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榆芳,王淑杰
(1.河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2.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学界对于农业史的研究日趋活跃。清末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农业从近代化到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回顾近十年清末农业史研究热点,笔者发现研究集中于农业教育、农业区域、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系统梳理与分析清末农业史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很有必要。
近十年清末农业教育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农业教育兴起与发展的总体研究,二是对农业学堂的具体研究。
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清末农业教育的兴起有着特殊的背景和过程。杨虎在《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兴起及原因》中提出清末农业教育的观念是在当时社会精英极力倡导下产生的[1]。时赟之文《中国近代农业教育开端的历史考察》认为农业教育经历了从农业科技教育思想的传入到高等农业学校创办的过程[2]。苑朋欣在《农业教育在清末兴起的原因》中提到,农业教育是在清末新政改革时期,社会舆论推动和中央与地方政府创办的官办组织的推动下产生的,并肯定了地方绅商对农业教育的创办发挥的重要作用[3]。胡茂胜在《论清末基层农业教育》[4]和《清末基层农业教育与西方近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5]中进一步论述了重农思潮影响下各种基层农业学校兴办的过程。此外,吴玉伦的《近代农业教育在清末的兴起》[6],袁野的《论日本对清末中国农业教育的影响》[7],刘娜的《试论清末时期的农业教育》[8],刘恒的《清末传统农业的危机与现代农业教育的兴起》[9]等学术成果亦对此有所涉及。
学界对农业学堂的创办及其教育教学情况做了研究,如苑朋欣的《清末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述论》[10],马永台的《清末山东高等农业学堂(1906—1911)》[11],马翠花的《清末直隶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考略——以直隶农务学堂发展为例》[12]等。农业教育师资方面,袁野的《清末农业教育师资构成浅析》[13]和罗银科的《近代中国农业教育师资样态研究》[14]指出清末农业教育师资主要由外聘农学教习、新式学堂毕业生、农科留学生和传统教育者构成。有学者研究河南的蚕桑学堂教育,如范豪志的《清末民初河南荥阳蚕桑学校研究》[15]和《清末民初河南农业教育研究(1902-1919)——以蚕桑学堂(校)为例》[16],袁慧的《清末河南蚕桑教育与丝织业发展研究(1904-1911)》[17]等,他们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河南蚕桑教育兴起的原因、发展及影响,是研究农业教育较为具体的学术成果。之后,徐颖在《清末农务学堂与中国近代农业教育》[18]和《清末农务学堂之于近代农业教育的意义》[19]中提到农务学堂是发展农业教育的必然途径,并进一步阐释了农务学堂对于近代农业教育的意义。清末农业教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吴玉伦主编的《清末实业教育制度变迁》,该书第三章论述了清末农业教育兴起的背景、学堂的兴办、教育的规模、成效和局限[20]。苑朋欣在《清末农业新政研究》一书中详细论述了清末新政时期农业教育机构的设立、教育教学制度、农业教育效果等[21]。
清末区域农业史的研究以东北地区最为突出,其他地区亦有涉及,如山东、安徽、湖北、江西等地。
清末东北农业史研究集中于探讨影响东北地区农业近代化的因素。朱吉杰之文《略论清末黑龙江农业农政的趋新》提出近代农业试验机构的创办、科学技术工具的引进是黑龙江农业的开端[22]。王禹浪的《清末移民与黑龙江地区的农业开发》[23],范立君的《清末奉天地区移民与农业近代化》[24]和《清末呼兰地区移民与农业开发》[25]认为清政府的移民政策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荆蕙兰在《清末新政与东北农业早期近代化》中提出地方当局领导的清末新政是东北地区早期近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6]。陈晨煜婷等认为俄国外部入侵占领土地的同时,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东北地区广泛传播,改变了东北地区传统的经营方式,促使了东北地区农业向近代化转型[27]。此外,于春英等在《近代东北农业历史的变迁》中阐述了清末东北农业的肇兴,内容包括清末后期土地的破坏与开发、农产品商品化、农业技术的引进及经济关系的变化等[28]。徐洁进一步探讨了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29]。
