,节写副本,然后奏闻”*(清)张廷玉等:《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3页。。明代加强舆论监督,但也造成皇权与舆论的分离,如言官不仅可对违法、渎职、贪墨的官员进行弹劾,且当皇帝言行有违礼制时,也直言劝谏,如武宗“南巡”、世宗“议礼”等,皆遭致舆论反对。明代言官是官方舆论的操控者,由其行使的舆论监督是制约皇帝,抗衡宦官的重要路径。晚明时,国势日衰,皇权不振,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天下士人更具凝聚力,明初唯诺士风转为党结之风,社会舆论空前高涨。此外,明代按察司官与巡按御史互相抗衡,二者共同巡历郡县,察劾有司,受理民讼;二者又互相监督,颉颃行事,“御史纠弹,而御史不法,亦听按察司纠弹”*(清)龙文彬:《明会要》卷三三《职官五·都察院》,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64页。。若按察官不法,巡按可随事举劾,若巡按违宪,按察官也可指实劾奏。

(五)舆论载体呈多元性。明代舆论包括以言官为主的官方舆论和以士民为主的民间舆论。官方舆论的传播载体主要是邸报,它将奏疏印成小报,供士人与官员阅读,是连接朝廷与士人的纽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信息性和真实性。除邸报外,揭帖也是传播舆论的重要载体,其中私揭是公开散发的文书,匿名揭则是匿名散发的信息,但揭帖也有其弊端,“近起人情险恶,动以私揭害人,报复私怨”,因此明廷规定:“若挟私忌害,颠倒是非,轻重者,即便参奏拿问,比诬告律坐反。”*(明)申时行等:万历《明会典》卷一六九《《律例十·刑律二》,《续修四库全书》本,第80页。较之官方舆论,明代民间舆论的传播载体较为多样,如士人可以通过著书立说申述意见,表达论说,明末东林党撰《万历疏钞》等记述时政,而阉党撰《东林同志录》等诋毁东林。民间庶人囿于知识水平,多通过谚谣等方式发表意愿。明代印刷业的发展加速了出版物的刊布,也便于舆情的广泛传播。如明末涌现的一些时事小说,记述了《樵史通俗演义》等重大时事之始末。

三、明代社会舆论的现代启示

社会舆论是人们对社会发展或社会现象的共同意见和集体态度*张学涛:《浅议社会舆论与社会稳定》,《理论导刊》2008年第10期。,它所蕴含的思想意蕴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诉求和现实问题,从中可以触及时代的脉搏,倾听社会的呼声。因此,即使在封建社会后期的明代,社会舆论的发展态势也会引起官方深切而广泛的关注,这些都为新时期应对社会舆论提供了若干可资借鉴的启示。

(一)重视舆论效应。社会舆论的演生往往会对舆论主体形成一定压力,导致民众社会心理的趋同倾向,并成为人们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准则,进而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明代社会舆论是影响政治社会的重要力量,其中先进士人领导的民间舆论以公共批评的方式,“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对准时代的主题”*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形成比官方舆论更具影响力、传播力的舆论力量。因此,明代统治者大多重视社会舆论,尤其是某些社会问题或事件引发的社会舆论,明代官方时常会乘势观民风、察民政,使民情之向背,政治之得失上达朝廷,并顺应舆论诉求,化解矛盾,出台政策,革新政治;否则,舆论关注的问题、矛盾或危机便会日益加剧,使社会处于混乱状态。如神宗怠于朝政,留中奏疏,致使很多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问题未能及时解决,以致诸种问题层出不群,政治事件此起彼伏,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将明王朝推向覆亡边缘。

