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教:让学生从“真知”走向“真智”
——以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为例

2018-01-29 01:22
江苏教育 2018年65期
关键词:直观图真知列式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毫无疑问,陶行知先生所指“千教万教”之“教”,应该是“真教”,“教人求真”之“真”,理应包含“真知”和“真智”。

何谓“真教”?古人指纯真的教化,如明代刘元卿在《贤奕编·警喻》中写道:“彼其所以章轨真教,敦典崇礼,敷政明刑,其术万方,无非使人同归于善而已。”古人立意高远,“真教”归善,是从教育的宏观层面理解的。我们所提倡的“真教”是“基于规律的教”,这主要是从学科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的。这里的“规律”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课堂教学自身的规律,二是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心理需求,三是教学内容本身的特质及其内在的逻辑原点。

何为“真知”?古人也有高见,他们心中的“真知”是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且这一认识是真实的。如《庄子·大宗师》云:“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我们所理解的“真知”,是指能为学生生命奠基、有助于其构建核心素养的知识。

“真智”源于佛经,亦称“根本智”,指冥符佛家真理的智慧。我们这里所说的“真智”侧重于指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与思维方法等,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实践一再表明,“真教”是引导学生从“真知”走向“真智”的有效途径。本文姑且以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怎么以“真教”来引导学生从“真知”走向“真智”。第一次系统学习立体图形,学生要经历一个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怎样教才有可能落实到“真”上呢?笔者发现,教会学生建构画图概念是个好办法。

一、让学生学会画图

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对学生来说,在思维方面是个不小的转变,在实际操作方面是个难事。在第一课时,学生就遇到了画直观图的难题。

师(边说边出示长方体直观图):同学们,因为我们最多只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来画长方体的直观图。

生1:老师,为什么图上的线有的是实的,有的是虚的?

生2:我知道,能看到的就画实线,看不到的就要画虚线。

师:你说对了!同学们看看,图上哪3个面我们能直接看到?

生3:前面、上面还有右面。

师:对!同学们想想,这里的上面和右面是什么形状?

生4:是长方形,可画的是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想得对,观察得也仔细。基于透视原理,这里的上面和右面,实际上是长方形,到了直观图上,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同学们想不想试着画一画长方体的直观图?

(学生跃跃欲试,尝试画图,教师巡视,发现有的学生怎么也画不成功。教师挑出几张画得有代表性的,通过实物投影展示。)

师(引导学生分析一个有缺憾的作品):大家想一想,这个图形有什么问题?

生5:右面画得太大了。

生6:这个长方体是歪的。

生7:上面也画斜了。

师:同学们看得很仔细,应该怎样调整呢?

生8:4条高要画得一样长。

生9:4个长要一样长,4个宽也要一样长。

生10:画上面的时候,两个宽还要平行。

生11:下面还有两个宽,应该是4个宽都要平行。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老师将同学们的想法总结一下——长方体的12条棱,分成了3组,每组4条,也就是有4个长、4个宽、4个高。在画直观图的时候,就要让每组中的4条棱平行而且长度相等。

(教师借助PPT介绍斜二测画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品。

(第二次实物投影学生的直观图,有了明显进步。)

引导学生学会画图,经历了这样几个环节:展示图形—观察图形—尝试画图—投影展示—总结规律—修改作品—再度展示。践行这些环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其间扮演穿针引线的角色,尽管如此,这里教师的作用也颇为凸显,因为这个“穿针引线”就是“教”,而且是“真教”。“真”在哪里?首先是教得“准”,教师明白学生的思维难点与操作难点在哪里,教学行为的指向性、针对性、突破性得到了彰显;其次是教得“巧”,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看、思、做的过程中明晰、把握长方体直观图的绘画要义,教学的过程就是带着学生“发现”的过程;再次是教得“好”,因为再度展示学生的作品时,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可以说,“真教”让学生对长方体直观图的形与神有了深度把握。

二、让学生学会用图

学会了画图,可以在解决问题时合理地运用。例如:学习了表面积以后,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笔者要求他们在答题前必须先画图,且要想清楚要画的是一个怎样的图形。

(教师出示问题,请学生看PPT读题: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罐头盒,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6厘米。在它的四周贴上一张高5厘米的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根据题目要求,商标纸要贴在哪里?

生1:贴在罐头盒的四周。

生2:就是长方体的前、后、左、右四个面。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注意看一下已知条件,商标纸的高和罐头盒的高有什么关系?

生3:罐头盒高6厘米,商标纸的高是5厘米。

师:大家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商标纸吗?

生(七嘴八舌地):见过。

(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具进行演示。)

师:如果要求同学们画图来表示,会画吗?

(学生纷纷点头,开始独自画直观图。)

师:会求商标纸的面积吗?同学们尝试列式,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只列式不计算。

师:同学们的列式已经基本完成了,谁来说说你的算式?

生 4:(15×5+10×5)×2。

生 5:(15+10)×2×5。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

生5:把商标纸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而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罐头盒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商标纸的高,所以只要求出展开的长方形面积就行了。

(接下来,教师出示另外一题: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大衣柜,长2米,宽0.5米,高2米。在它的正面和左、右两面刷上一层油漆,刷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共用油漆3千克,每平方米刷油漆多少千克?刚开始,学生觉得很麻烦,教师引导他们先画直观图再列式,学生举一反三,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为了让学生从“真知”走向“真智”,在引导学生学会用图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把握住了三点:一是巧设问题,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商标纸与罐头盒的关系,教师连续提了两个问题——商标纸要贴在哪里?商标纸的高和罐头盒的高有什么关系?二是充分运用教学直观性原则,如为了让学生对商标纸有清晰的认识,教师展示了课前制作好的教具,教具的展示也为下面的画直观图、列式作了很好的铺垫。三是引导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在学生列式结束后,让他们解释如此列式的原因,然后再出一道题,引领学生深化理解、举一反三。

三、让学生学会想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有的学生提出,已经不需要把图画在纸上了,因为他读题后,很快就能在头脑中将题目转换成相应的图形。到了这一层次,就说明学生已经由“真知”达到了“真智”的境界。如果教师这时再要求学生画出图形,反而会制约其思维的发展。于是,笔者不再作硬性规定,而是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是否画图。

其实,“真教”就是“科学地教”,它是课堂教学的本色和原点。坚持“真教”,学生才能由“真知”迈向“真智”,课堂才会生成“真境”。

猜你喜欢
直观图真知列式
实验出真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熟知非真知——其庸先生周年祭
分类求难题 讨论得真知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
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中线段的变化规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