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鹏
在今天的高职教育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感兴趣,想学的知识却无法学到,教师统一化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意愿。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教学管理存在一定关系。在智能化时代,高职院校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否可以进行相应的改革呢?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是教学管理决策的主体,师生通常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安排。行政化较强的教学管理方式效率较高,但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不关心被管理者实际情况的外在主导型教学管理方式造成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学管理者会采取行政、刚性的强制方式下达各项教学决策,师生参与管理和发表观点的渠道较少,也不够通畅,造成管理者认为学生“不懂事”,师生认为校方“瞎管理”,相互猜忌较多、误会较多。[1]
其次,由于被管理者参与决策的机会较少,管理者会做出一些表面上关心、爱护学生实际上却是“包办代替”的决策,弱化了学生学习决策主体的地位。学生的依赖感越来越强,许多“巨婴”式的思想和行为与学校大包大揽式的管理方式不无关系。
首先,当前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进度、评定标准、专业设置、学制层次等,一味强调整齐划一,虽然保持了一定的规范性,但造成教师的教学时间、进度、场所等受到严格控制,开展教学改革的限制条件较多,教学管理缺少灵活性、创造性,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风格千篇一律,缺少个性。[2]
其次,教学管理重在“教”,对“学”观照不够。传统的教学管理希望通过“教”来促进“学”,但实践证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不总是同步发生的,职业教育工作场所的学习性质使教与学的分离更加明显。对学习过程的忽视造成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管制压抑的学习状态,缺少选择的余地和自由,无法实现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创造性学习。[3]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传统教学管理哲学的巨大惯性,人们习惯于做决策、下命令、见成效的线性管理路径,忽视了越来越尊重个性化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传统的技术手段无法保证教学管理能够精确到每个学生,“满足个性化需求”“以人为本”等只能作为教学管理的基本理念,而无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具体管理策略。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出现使这一切变得可能。
智能化社会正在慢慢揭开面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智能化社会在许多方面与传统社会有着较大不同,在教育上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产生了相当多的“共振”,主要表现在:
生产设备、生产过程越来越智能化,在一些智能化的“熄灯”工厂中,人已独立于具体的生产过程,再次回到机器的主宰地位。这种生产方式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过去那种按工作领域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思路也许将很快过时,“以每个人为本”将成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灵活的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必将随之实现。
传统社会中信息与知识被特定阶层垄断,广大平民所能接触、掌握的信息与知识都是有限的。智能化时代这种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至少在技术上普通人已经可以获得与专业人士相同的信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与知识差距也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管理决策将以点对点的方式直面被管理者;同样,被管理者的反馈也将直达管理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智能化时代的教育管理将呈现越来越多的民主特征。
随着移动网络、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教学管理不能把重心放在教师的“教”,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学”,管理的复杂性将大大增加。
在大数据技术的帮助下,集体行为乃至个体行为都不再是无法预测的。[4]只要合理使用数据,就能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决策,精准的教学管理将具备技术上的可能性。
据此,智能化社会的到来使学习活动、教学管理方式以及被管理者本身都发生巨大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因而面临着全面改革的新任务。
学生积极参与管理不仅可以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还可以改善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智能化时代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管理的机会和平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从单向的信息传输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商、沟通,管理过程同时也成为协商过程。同时,应考虑到彻底的“以人为本”将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原子化,管理者应努力寻求规范化管理与人本化管理之间的平衡点,明确哪些标准、规范是必须达到的,哪些是可以自由调节的,这也是一个需要协商的过程。
传统状态下,教学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教学”,即以教师为管理重心,再通过教师管理大量学生,这造成管理链条较长,管理效果无法令人满意。在智能化时代,缩短管理链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未来的教学管理可以直达学生个体,把重心下沉到“学”。即根据高职院校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特点把教学管理系统打造成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资源整合、学习过程监控的平台,实现从教学管理到学习服务的转变,从而越过学科知识体系分科式教学对职业教育这种以工作问题或工作过程为核心要素的教育形式所造成的障碍。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试图以工作过程的逻辑取代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但一直不太成功。智能化时代则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与条件,通过泛在学习系统的打造,可以改变“命令—检查—反馈”的管理过程,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形成多种学习任务并行、多条回路反馈的非线性过程管理。
大数据、行为模式识别、人脸识别、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管理脱离传统的文本检查方式,跳跃到对个体教学与学习行为的直接记录与监控。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对小集体或个体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与预判,为学校的教学决策与个人的学习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教学管理的智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充分考虑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阶段和技术手段的条件下,高职院校急需在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目前已普遍建成了教学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大多只是把传统的管理内容、管理流程数字化,数据分析功能、教学状态预测功能相对较弱,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管理无须精准到个体。而在智能化条件下,通过行为识别和大数据技术,可以为师生个体提供精准的学习服务。如通过分析学生出入教室、实训室、图书馆的时间,所阅读的书籍,领用的实训装备等方面的数据,形成可视化、实时化、互动化的分析结果发送到学生的个人终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结构,及时纠正学习上的问题。而这需要学校为教学管理系统增加智能化模块,如大量的摄像头、射频装置以及更为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
在智能化时代,学习无疑将变得更加灵活、多元。高职院校应及早应对灵活学习方式对教学管理造成的冲击。学校可以在某些专业、某些课程进行试点,如采用更加灵活的专业选择、班级编制、教学进度和课程选择方式,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专业管理、班级管理和课程管理;通过实行弹性学制增加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进度等方面的弹性。教学制度的开放将有效满足学生多元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果。[5]这在智能化技术的帮助下已具有了现实可行性,学校要做的就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学生作为学校的培养对象,需要对学校的各项制度、措施尤其是与其直接相关的制度,如教学计划、课程编排、考核评价、补考重修、选课管理等有知情权、发言权乃至参与权。[6]学校可以向学生开放短信、社交工具等现有平台,使学生获得对课堂教学、学业考核等教学管理内容进行实时评价的机会和权利,同时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学生反馈的文字、图片、活动影像等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以利于决策者做出科学判断。以此为起点,可逐步建立起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民主决策机制。
[1]李金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职教论坛,2016(01):43-47.
[2][3]姜军.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J].江苏高教,2014(03):97-98.
[4]迈尔-舍恩伯格,等.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14.
[5]张鹏.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3(18):38-39.
[6]王海山,苏伟立.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