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宏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了德育的目标不仅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还要在此基础上着力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而全面的发展。《指南》强调活动育人,指出学生社团是活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要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基于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学生社团建设,就是学校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社团活动德育功能,创新德育机制,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德育内涵,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社团活动体现教育的功能。
基于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学生社团建设是以积极心理学、成功教育、养成教育等理论为基础,从唤醒人的美德、注重心理品质培养出发,通过有效的育心过程,激发人的积极动力,深层次地推动人的品德成长。它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指向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提升。
1.培育积极品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源于人本主义、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帮助人最大程度地开发潜能、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的积极心理学,其包含的诸如仁慈善良、团体精神、爱与感恩等24种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诚信、友善、和谐、公正等内容不谋而合。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学生社团建设,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学生社团活动,不但能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且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育人先育心是德育工作的根本方法。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内化过程,每个人的劳动观念、态度、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心理活动。“无欲则刚”正说明人的心理与品德之间的关系。可见,育人必先育心。基于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学生社团建设,它的着力点是学生社团建设,但价值指向是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即育心。就是从学生生命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入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开发学生心智潜能,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反思等认识过程,进行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产生崇善、向上、乐观的积极心态,从而期待学生的积极行为。育人先育心既是中学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德育的根本方法。
3.学生社团是天然的育心土壤。学生社团的群体相似性,有利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交往双方越具有相似之处,就越能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成的群众性团体,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在兴趣、年龄、特长方面都有相似点。这种相似性会让学生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相互关心和相互支持的亲密感,这种亲密感有助于形成一个平等的、集体决策的、互相支持和共同奋斗的集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管理、积极负责、相互尊重、乐于交际,不良情绪也得到消弭,积极心理品质得到强化。因此,学生社团是育心的天然载体,尤其是在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方面,有着天然肥沃的培育土壤,其优势与作用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可替代的。
1.定好活动主题。《指南》要求学生社团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此,我校通过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的测评,结合《指南》活动要求和学校传统教育的实际,根据现有的资源,选取了“三心三力”作为学生重点培育的积极心理品质,即把“孝心(感恩)、爱心(仁慈)、责任心、创造力、意志力、领导力”的培育作为社团活动的主题。
2.配好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理论水平扎实、学识广博、经验丰富,其知识、思维、道德、行为、修养在社团日常活动中会慢慢感染学生,对社团活动质量的提高、社团未来发展前景及方向、学生在社团中能够获得的知识量等至关重要。
3.选好社团领导。一个德行出众的社团领导很可能带出一批德行出众的成员。学校应选用一些品行优良、特长突出的学生作为社团领导。社团活动过程中,社团领导的传、帮、带,与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学习、感染,也影响着社团学生德行的成长,有助于社团活动顺利开展和活动主题的深化发展。
4.建好各种社团。学校围绕“孝心(感恩)、爱心(仁慈)、责任心、创造力、意志力、领导力”六大社团活动的主题打造了六大社团。以培育学生领导力的“自创”社团建设为例,学校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创建社团。每学期初,学生“自创”社团招募台前,人头涌动,该社团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追捧。学生经过自主设计、共同筹划、组织招募、开展实施等一系列活动的锻炼,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社团建设实践中,虽然都是侧重培育某一种积极心理品质,但同时也隐含着其他心理品质的培育。在实践中,社团活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是综合性的,即某个积极心理品质可以在各类社团活动中得到培育,某个社团活动也能培育学生多方面的积极心理品质。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改善了学生成长的生态,促进了学生幸福成长,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