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为实物”的隐喻意象

2018-01-29 04:38朱金贵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实物器官隐喻

朱金贵

(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1 “心为实物”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3]。修辞学家理查兹也指出,我们的口头交际平均每三句话就会出现一个隐喻[4]。人类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著名翻译家彼得·纽马克坚信“隐喻性语言占了英语语言的四分之三”。 隐喻也是汉语的脊梁[1]。人与自身关系最近,人体本身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体认”基础[5],人体器官“心脏”自然与人类的各种认知活动存在密切的关联。“心”的甲骨文像心脏的形状,说明中国古人认识到“心”在身体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是主宰身体的器官。“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6]。《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辞典》中“心”的定义为“推动血液到身体各部分循环的泵式器官” 。“心”作为生理器官,其本义意象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是吻合的。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意象映射。“心为实物”的隐喻认知就是指人类把对自身器官“心脏”的认识所形成的概念域作为起源域映射到不熟悉、抽象的物或人即目标域上,以达到认知该物或该人的目的。隐喻映射植根于人类的身体经验[7]。

2 “心为实物”的认知意象映射

2.1 起源域为“心”,目标域为“物”的映射

2.1.1 “心”的外观形状意象

人们把 “心”的外观形状意象映射到客观世界的具体实物上,使两者通过外观的相似性获得了联想,达到了认知主体对具体实物的描述与理解,即喻指外形、表征看上去像“心” 的“心形物”,如喜爱的装饰品或可口食品等。汉、英语言中表示心仪的“心形物”都不难见到,如爱心耳环(heart earrings)、爱心巧克力(heart-shaped chocolate)、心形钻石(a diamond heart) 、红心A(ace of hearts) 等。

2.1.2 “心”的位置地位意象

由于“心”位于体内的中央位置并在人体内部诸器官中占据主宰地位,人们就把“心”的中央位置及主宰地位意象映射到人世间的万千事物上,凡是位于空间中央的事物皆可有“心”,如汉语中的江心、湖心、菜心、花心、地心、球心、手心、脚心等;也造出常用来比喻“中心地带”或“最重要位置”的如核心、中心、重心等表达方式。英语的表达相似,方位、事物、事件、植物等的中央位置、重要部位或核心环节均可被喻为“心”(heart ),如the very heart of the city(市中心); the heart of the story(故事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problems(所有问题的核心);the heart of all questions of morality(所有道德问题的核心)等。另外,中国古人还认为“心”为主宰各脏腑协调活动之首。这种意象使得“心”映射到其他器官时往往出现“心”在前、其它词在后的表达,如心肝、心目、心胸、心眼、心声等。

2.2 起源域为“心”,目标域为“人”的映射

2.2.1 “心”的容器属性意象

实体隐喻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在人类认知的意象映射图式中,每个容器都有内外之分。人体是容器,有“体内”和“体外”之分。“心”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本身也是容器,具有空间属性,如心里 、心外、心上、心间、心扉、 心门、心窗等,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可以敞开心扉、打开心窗、关闭心门等。“心”不但储存和供应血液“心血”,还存放人的心知、心情、心意等。把对“心”的空间属性的认知意象映射到具体的个人身上,可用来描绘该人心虚、心实、心宽、心窄、虚心、成心等人的心理状态。英语的“heart”也具有相应的容器隐喻特征。in the heart /at heart(心中);inner-heart(内心);the bottom of one’s heart(心底);deep in one’s heart(心灵深处);open one ’s heart to sb.(对他人敞开心扉)等。

2.2.2 “心”的唯一存在意象

客观世界中的实物都拥有一些独立存在的物理现象,如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时间的不可逆转性等。正常的人只有一个心脏,含褒义,如“一心一意”。心脏多了或缺了属异常,含贬义,如“多心”或 “没心肝”。所以“心”的存在与否、是否唯一存在意象被映射到具体的“人”身上,可用于评价该人的品格等抽象概念,如有心的人、无心的人或三心二意的人、缺心眼的人等带有褒贬不一的喻义。受科技及医疗水平的限制,自古中国人就认为“心”还是“思维的器官、智慧的源泉、情感的载体”。英语的“have no heart”表示“毫无同情、恻隐之心”;但“have a heart ”一般是用在祈使句中表示“发善心,做好事”。另外,“heart”常与“soul”(心灵)、“mind”(精神)一起使用,如heart and soul或 of one heart and one mind可表示whole-hearted(全心全意或同心同德);“三心二意”不说成have two hearts,却可说成have two minds。“have a heart of…”的结构可用来表达更为具体的“人心”,如have a heart of gold(有颗金子般的心);have a heart of stone(有着铁石心肠); have the heart of championship(有获胜之心)等。另外,客观世界上的实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实体的认知主体经常会“将心比心”。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受制于公众舆论、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对人事的看法和评价存在异同,事物就有善恶好坏之分。“心”的质量好坏的认知意象映射到具体的“人”身上,可用于描述该人品德的好坏。英语和汉语有不少这类隐喻性表达。如kindhearted(善心); loving heart(爱心);tendered-hearted(慈心);heartless(没心肝的)等。

