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作业”的背后,是高效课堂

2018-01-29 07:23嵇玲
教育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自习课布置作业

文|本刊记者 嵇玲

“零作业”并不是终极目标,只是一种手段,“减负”实际上是要改掉“课堂低效率”“用作业抢占学生课余时间”的陋习,引领老师们创建更科学、更符合教育规律的“高效课堂”。

“接手的时候,学校连续十年在全县倒数第一。后来我要求老师们,自习课必须上自习,不允许布置作业,谁布置作业就小黑板通报,学生也可以举报。这样坚持了一年半,我们三个年级的成绩全部上去了。”李志欣在“我国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上的发言,令在座的专家和媒体大呼“不可思议”。

李志欣目前是北京育英学校密云分校的校长,之前在山东工作,从2001年就开始推行“减负”并卓有成效。2014年3月,他主持的《“零”作业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获得教育部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二等奖。

在向本刊记者介绍“减负”经验时,李志欣强调,“零作业”并不是终极目标,只是一种手段,“减负”实际上是要改掉“课堂低效率”“用作业抢占学生课余时间”的陋习,引领老师们创建更科学、更符合教育规律的“高效课堂”。

用作业“占据课后时间”,导致负担产生

李志欣初到北京育英学校担任英语老师,课后被学生们追着要求“布置作业”,他反问:“一定要有课后作业吗?”双方都有些不习惯。

不留课后作业,在倡导素质教育的2014年的北京,都如此令人难以理解,在2001年的山东,其推行的难度更可想而知了。

为什么要推行“零作业”?李志欣说,要“减负”首先要搞清楚“负担”是怎么产生的。教材难度大?中高考竞争太过激烈?这些问题固然存在,但在李志欣看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来自老师之间的“时间博弈”。

“因为各种评价和考核制度的存在,导致一个学校同一学科的老师之间,同一个班级内的不同学科老师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多花时间学自己这一科的内容。但是,课时都是固定的,那怎么办?只能延伸到课前或者课后。如何控制学生课下的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布置作业。”李志欣说,如果学校没有人调控,作业量控制不住,学科多了,学生的压力自然就大了。

课后作业超标,导致的后果便是:学习能力强且自觉性高的孩子疲于应付作业,勉强完成之后,再无余力学习自己有兴趣的内容,长此以往,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了制约;还有一些学生自发结成做作业小组,你做一科,我做一科,为了完成任务而互相抄袭;原本资质不高自觉性又不强的学生,眼见无法完成全部作业,干脆破罐子破摔,哪一科作业也不做,彻底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相应的,老师们由于布置了超量的作业,上课时必然要用大量时间“对答案”,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备课。“老师满堂灌,学生们在课堂上就没有学习、思考、对话、动手的时间,上课完不成练习,只能再挤占课下的时间。长此以往,教学的生态就被打乱了。”李志欣说。

在李志欣看来,这都是最朴素的道理,每个校长和老师都清楚,有些校长希望老师们互相博弈,通过抢时间来促进发展,但他所想的是“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老师们在相同的时间内,拼思路,拼观念,提高课堂效率”。

用“零作业”倒逼老师提高课堂效率

“减负”之路并不轻松,李志欣在改革(他自己称之为“回归”)之路上做了很多尝试,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在山东省利津县付窝中学,作为级部主任,他和同事们一道调整学生的作业量和休息时间,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身心得到有效调节。为此,他做了两个阶段的努力:

第一个阶段,要求语数英每学科只能每天布置30分钟以内的课下作业,理化仅能在有课的当天布置30分钟以内的作业,其他学科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下作业。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如何监控这30分钟的作业量是个问题。

继而,进入第二阶段,要求语文只能在周一、周四布置一篇阅读理解的题目,周二、周五只能布置一至两道题,周三、周六只能布置一篇书面表达作业,理化在有课的当天布置一至两道题。

这当中,虽然经历了老师们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执行到执行又到反复的过程,但成效却很明显。一学年过去,学校的中考成绩明显提升,名列全县前茅。

在利津县北宋三中,作为副校长的李志欣拿出了三点举措:一是要求各年级设立公共自习课,自习课期间不允许教师进教室,不允许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二是要求教师根据时间为学生安排合理的作业,布置的作业必须当堂完成,收起交上;三是严禁教师在学生休息时间,包括午休和晚休前,布置任何形式的作业。作业管理使学校教学秩序得到了加强,大多数老师意识到作业泛滥的危害,学校从一所落后长达十年之久的薄弱学校变成了全县学习的榜样。

调入北宋一中担任校长后,李志欣总结之前的经验,革命性地实施“零”作业改革,“目的就是改变以往那种高耗低效的运行模式,带领学校摆脱教育博弈的困境,回到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具体做法上,他要求:各年级一律不准布置任何形式的课下书面作业;课堂作业精准批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功能;课堂作业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当,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行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制度;自习课提倡学生“自助餐”式学习。在李志欣及其团队的坚持下,北宋一中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之所以能在三所薄弱校都取得成功,李志欣的秘诀在于鼓励老师们摒弃过去那种低效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效课堂”的创建中。可以说,他是用“零作业”的硬性规定倒逼老师们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精研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最需要改变的是观念,应试教育不可取,但好的教育足以让孩子有应试能力

北京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此前的中考成绩在密云区20所初中当中排在十名开外,而在李志欣担任该校校长一年后,2017年学校的中考成绩位列密云区第四名。在这里,李志欣没有继续推行“零作业”,而是因地制宜地推行了“全学习”。实际上,无论“零作业”还是“全学习”,最终追求的都是“高效课堂”。

李志欣要求老师们改变以往的备课模式,利用假期的时间提前完成新学期的备课,并将整个学期的资料提前发给学生。“这样做,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超前学习,而是对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老师们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二次备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李志欣说,“低效率的教与学,不仅摧残学生,而且摧残老师。”

即便李志欣推行的这一理念在山东、北京两地各种校情不同的学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理想模式。

是否只有那些优秀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李志欣认为,“高效课堂”的理念更应该植根于那些主观能动性并不是太强的老师的内心。“改变课堂观念,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表面上看,老师讲得少了,但跟学生的互动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点燃。即便不留作业,也不用担心学生课下不学,给他充分的时间和自由,他反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学。”

在李志欣看来,以刷题为代表的应试教育,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应该摒弃,好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素质教育并不代表不关注成绩,而是通过正确、高效的教学方式,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而能力强、素质高的孩子自然拥有应试的能力。

猜你喜欢
自习课布置作业
汽车线束布置设计要求
特别号都有了
作业
这个班还不错
春风得意
自习课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