(二)开展舆论调查。舆论调查作为社会运行的重要“警器”,能对社会走向进行预测,以了解舆论动态,洞察社会矛盾,倾听民意民声,反映舆情时势。因此,官方在进行社会舆论调查、重视民众呼声时,要注意了解引起舆论生成发展的前因后果,引导舆论向正常的方向发展,惟其如此,舆论调查既可提升官方的公信力和执政能力,又可传达舆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进而增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秩序。明代官方重视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重视舆论调查,如明初鼓励民众状告贪官、诣阙上诉;派遣巡按巡察地方,体察民瘼;指使厂卫等缉捕贪墨,刺探民声;设登闻鼓,许人鸣冤,赴阙直诉;许民乞留清官,荐举廉吏;搜集民间清议、党议、谣谚等。凡此,皆是明代开展舆论调查的基本路径,一定程度上成为官方及时发现社会问题,洞察民意动向,把握舆论态势,制定政治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引导舆论方向。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周宇豪:《舆论传播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0页。。较之以往,明代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明前期,在政治变革、政治专制的背景下,明廷通过一些列文化专制政策,强化思想控制,维系文化一元,引导舆论方向,如洪武一统学术,一述程朱;永乐官修《大典》,颁行“大全”。至明后期,明廷进一步强化对舆论方向的调控和引导,如禁毁书院,禁止讲学,催抑“异端”,压制清议等。同时,一旦舆论导向发生异化,舆论就成为引发政局混乱的根源。如明廷借助言官钳制朝臣,致使二者常相水火,争论不休;晚明党争日炽,“居言者各有所主”,“言愈多,而国是愈淆乱也”*(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一五《刘奋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690页。。正因如此,历来官方重视引导舆论方向,历史表明:只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指引信仰追求、示范道德典范、促成价值认同,才能形成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巩固执政地位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环境。

(四)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无处不在的眼睛”,正确的舆论监督可以化解社会冲突,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明代重视舆论监督体系的构建,但舆论监督仍存在不足:一是社会舆论很难监督、制约皇权,虽然某些舆论诉求改变了皇帝旨意,但未能全然将皇权纳入舆论监督的框架内;二是明代的舆论监督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人们很难凭借舆论充分获悉政治事务和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三是明代舆论监督的媒体和渠道极其有限,仅限于奏疏、邸报等官方媒体,舆论监督渠道也仅仰赖于言官等政治群体的监督职责。因此,政府应加强对传媒舆论的调控和引导,使舆论监督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以保障媒体与公民的知情权,充分熟悉社会舆论在公共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惟其如此,舆论监督才“利于社会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利于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刘云山:《舆论监督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稳定》,《党建》2005年第1期。。

(五)营造舆论环境。“舆论环境是指人们面对的公众意见的指向以及多种意见交叉的意识氛围,包括若干公众意见的和谐、对立或冲突”*刘建明等:《舆论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舆论环境是社会意识环境的表征,是在大致相对集中的时空内,不同群体的具体舆论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反映了社会思潮和民众思想状况,并对社会民众产生一定的影响。明代舆论环境总体表现出保守又压抑,单一又专制的历史特点。当时,在重典治吏、厂卫泛滥、固守程朱的专制情势下,广大官民正当、合理的舆论诉求、政治呼声难得伸张,舆论生态长期沉寂而了无生机,即使在复杂多变的晚明时期,日益活跃的舆论风潮中依然充斥着漠视舆论、压制舆论等极具专制色彩的舆论政策。鉴于此,舆论媒体应从政治生态、民众生活的实际出发,充分反映民众的呼声和意愿,主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及时疏导社会舆论,化解社会冲突,缓和社会矛盾,理顺民众情绪,平衡社会心理,以促成社会舆论的良性互动,进而营造出稳定、协调、和谐的舆论秩序和舆论环境。

总之,明代特定的舆论生态表明:社会舆论是审视现实社会的一把标尺,政治昌明,则言路畅通,政治专断,则言路壅蔽。在任何时期,社会舆论都代表着一种公共权力,揭示着民众的思想指向,包含着一定的民主色彩,一定程度上契合于民心可向、人言可畏、诤言可贵的定律。循此,在任何历史时期,良好的舆论环境、先进的舆论主体、有效的舆论监控、科学的舆论预测及其构成的舆论体系,始终是化解社会危机、矫正执政理念、淳化思想观念、健全意识形态、维护社会声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舆论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大有可为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