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与学生的德性成长

2018-01-29 07:39/张
江苏教育 2018年31期
关键词:游学德性研学

/张 蕊 顾 馨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及概况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从而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最终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这种教育形式,追根溯源便是“游学”,文字记载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曰“游学博闻”。孔子周游列国、唐朝之“壮游”等传颂至今。游学的益处在于体验,有些知识、情感和能力,非亲历其境不能得其益。在16至18世纪的欧洲大陆,游学也非常盛行,即“The Grandtour”(大陆游学,英国大学生毕业前的大陆旅行),游学促进了英国的飞速发展,增强了其与欧洲大陆的联系和影响。我们这里讨论的研学旅行,主要指在境外开展的国内学生的游学活动。

二、研学旅行与学生的德性成长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是陶行知先生在批判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教育本质的精辟论述,可作为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而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也正逐渐进入系统化教育之中。

(一)“研学旅行”与智力教育

基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对照小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期间包含了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此过程中儿童思考问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经验,思维具有具体性。“研学旅行”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帮助学生累积具象经验,学生既可以在登机、出境等过程中,完成一次完全不同以往的生活实践,也可以通过实地的观察与体验更为直观地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所阅读的书籍。

(二)“研学旅行”与德性教育

“德性”一词语出自《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德性更加注重“品德”与人成长“规律”的结合。若将“德性”放置于现代社会中,也可以理解为将公民所需之品德融合于个人成长过程中,使之知行合一。

1.自主发展:提高个人自理能力。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学生基本能够打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能够自己清洗整理衣物,能够关注环保分类垃圾等,团队生活能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2.社会参与:提升同伴交往能力。学生通过在游学中的学习体验,获得自我评价、内在肯定与成就感,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孩子们具有天然的交流适应能力,参加当地学校的各项课程与活动能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其中,与新朋友共同完成各项学习、游戏任务。

3.文化基础:促进知识文化交流。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在学习中与外籍老师交流,也需要在生活中与寄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这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交流愿望,更好地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拓宽学生视野,优化思维品质,为学生未来的文化科技交流工作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三、研学旅行的实施策略

(一)开展研学旅行的原则

研学旅行能否完成研学与旅行的目标,其设计与保障工作非常重要。在整个过程中,学校应该坚持四项原则。

1.教育性原则。和传统意义上的旅行不同,研学旅行在形成规划时要始终围绕特定的育人目标展开。单以教学过程而言,从评测分班到参与学习活动,再到完成学习后正式颁发结业证书,要确保一个充分且完整的教学过程,始终指向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德性生长方向。

2.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中的“研”与“学”,特别是“研”需要学生充分参与才能够完成,单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难以达成小学生的“研学”目标。因此在活动的安排方面,除了口语课程和名校名胜的参观外,也要参与到当地学校的各项课程与活动中,如游泳课程、化装舞会等,同时也要开展专题性的项目学习和研究(如中外节日文化的比较等),以拓展研学的广度和深度。

3.安全性原则。长途的研学旅行活动有耗时长、意外多、需要多方配合、难以全面监控等特点,因此在旅行前期和实施过程中都需要做好相关的安全应急预案和不安全因素监控工作。研学旅行的带队教师在活动前必须参加专业的安全培训,以提升他们安全意外的现场处置能力。

4.自愿性原则。研学旅行实施前学校先发放告家长书,由家长和学生自愿报名,然后请第三方合作机构对有意向参加研学旅行的家长和学生进行活动方案和有关事项的详细解读,由家长和学生最终确认是否参与,之后再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开展相关活动。

(二)研学旅行实施要点

研学旅行的核心在于实地的旅行体验中进行学习,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与体验活动,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研学旅行”生活,尽快调整到良好的“游学”状态是重中之重。所以必须挑选有经验、和学生熟识的教师为带队教师,以便学生在富有挑战、趣味但又具有安全感的状态中完成“研学旅行”。

1.协作保障安全。一是要选择信誉、能力良好的第三方承办机构。二是要选择有经验、负责任、熟悉学生情况的教师跟队。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技能、了解学生情况更详细,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化解异地生活中的矛盾。三是要切实做好安全方案和应急预案。学校应在研学旅行之前,慎重地制定研学计划,除了考虑活动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外,更要通过对学习安全、交通安全的充分考量,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四是关注学生安全,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遇险自救能力。五是购买保险,家校携手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2.科学规划方案。在研制研学旅行课程计划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始终将研学旅行的重点放在“研”和“学”上,将“游”作为一种形式,使其服务于“研”和“学”。如我校开展的英国研学旅行日程中,英语课程的时间约占整个游学活动的一半,而名校参观和项目学习约占四分之一,其他名胜文化游览学习只占约四分之一。

3.营造游学氛围。既可以事前结合相关书籍或资料介绍激发学生研学的兴趣,也可以在研学中进一步增强实地情景体验,还可以在游学后举办各种形式的研学成果汇报活动。如英国研学旅行中在哈利波特电影制作博物馆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Harry Potter》这样一本风靡全球的儿童读物所带给人们的想象力,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1]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

[2]张志勇.研学旅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J].基础教育参考,2017(2).

[3]赵锐,关小凤,贾秋容.青少年研学旅游发展初探[J].旅游纵览,2015(10).

[4]林卫民.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意蕴和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7(2).

猜你喜欢
游学德性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研学之旅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