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
语境内部含有众多的子系统,诸如时间、地点、场景、时代背景等,“这些子系统之间还可能互相影响,按一定的层次,形成有关联的网络,以‘语境场’的方式共同发挥作用。”1文学文本的意义在文本关系之中(即语境之中)生成,其文本诠释要受到语境的约束和限制。但是语境具有无限性,随时会引入新的语境(语境扩大或者语境再描述),在文本诠释活动中,诠释主体将文本与不同的语境相连,诠释的“多语境模式”是否会造成文本意义被过度解读,以及如何依据不同层面的语境来把握文本内涵,即不断靠近最有效诠释,是诠释主体在诠释活动中需要注意的重点。
“语境”是语言环境或言语环境的简称,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条件系统。语境从本质上看呈现为一种“关系”的形态,从语境与文本的关系来看,文本与语境是互为存在的根本,两者依附于彼此,语境孕育了文本,文本也蕴含了相关语境。正确的诠释活动应是诠释者的主动权与语境限制之间的辩证行为,文本的诠释活动就是发现、还原和创造多维立体语境的过程,语境对文本诠释具有引导、限制和深化的作用,正确解读文本需要语境要素的参与。
语言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是自我完整的封闭系统。对于社会文化这个大系统而言,语言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这就决定了语言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语言外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无论是作为社会环境变体的言语环境,还是与话语实体相关的上下文语境,都具有明显的历史现实性,因此诠释者在理解文本意图时,不可能把前代诠释者的理解全部“悬置”起来,所谓有效的诠释还要考虑前代读者对本文进行诠释的全部历史。正如艾柯提到的,应该将文本放在他特有的语言系统中进行诠释。“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2
本文语境是具有稳定性的存在,它拥有文本自身的语言逻辑和话语世界。在诠释活动中,诠释客体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寻求文本、作者、读者、语境四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客观解读文学作品。艾柯分别从读者意图、作者意图、文本(作品)意图三方面对诠释进行界定。他否定从读者意图和作者意图出发对文本进行诠释,认为诠释应该从文本意图出发,可以说文本意图成为作者意图和读者意图的平衡点,把文本作品视为一个独立的客体,从文本出发进行诠释。
文本意图是诠释活动开始时必须遵循的标准。在文学解读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作品所具有的先在制约性。一千个读者确实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自身的存在是客观不变的,它对任何诠释的制约是无法回避和超越的,当文本面对的不是一个特定的接受者而是一个读者群时,文本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许多标准的复杂综合体,阐释者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把对作品的感受、体验、理解、判断一并结合起来对作品进行解析。对文本的理解和诠释,既不能离开文本的存在而进行任意解释,也不是诠释主体对文本的消极复制,而是文本与理解者、诠释者相互作用的创造性过程。
从读者语境来看,语境包括言语表达者和接受者,两者均是诠释活动发生之前的、既定的客观存在,又是随时处于变动不定的状态。语境不仅是共生的,而且是共变的。在对文本的诠释活动中,存在读者对文本语境的观照,这势必带来意义诠释的五花八门,我们把读者诠释行为发生前的阅读心理图式 (主要是读者对文本内容和价值的先前判断)称之为“读者语境”。
在诠释活动中,诠释主体不仅被动的接受既定的语境的限制和制约,也在不断地构建、生成和创造着新的语境。而新语境的构建和生成是在诠释主体背景语境的范围内进行的,这对于诠释活动的认知语境又增加了新的容量。读者语境先于文本语境存在,并深刻影响着读者对文本的诠释活动。本文语境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积淀,而读者的内在系统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在诠释活动中,读者语境与本文语境的交集越多,读者对于文本的把握就越深刻,文本解读不能是毫无边界和限制的,在解读文本时,尊重语境,自动调整读者语境,做到多元有界,才能不断逼近“最有效诠释”。
语境是在交际过程中由主体动态的建构起来的,并随着时间、空间和对象的转移而发生变化。语境本身具有具体性、当下性、适应性的特点,在诠释活动中,世界作为被感知的因素,纳入文本的诠释活动中,此时语境的生成过程是伴随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并以文本为中心,动态的连续的生成,它必定赋予文本某种特定的意义。同时文本的诠释内容也在随着语境的生成和变化随之不断丰富发展,两者具有协商性、适应性的关系。
“‘互动’表现为人们彼此之间的一种互相适应,也就是适应语境,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适应语境的‘互动律’”3。在文本诠释与读者语境的关联中,文本的诠释内容会随着读者自身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读者存在对文本诠释的“前见”,这种“前见”固然是理解和诠释文本的必要条件,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但是在文本的诠释中,并非任何“前见”都是有助于达到对文本的合理诠释的。从读者语境自身来看,读者要在对自身语境的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自觉建立的文本与自身语境的关联性存在和价值性联系,使读者语境中存在的“前见”成为诠释活动中有效性的存在。且读者自身采用的阅读方法和阐释方法都是具有社会性的,读者的“再语境化”努力摆脱不了历史传统、本文语境的规范约束。所谓的“再语境化”是读者在诠释过程中建构的对文本诠释的世界认知,真正有效的诠释应是建立在读者语境、历史语境、本文语境三者的“关联性原则”基础上的诠释,不断缩短文本与文本诠释之间的距离,追求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
每一种符号的运用,都会产生相应的表达功能,适应不同的语境,巧妙地选择语言符号的运用,进行有效的符号替换,会达到诠释有效性最大化。“对比替换语段,是由人为采用的一种表达(表达成分:能指)的变化所构成的,并且它也由这种变化是否带来了内容(被表示成分:所指)方面的相关变化所构成的。”4在文本诠释活动中,能指的替换会造成所指的变化,有效的进行语言符号的替换,将不适应语境的语言符号去掉,也会改变诠释的内容即所指的变化。在诠释活动中,诠释主体不断的选择、变换、甚至控制着不同的语境因素来为诠释活动服务,以达到最佳的诠释效果。
其次,在不同的语境中,对言语表达的内容进行语义理解上的填空,是适应语境的另一条规律,话语信息在语境中是复杂多样的,诠释的内容也会随着所依存的语境的不同而改变,填空主要从“依文填空”和“依景填空”入手。“文”具体指上下文,指在诠释活动中,依据上下文的语言情境进行诠释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缩短文本与文本诠释之间的距离。“景”具体指的是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民族文化心理等宏观语境,“每一时代都必须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本文,因为这本文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而每一时代则是对这整个传统有一种实际的兴趣,并试图在这传统中理解自身。”5这个过程是一种新旧视域的融合,体现出一种语境意识。“依景填空”,适应宏观语境对于文本诠释的约束和规范,对诠释内容进行语义填空,以达到诠释符合“社会大语境”。在这种基础上的诠释是建设性、有效性的,新旧视域也在“社会大语境”中进行了有机的融合。
在文学文本诠释活动中,语境是一个动态生成性的存在,语境本身相对于文学对象来说具有当下性、适应性,诠释内容会随着语境的理论建构不断得到丰富,在诠释活动中,追求历史语境、本文语境、读者语境三者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拓宽文本的诠释视野,避免过度诠释倾向。
注释:
1.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385页.
3.冯广艺.《语境适应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198页.
4.[法]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5.[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