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中 “坟墓”意象探源

2018-01-29 07:08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黄亚勤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坟墓古诗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黄亚勤

“自《诗经》始,诗歌多为悲苦辞,以愁苦为正音。”生存充满各种变数,死亡取消一切变数,成为人无法跨越的界限。成为人生最大的悲哀、遗憾。坟墓意味父母、子女、朋友、夫妻之间的死别。因为大家终不免要死,现代西方哲学在谈到死亡时说“上帝和未来都失去了信任的可能,只有死亡实在。”虽然“坟墓”意象在《古诗十九首》比重不大,但它的出现有它独特的原因。

(一)与时代环境背景有关

《古诗十九首》的创作时间,一般认为从东汉开始,至建安之前这段时间,此间,朝政腐败,加之自然灾害,瘟疫的爆发,连绵不断战争所带来的社会动乱。是《古诗十九首》“坟墓”意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朝政腐败。东汉从中期开始,政权主要控制在外戚和宦官手里。两大集团各谋私利,互相斗争,导致政治黑暗,朝政腐败。自汉和帝永元四年至桓帝延熹二年,六十多年里,宦官对外戚的政治打击就有四次,导致宦官专政。宦官垄断政权以后,政治日益黑暗,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吏、地方有影响的士绅和太学生,采取各种形式,与宦官集团进行斗争,于是相继发生了“清议”运动和“党锢”之祸。造成“正直被放,邪枉炽结”(《后汉书·党锢列传·序》)。汉灵帝时期,统治更加腐败。灵帝自己开西邸,还公开卖官。自公、卿,下至郎、吏,都有定价。地方官是肥缺,定价也就高。而县令的价格按该县肥、瘠定价。富的先交钱,后上任;穷的先上任,一段时期以后再交钱,但加价一倍。这些花钱买来的官员,一旦上任,就大肆搜刮,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其次,自然灾害和瘟疫。根据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所揭示的我国古代气候变迁波动状况,东汉末年处于三代以来第二个气候大波动期,格外突出的生态突变现象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地震、风灾、雪灾、蝗灾记载异常增多。东汉恒、灵以后,异常地理现象突出,瘟疫频繁流行,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据《后汉书·王望传》记载:“是时(明帝初)州郡灾旱。百姓穷荒,望行部,道见饥者,裸行草食。”明帝永平三年“水旱不节,稼穑不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后汉书》卷二《明帝记》)汉顺帝永建四年,“六州大蝗,疫气流行。”;恒帝元嘉元年春,“京师大疾疫,……九江、庐江大疫。”桓帝永兴元年,三十二个郡国发生了蝗灾和水灾,受灾者多达数十万户。汉灵帝在位期间先后发生五次大范围的疫病流行。疫病肆虐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后果十分悲惨,如曹植《说疫气》中所描绘的惨状:“家家有尸位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瘟疫的流行,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些影响势必会给诗人的心理带来阴影。

第三,农民起义爆发,战争连绵不断。《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记载单是建武时期就有二十五起农民起义。恒帝统治的二十一年中,起义十四次多。这在乐府民歌多有体现。《战城南》曰:“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战场前方战士力尽战死,弃尸遍荒野;后方兵连饥荒,黍地无人耕。文中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毁灭性的伤害描述的淋漓尽致。由此“战城南”成为人们厌兵厌战的代名词。

长期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使得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爆发了波澜壮阔的黄巾军大起义,接下来就是连年不断的战争。蔡琰《悲愤诗》:“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可见战争使广大人民群众挣扎在死亡的边缘,“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在这样的情况下,死亡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而死亡之后就是埋葬,就出现了坟墓。正如《十五从军征》所说:“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诗中的“冢累累”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 死亡与坟墓必将成为文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形诸作品,自然就会出现“坟墓”意象。

(二) 与汉代厚葬风气有关

汉代盛行厚葬之风。首先汉代统治者极力倡导儒家的孝道观念,厚葬风气盛行,是继商周之后出现第二个厚葬高峰。当时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争先恐后,倾尽物力财力,大肆厚葬。每年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用来修筑皇陵,所以皇陵无不建得宏大豪华,随葬的珍宝之多令后世咋舌。诸侯王、权贵皇戚、富商大贾、中小地主等,倚仗财力,其墓葬往往“积土如山,列树成林”;就是庶民百姓和边远下士,也无不仿效,以显孝心,以邀孝名。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皇陵、大型崖墓、“黄肠题凑”木椁墓和装饰精美的画像石、画像砖墓的大量出现,证明了这一点。随葬品更是精品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如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等计两千多件(套),许多随葬品都是稀世之珍,艺术瑰宝。

其次,汉代丧葬习俗的奉行“事死如生”的观念。在墓室的型制和结构上,尽量模仿活人住宅,有前室、中室、后室及侧室、耳室,分别安放棺椁、生活用品、用于“出行”的车马器等,有的还有厨房、厕所。在随葬品方面,也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几乎包括了生人所有的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如食物,有酒、粮食、水果、禽、鱼、牲畜等等,多被制成饼、饭和各种菜肴,名目繁多,不胜枚举;生活用具有盘、卮、豆、酒壶、奁、甑、鼎、案、耳杯、酒樽、镫等等。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宏丽的墓室、丰富的随葬品,能保证死后在阴间可以尽情享用。

最后,与厚葬之风和灵魂不灭观念相适应的便是墓祭之风的流行。汉代人们认为,陵墓是“鬼神所在,祭祀之处”。所以他们在墓前(有的建于地下)建立祠堂,作为定时祭祀死者的场所。汉代墓祭时还有避讳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禁止刑徒参加墓祭,因为他们认为墓室是先人的阴宅,灵魂凭依之所,受过刑的人去祭墓,会有损祖先之德。

(三) 作者自身的原因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多是中下层失意文人,他们渴望建功立业,实现高层次的人生价值。而汉代的选官制度(荐举)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但后来这种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因此东汉时期,中下层文人很少有仕进的机会。主要原因有:

1.选举不实。从光武帝起曾不断下诏书要求严格选举,甚或提出选举不实者要治罪。明帝即位之初,下诏书指出:“选举请托权门,官吏贪纵为非,百姓愁怨。”此时荐举已有被郡国官吏把持的现象。

2.富人凭借财富入选。“拜门奔竞,货赂嘱托。”因此人才质量不高,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童谣。

3.东汉外戚、宦官交替把持朝政。他们为培养自己势力,大量扶植党羽,奉行着养士政策,众多的士人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官僚后备军。少量的官位与众多的士人存在着矛盾,而部分士人们讥评朝政,召来两次“党锢之祸”,使士人们的出路更为渺茫。

正是由于社会离乱、仕途暗淡等方面的原因,使东汉中下层文人很少有进身仕途、施展抱负的机会,文人转而开始关注个体生命价值,感叹人生短促,从而产生深重的生命忧患意识。因此,他们在诗文创作中大唱生命哀歌。但《古诗十九首》中的“坟墓”意象抒发了当时人的生命意识。人的觉醒,生的觉醒,诗的觉醒,是整个建安时期“人的自觉”“文的自觉”的前奏,是“文的自觉”的启始阶段,对后来“三曹”、“建安七子”、陶渊明等人的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古诗十九首坟墓古诗
祭奠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日本流行共享坟墓
品读古诗
《古诗十九首》的色彩
《古诗十九首》教学实践初探
《古诗十九首》思想新解
好运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