山东地区农业史研究有方建新的《再探清末民国山东的农业改进及其影响》,文章提到清末民初山东地方政府实施的改良政策,具有改良农业的意义,但对农业现代化的转变效果甚微[30]。安徽地区研究以王春芳的《清末民国时期安徽的农业改良》[31],穆键的《〈皖政辑要〉所见清末安徽的农业改良》[32]等为代表。周群在《清末民初湖北地方政府发展农业的政策》中初步探讨了清末民初湖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3]。庞振宇的《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发展述论》一文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察了江西农业近代化的程度[34]。此外,余涛的《清末广西农业建设述论》[35],衷海燕的《清末民国广州珠江沿岸农业开发与河道变迁》[36],张喜琴的《清末新疆对俄国出口结构和新疆地区农业结构的关系》[37]等分别对广西、广东、新疆等地的农业发展进行了述论。
王奎的《清末农事试验场的创办与农业经济形态的近代化》较早地涉及了农业现代化研究,该文以商部创办的农事试验场为视域,分析其对农业经济形态近代化的促进作用[38]。王建国的《清末农业思想的近代转型:以农业发展为中心》认为清末思想家在探讨农业转型中形成的系列农业思想推动了农业近代化进程[39]。张昌良在《清末阻碍中国农业近代化进程的原因》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了阻碍农业近代化的原因[40]。胡茂胜、杨虎等在《端方与清末两江农业的近代转型》中认为端方在两江担任督抚期间开展农业试验、兴办农业教育、创办农业公司等举措促进了两江地区农业向近代转型[41]。
学界对清末农业政策的研究集中于农业新政和某一地区的农业改良。庞振宇较早涉及,他提出傅春官的《江西农工商矿纪略》阐述了清末新政时期江西农业改良措施[42]。苑朋欣的《商部的设立与清末农业的振兴》[43]和《清末农业新政对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启示》[44]分析了清政府商部的设立、新政的实施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作用,其《清末农业新政研究》一书以清末新政为背景,对农业行政机关的创设和运行、农会组织的出现及角色、农业教育机构的设立和施教状况、农业试验机构的开办与农业科研的起步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24]。张文凤的《清末民初农业新政特点及绩效评述》[45],何书彩的《清末新政与中国农业近代化的制度供给》[46],辛一凡的《清末新政时期的农业改革》[47]等对此均有论述。
1907年清政府创办的直隶农务总会对于农会的兴起与近代农业改良具有重大作用,学界对此多有研究。李永芳的《清末农会与农业改良刍探》[48]和《清末民初全国农会联合会与农业改良》[49],汪海清的《清末直隶农务总会与农业改良述论》[50]等探讨了清末农会的兴起背景、组织发展过程、主要活动及对农业改良的作用。
我们梳理了近十年清末农业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总体来看,学术界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就清末农业教育研究而言,上文所提到论文与著作都是关于清末民初或整个近代的农业教育研究,至今没有专门论述清末农业教育的专著。清末农业教育机构创办的具体情况、农学经费、农学教习、农学课程设置、教学制度及备受关注的蚕桑教育等鲜有论及,这些是深入研究清末农业史的关键所在,学界应对此展开研究。就研究区域而言,研究广度不够。东北地区农业史研究相对较多,其它地区研究少。此外,对某些农业、农务、农政等研究几乎空白,如有关农业公司的研究成果极少,只有苑朋欣的《清末农业公司的资本主义性质》[51]和《论清末农业公司的兴办》[52]等文,有关农业公司的诸多问题无从问津。
清末农业史在资料收集与利用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尚有不足。应重视档案资料的利用,以档案为中心研究清末农业史可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现有研究对此利用不够。应充分利用《申报》《大公报》《东方杂志》《政治官报》等报刊资料,以《申报》为例,以“农业”为检索词进行条目检索,1902~1911年农业报道有140多条,如1906年5月19日“农业试验场加派监督”[53],1907年8月25日“农业学堂续招新生”[54]等。
清末农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较为单一。学术研究成果局限于史料的堆砌及平铺叙述,跨学科研究农业史少。郑朋欣在《清末农业新政研究》中借鉴了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