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 孔 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班集体中的学生们也变的越来越像“大人”一样,开始对班集体缺乏归属感,突出的表现为对班级的各项事务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而对此,一些年轻班主任们往往内心焦急却束手无策,久而久之导致班级凝聚力进一步丧失,学生们对班集体的观念更加淡漠。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班主任需要从原因上找对策,以积极的心态来解决问题。
学生对班集体漠视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学生自身心理原因导致对班集体缺乏归属感。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自卑胆小,十分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和议论,抱着绝不做“出头鸟”的心态,拒绝或消极的对待班集体活动。另有部分学生则是属于年龄上的“叛逆”阶段,这类学生往往缺乏他人的关心,希望通过自己的特立独行获取他人关注,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这两类学生,往往不管班集体组织何种活动,大都不主动参与或应付了事,甚至于后者更可能做出损坏公物或伤害同学的行为。
第二,学生或家长抱着“学习至上”的观念,对班集体的认识不足。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导致部分家长和学生惟成绩是论,甚至少数家长在送孩子到校时,还会嘱咐学生:“好好学习,别多管闲事”。学生们在校时只关心学习,课余时间也往往被各种补习班、助学所禁锢了时间和活力,对班集体的各项活动疲于应对,导致这些孩子长期游离于班集体之外。久而久之,缺乏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第三,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存在问题,学生参与度不高。班主任习惯于对班级管理大包大揽,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设定的“脚本”参与集体活动。又或是在集体生活中,未能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当的语言批评学生,打击学生积极性。久而久之,班集体逐渐变成了班主任自己的独角戏,学生习惯于做观众,对班级组织缺乏参与性。
针对以上问题,班主任要根据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原因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第一,班集体是全体学生的班集体,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班主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生活动中来。针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应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多使用鼓励的语言,使他们获得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如鼓励他们代表班级参与诸如书法、绘画等才艺比赛,承担班级黑板报和手抄报的设计等。而对那些性格叛逆的学生,应转移他们剩余的精力,班主任应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如:“老师发现在整个年级里面,就属咱们班级里人才最多,实力最强,×××若是能静下心来训练足球,一定可以带领咱们班夺得足球冠军;还有×××可是大力士呢,等下次运动会拔河冠军一定是我们的了……通过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引导让他们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定位,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特长,体会自己在班集体的归属感。
第二,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看待学习成绩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和联系基点,也许在我们看来家长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我们也相信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体格、学业上都能健全成长的。对学生的关爱是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交集,只要肯定这个共同点,从家长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导家长和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班集体的关系,就能形成更多的共识。作为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常规班会,分别对家长和学生阐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优秀班集体的建设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三,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真正属于学生的班集体,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的领导者,而不是事事亲为的保姆,任何学生都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称赞和肯定,班主任应协助学生选出自己信服的班干部,组成班集体的核心。通过对班干部的培养与督导,逐渐健全良好的班风班貌,强化学生对学校各项活动的竞争意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参与学校的各项评比活动,并及时进行鼓励和引导,让他们体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增强对班集体荣誉的重视与珍惜。
第四,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好身边的榜样示范作用。学生往往具有盲从心理,心中总有那么一两个视为榜样的人。我们身边的同事或家长中,往往有令学生们钦佩的人,可以试着尝试“家长资源进课堂”活动,让他们心中的榜样在他们的眼前发挥示范作用,多层次地丰富班级文化建设,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之中,加深他们对班集体认同感和自豪感。
班集体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位学生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缺点和不足将在集体力量的引导下得到改正,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将在班集体的大家庭中折射出绚丽的光彩!而在其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或许不经意间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都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班集体是属于每一位班级成员的,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同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