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玲,张文亚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一般来说,大部分地方高校教师的年龄都在40岁左右,所以年龄在35岁以下的都可以称为青年教师。本文针对该年龄段的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归纳出当代青年教师的特点。
第一,学历高。大部分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都有着较高的学历。目前,多数地方高校在招聘教师时都是以硕士文凭作为最低门槛,有的高校还将博士文凭作为起点。第二,年龄大。即使新教师的学习生涯十分顺利,但在工作时年龄也在28岁以上。因此,绝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入职年龄相比其他行业工作人员的入职年龄要大。第三,工作经验少。地方高校的青年教师在毕业之后会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所以缺乏大量的工作经验。虽说会有一些青年教师在一部分学校进行教师岗位的实习,但其教学经历还是比较不足。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以及素质水平等。其中,专业知识包括很多学科知识,还有一些其他的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如课堂的情境性知识。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前都需要进行教师入岗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职业道德等。大部分的岗前培训会将时间限制在15天左右,培训结束之后会对教师进行统一的测试,以检验教师的学习效果。最终考核结果优秀的教师会取得岗位合格证,考核未通过的则需要再次培训直至考核通过为止。
但这15天的入职培训仅仅是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资格方面的培训,其所要教授的核心课程内容十分得少。对于一些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学习过程中仅仅掌握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皮毛,并没有掌握核心内容。缺少一个系统的岗前入职培训,让新青年教师在入职后很难快速地适应课堂,而教师也需要在课前大量的备课才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很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高校青年的条件性知识不充足使得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内容,然而单纯的教学理论对于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起到了一个辅佐的作用。青年教师作为职场新人,缺乏大量的实践性知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而教学经验和实践性知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实践性知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处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第一,职场压力大。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其工作中所面临的职场压力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方面的压力。由于入职时青年教师年龄都会在28岁左右,他们在看到同龄人已经找到稳定工作并且已经成家立业会让他们更加紧张,生存与经济压力达到了顶峰。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晋升过程中面临的巨大的压力。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师晋升评定都对书、文、奖、项四个方面有着高度的重视,而且上述的要求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符合晋升的条件。这就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青年教师IDE晋升压力。随着外部压力的不断增加,青年教师的精力被分散,忽略了对于教学内容的研究。
第二,教学的压力。除了职场压力以外,青年教师在授课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压力。青年教师在入职后通常会有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没有上课,另一种是虽然在上课但是教学质量差。其中,对于没有上课的教师来说,他们的主要压力是虽然是一名教师,但是没有上课的资格,心理不平衡,压力源于自身。而对于在上课而教学质量差的教师来说,压力主要来自对上课的不熟悉、不适应,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压力来自学校的教学任务。高校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要把教科书上的内容研究细致,还需要在课堂中向学生们扩展书本上没有的内容。这些繁杂的备课内容让青年教师承受了更多的压力。
第三,职业晋升的压力。相关制度规定,博士生在毕业两年之后,就可以胜任副教授的聘任工作。但晋升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如SD大学2012的教师晋升要求就是有学校内部认定相关级别的文章;有著作或奖项的申请,并且这项资格的完成都是有着严格的周期限制。一个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在承受了巨大压力后,想在两年内完成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此,青年教师如果想快速晋升,必定会让教学工作稍作搁置。
第一,来自专业成长过程的阻抗。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新手、熟练、专家三个阶段,且这个成长过程必须要随着时间循序渐进,随着教学课程的数量不断提升。没有任何教师可以跨越这个过程,只有教师会因为个人原因延迟自身的发展状况。因此,想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成长,必定要经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去磨练。作为初入职场的教学新手,高校青年教师必须这样一步一步地积累自身的经验,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但时间与实践的问题却成为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最大阻抗力。
第二,来自生活压力的阻抗。多数的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年龄较大,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多已经成家,父母也进入了老年的阶段,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也会无形中给青年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大,青年教师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家庭中的问题,也要赡养父母,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这些无形的生活压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青年教师的工作。
1.建立生态型的教师发展观
教师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专业化和个性化,而且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并显现出各种阶段性的特征。无论是哪一个阶段,这都是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而且在每一个过程中教师专业都会不断地成熟。所以说,再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建立生态化的教师发展观,保证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
2.确立教师评价过程中的关注点
高校评价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传统的评价重视最终的教学结果,而不对教学过程予以重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评价的不合理性。所以,高校要以生态教师发展的概念出发,加强过程评价的重视程度。首先,新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应从结果关怀转向过程关怀。关注教师在教学能力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完善,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下一次评价过程中是否有改进。第二,从静态注意变为动态的注意,高校要改变传统的静态评价观念,对教师进行动态式的评价,包括青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对学生的关注度等,这些都需要融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之中,从而保证教师评价的合理性。
建立过程导向评价的概念。高校教师评价由评估中心完成。评估中心评价的指标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效果、监督评价、上课时间等。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用分数就能评价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的专业素养,用分数评价是不可取的。所以说,在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过程总需要采取特殊的评价方式,可以使用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独特形式进行评价。教学科研能力是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要求,有些教师经常进行教学改革,但尚未形成学科、文章。因此,需要加快对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速度,并且建立一个以导向过程的教师评价体系,保证教师评价的合理性。
1.建立注意过程的教师培训体系
一些高校的教师培训和教学体系不完善,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建立并完善高校的培训体系刻不容缓。而对于已经建立教学和培训体系的高校来说,需要不断完善其培训体系,进而保证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师培训体系一味地只注重结果。而在如今,传统的教师培训体系已不再用了,更多的是需要重视过程的教师培训体系。首先,建立弹性的教师培训体系。对于整个学校的教师来说,许多培训不能统一。其次,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培训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不再是重视评价结果,更多的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加强对新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
大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师都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与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目前,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方式有下面几种:(1)讲授培训。其主要是对教师本身的教育和心理知识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2)讲座培训。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并有效解决。(3)讨论培训。让青年教师在非领导小组中讨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专家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构建行政高效、结构合理的青年教师队伍已经成为了地方高等院校共同面临的首要任务。然而如何缓解青年教师的压力并且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充满现实意义的问题。各个地方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定位,针对青年教师的需求方面做出相对应的政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受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