2.2.3 “心”的客体属性意象

有形实体可得可失,甚至可以捉拿放置。作为实体的“心”被映射到人类的具体行动上,成为人动作动词的具体对象,就有了汉语中诸如“得民心、失信心、提心吊胆、放心不下”之类的隐喻表达。同样,英语中这类隐喻表达也有不少。如break one’s heart(使人心碎);give somebody fresh heart(让某人树立信心);give your heart to somebody(倾心某人);let your heart rule your head(感情用事);read one’s heart(读懂某人的心思);steal one’s heart(获得某人的欢心);lose heart(丧失信心); put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提心吊胆);pour out/open your heart to somebody(敞开心扉倾诉衷肠)等。

2.2.4 “心”的轻重软硬意象

实体有轻重之分,也有软硬之别。古人把自身体验到的对“心”的轻重、软硬感觉意象映射到整个“人”的身上,赋予实物之轻与重、软与硬的具体表达。汉语中形容思虑过多、遇事心里总放不下为“心重”;容易被外界事物感动而生怜悯或同情者那就是“心软”。轻重软硬之“心”需讲究适度,可以“心轻气爽”但不能“掉以轻心”。英语的表达和汉语相似,如with a heavy heart(心事重重);be light of heart(心情轻松); be softhearted(心肠软的); be hardhearted(硬心肠的);have a heart of stone(铁石心肠)等。

2.2.5 “心”的冷热特征意象

实体都有一定的温度。正常运转的心脏有一定温度。古人把自身体验到的对“心”的温度感觉映射到“人”的“知情意”领域,赋予“心”以温度特征,创造了不少隐喻性表达。此类表达在汉英语言中的含义基本相似,有温度的褒义,没有温度的贬义。如热心、暖人心、暖心话;寒心、心冷意懒、冰冷的心等隐喻表达几乎都和“心”的“知、情、意”相关。英语中常见的有warm-hearted/warm-heartedness(热心); cold-hearted/cold-heartedly(无同情心);a heart-warming success story(一个暖人心房的发迹故事)等。

2.2.6 “心”的颜色特征意象

人类靠视觉来感知客观世界的五颜六色。当人们用颜色范畴去表达和解释其他认知领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或许中国古人正是通过长期观察动物的心脏颜色并发现红色的心脏能代表正常、良好、健康,而心脏变色的动物就意味着不正常或出了问题。汉语中“黑心”喻指阴险恶毒;“灰心”喻指丧失勇气而意志消沉。“红色”在现代中国是政治隐喻,带有政治色彩。“红心、丹心、赤心”都喻指一颗忠于革命事业的心或热爱祖国的心,如“一颗红心、铁血丹心、赤心报国”等。有意思的是,英语的“red heart”指物不指人,特指物体的中心部位是红色的,多用来喻指“红色心形图案”或“红色心状物”。另外,通过网络搜索可以找到英语的“a black heart”,喻指“险恶用心、黑心肝的人”;但“a white heart”含有“纯白洁净的心”;“a green heart”可以理解成“绿色环保之心”,只不过在正式文体中不多见。

3 结语

人类的思维具有“体认”特征,以身体作为衡量外部世界的标准并在“体认”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如汉语的“山头”、“桌面”,英语的“the head of a bed”(床头);“the foot of a mountain”(山脚)等。人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一个实体,将自身所熟悉的人体器官“心”的实体意象映射于人体以外的物体或人体本身那些抽象的、不熟悉的实体时便产生了实体隐喻。语言中实体隐喻无所不在。分析“心为实物”的隐喻意象映射说明不仅在汉语中,在英语中,抽象思维也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其认知主体的认知过程与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反映了不同民族在思维层面上的相似性和独特性。心,主于中而应于外。心在体内的主导并不是孤立的,还需要环境的刺激和触动[6]。鉴于篇幅所限,“心”的功能性价值如心灵、性格、情怀、态度等情感类意象及 “心”的文化价值等有关问题将作为今后的课题继续研究。

猜你喜欢
实物器官隐喻
以实物为背景的勾股定理问题
类器官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ORGANIZED GIVING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