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汉青
诫子书是中国历代名人写信劝诫子女的一种家信,历史久远,影响深远。其中,家喻户晓的当推诸葛亮的《诫子书》了。
但其后的“中国第一名臣”羊祜将军的《诫子书》,也很有名,全篇只有71个字,但对于今天的教育和教育者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恭为德首,慎为行基。”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和内容,“立德、立功、立言”是历代先贤最为看重的“三不朽”,大家们无不把它作为人生修养的头等大事,认为“德”是“人性”与“兽性”的分水岭。
“德”需要教,更在于“育”,“恭”“慎”倡导的就是“育”。“教”是短暂的训诲行为,是单纯的“告诉”与“示知”的行为,有其行为的阶段性,其主动完全在外,是外动的行为。但“育”字,有“养”“生”的意思,有外动的施予,更有内动的接受,产生自省自发的互动。“教”不过20%,而“育”则占了80%,所以“育”更重要。然而,今天的教育,是只重教,而不重育的。
一言以蔽之,教育者是用外在的启导与关爱引发内在的潜力,而达“自诚”的境界。倘若只“教”不“育”,乃揠苗助长也。
“闻人之过,耳可待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动,若言行无信,身受大谤,自入刑论,岂复惜汝?耻及祖考。”
耳朵听了不要紧,但嘴巴可要管住,要上一道锁。凡事想清楚了再做,等木已成舟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如果说话做事不靠谱,没有可信度,就免不了经常受到别人的质疑和抨击,甚至还会遭到不明不白的惩罚,到那时谁来同情你,连祖宗都一块辱没了,这样的话,那罪过可就大了。
对别人的错误可以宽容,对自己则必须“要狠一点”,这才是古人所倡导的知耻精神,更应成为今天教育的主旋律。
圣人训:“知耻近乎勇。”只有知耻,才能产生雪耻的勇气。所谓“胜己者胜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尤其是战胜自己的耻辱,这需要巨大的勇气。
我们宽容别人的错误,彰显的是一种襟怀和境界,宽容自己的错误是对所有人的不负责任,唯有发扬知耻之勇才是正确的选择。当今时代需要这种知耻之勇,教育更需要弥补这种社会精神之钙。
熟读,并读懂这篇羊祜写给儿子的训诫书信,在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的思想力量、文字力量之外,还有一种巨大的简约力量存在。用最精练的文字表达最深刻的道理,这是所有诫子书的基本形式。这里,羊祜只用了短短七十一字,却极其精准、精简、精到地传递了如何做人做事以及教育孩子的丰富思想讯息,以及长辈对孩子的苦口婆心的训育之情。
大道至简的本意在于孔子讲的“居敬而行简”,而不是李克强总理批评的“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这才是真理。精简准确的表达,源于清晰明智的思想。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令人生厌;简约中的沟通,更有教育和引导的良好效果。
对孩子的打骂训斥并不能显示力量,而是表露出作为父母的无能。在今天科技发达的大背景下,也许书信体的诫子书会有些过时,但电子类的诫子书也许正当时,唯有像羊祜这样有情怀的《诫子书》,才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在“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中彰显出的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