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本走向民主

2018-01-28 06:03刘燕
考试周刊 2018年102期
关键词:民本民主发展

刘燕

摘 要:“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它发端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成熟于战国,孟子为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秦开创帝国以来继续发展。

关键词:民本;民主;发展

春秋时期,政权交接更迭频繁,时局动荡,民不聊生,这与背离民意的治国统治思想息息相关,也就导致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政治局面。随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推出了“仁政”的思想,这为缓和当代的统治阶级和基层人民群众之间的尖锐矛盾提出了化解的良策。作为当代经济的核心支撑力量,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人民生活的和谐,也是人民基础生活的保障,孔子坚持从田赋徭役方面减弱基层人民的生活负担,“适度赋敛财”的原则昭示了其“仁”的思想。所以,在君主的治国方针制定下,“仁”的思想是基础,并且以此为基础的政治思想才能促进亲民意识和亲民理念的实践和应用。孔子周游列国途中,接触了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建立了民本与治国之间的联系,也就提出了将“仁”应用于治国中,实行德政,坚持民本意识和民本思想,初级的民本思想从儒家思想的“仁政”开始建立。

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对民本思想的完善、演绎和发扬的重要人物是孟子,其主要思想记载于《孟子》一书中。孟子坚持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在人民富裕、生活安定的前提下,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稳定根基,实现长足的发展。对此,孟子思想实际上是对孔子思想的沿用。他坚持,在国家统治上,政策的出台应当以民众为本,在经济上富农、惠农;在思想上教民、化民;在政治上,宽民、爱民,才能巩固国家基础,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在战国时期影响深远,并且在以后的朝代国理政思想中仍然备受推崇。

时至汉代,儒家文化仍然备受推崇,民本思想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获得更深层次的解释和实践。汉代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强调“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由此可见,在汉代民本思想中,沿袭了孔孟思想中民本思想外,更增进了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并且对于未能遵从民本思想的治国政策必将引起政权更迭。这对当代的政权统治既有警示意义,更有指导意义。民本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汉代获得了滋养和生存的空间,是建立在春秋战国以及秦朝灭亡的教训之上,并且在得益于儒家学派推崇的仁政思想。所以,造就了繁荣和谐的汉代数百年的历史。

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中民本思想仍然被沿用和实践,并且将汉代董仲舒所提出的三钢糅合在民本思想中。清朝的皇宫里有这样一副对联:“唯以一人治天下,岂将天下奉一人。”下联的民本思想从皇帝嘴里说出来或有欺骗意味,但真正的儒家思想,他们以民为社会、国家价值主体的态度,還是真诚的。所以,在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提出对安定社会、安抚民众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直至近代,民本思想仍然是治国理政的基础,但是随着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变革,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民主和传统民本思想是不一样的,这点从民本思想在政策的应用目的上就得以体现。在历朝历代中,民本思想的使用目的是十分明显的,意在维护统治者的政权不被更迭替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表现了这种含义和思想,主要是为了巩固专职,本质是利国思想。而实质当代,在国家的政策中,则体现了更好的为民服务的理念和宗旨,意在为革新腐败和落后的政治思想、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本质是利民思想。

综上所述,传统民本论中包含着一些民主性成分,但是还是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新时代民本思想,赋予了人民更多的权利,将传统政治统治中“为民做主”的思想转变为“人民当家做主”,也就是从民本走向了民主。这不仅意味着权利的移交,更代表着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从两种思想的政权重心来看,民本思想预先设定君主主权,后者则是设定为主权在民。所以,从民本到民主,实质上代表着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今天我们重温儒家民本思想,目的是借鉴其精华部分,以史为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人民当家做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要使儒家民本思想的合理因素在当前我国的民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一个重要前提是:将儒家“恻隐仁爱”“不可坑人害人、应该爱人助人”作为至上原则,并在现代氛围下将其重新阐释为“尊重每个人应得的基本权益”,从而对“以民为本”的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明确主张维护每个中国公民的人格尊严,捍卫每个中国公民的应得权益。只有这样,儒家民本思想才可能对现代化的民主建设真正发挥正面效应。

参考文献:

[1]徐靖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王瑞明.民本思想源流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10).

[3]张分田.民本思想和中国古代统治思想[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

[4]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孟子》[M].中华书局,2007.

[6]《论语》[M].中华书局,2007.

[7]曹大为,赵世瑜.政治文明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09.

猜你喜欢
民本民主发展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两元保险”背后的民本思维——西安交大教授王立剑:风险管理再添一筹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
兜底治疫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历代赏石文献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