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与民族精神培育

2018-01-28 13:28天津市南开区少年宫
天津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作品民族

■天津市南开区少年宫 李 鹏

音乐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激发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一、培育民族精神是音乐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经过56个民族代代相传、体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其蕴含的民族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可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带有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通俗音乐、摇滚音乐在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我们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被冷落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民族音乐面临着挑战:如何在保留文化传统与包容外来文化之间找到平衡,使我们的音乐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保留自己的“根”。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让学生从中汲取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并将之传承、弘扬。

二、民族音乐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地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支撑我国不断发展强大的精神支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凝聚着民族的艺术精华,而且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像热爱美丽家乡、歌颂大好河山、传颂爱国精神的主题,在我们的民族音乐中都有着充分的展现。如,《春江花月夜》用多种民族乐器描绘了夕阳西下、云破月来、渔舟唱晚的景色;《百鸟朝凤》以唢呐模拟百鸟鸣唱,描绘了华夏大地生机勃勃的场景;《人说山西好风光》《沂蒙山小调》《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作品,寄托着对家乡的热爱或思念之情;《义勇军进行曲》《嘎达梅林》《黄河大合唱》等作品,则集中表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另外,民族音乐总体上还呈现出了“中和之美”“意境之美”,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小河淌水》《牧歌》《雨打芭蕉》《平湖秋月》《阳关三叠》等作品。这种美学追求,一方面成就了民族音乐特有的中国韵味,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中国人的气质。

三、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培育民族精神

如何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呢?从总体上看,要充分利用好三个教育渠道:一是用好统编教材,上好音乐课;二是开发校本教材,上好校本音乐课;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声乐活动。在此,我重点围绕民族音乐教育方法谈一些粗浅看法。

1.发掘民族音乐的内涵,彰显民族精神。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声乐是伴随祖祖辈辈的劳动和生活,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就收录了许多诗歌,其成书之际,这些诗歌都是可以用乐器演奏或歌唱的。其中,《雅》来自宫廷,《风》《颂》来自民间。

中国民族音乐包括歌曲、器乐曲、歌舞曲、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等形式,流传下来的作品极为丰富。我们要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培养民族精神,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认真筛选,而不是随意拣选作品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尤其是在校本课程的安排上。我认为筛选的原则至少有四条:第一,选优秀的作品;第二,选有代表性作品;第三,选能充分彰显民族精神的作品;第四,选适合学生学习的作品。

其次,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这是因为学生的文化知识积淀不够深厚,而且生活的年代距许多民族音乐作品创作的时代有一定距离,对作者及创作的过程也不太了解。所以,对教师而言,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指导学生自己查阅搜集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如,赏析钢琴协奏曲《黄河》,一般应让学生先了解冼星海1939年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的历史背景、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了解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黄河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了解殷承宗等人改编此曲的过程。只有当学生了解这些背景性的历史材料后,才有可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如黄河浪涛般汹涌澎湃的激情,感受超越时空的、具有永恒意义的革命精神。

2.感受音乐形象,强化民族情感体验。

情景交融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审美命题,对音乐的审美理解,离不开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又离不开艺术形象。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曾指出,动人的艺术家的思想寄托于富于情感的形象之中。只有当学生通过感知较好地把握音乐形象,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进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感知音乐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常用的方法包括:根据音乐作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描绘音乐形象;结合音乐作品分析描述自己感知的音乐形象,以帮助学生较准确地对音乐形象进行感知;鼓励学生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描述自己心中感知的音乐形象。

如,学唱《卖报歌》时,学生容易唱出欢快的情绪,这是对报童音乐形象的理解出现偏差所导致的。现在,学生的生活条件大都比较好,充满了幸福感,他们是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报童的生活,并不了解旧社会报童生活的艰辛与坎坷,难以把作品所蕴含的对报童的同情和对旧社会的鞭挞之情表现出来,这就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介绍这首歌的写作历史背景及聂耳、安娥创作这一作品的过程和故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

再如,《牧歌》是一首蒙古长调,歌曲纯净,韵味悠长,犹如天籁之声,散发着浓郁的草原气息,抒发了蒙古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对和谐自由生活的憧憬。这首歌画面感很强,但对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单靠语言描绘还是很难把握的。这时,教师不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辽阔翠绿的草原、广袤悠远的蓝天、如珍珠般散落绿茵的羊群以及草原人民的生活风貌,展现在学生面前,形成视觉形象冲击,将抽象描绘转化为形象感知,这种形象是活的,充满着生命的律动,带有情感的温度。伴随悠扬的乐曲,让学生体味美丽的草原、辽阔的祖国。

而对于一些创作时间离我们较近的音乐作品,由于其反映的生活与学生没有较大隔阂,理解起来不是很难,教师可以放开,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描绘并适时组织讨论交流。

3.坚持音乐教学的“音乐性”,寓教育于音乐语汇。

不要把音乐课上成语文课或美术课,所有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形象的手段都是辅助性的,因为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毕竟不同于视觉形象,它是由音乐引起的联想和想象,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宽泛性。音乐教育,最根本的还是要靠音乐本身的“音乐性”语言感染学生,而不是过多地依靠“非音乐性”语言。好的音乐教学应当充满丰富的音乐语汇,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节奏、旋律、和声、复调;对比、对称、变化、统一;结构、曲式等。通过这些音乐语汇,学生能够感受音乐作品带来的“线条美”和“色彩美”。

音乐的美是独特的,能够直入人的心灵:听蒙古长调,能让我们感受到辽阔、悠远、醇厚之美;听藏族音乐,能让我们感受到纯净、爽朗、神秘之美;听新疆舞曲,能让我们感受到热情、欢快、豪爽之美;听陕北民歌,能让我们感受到纯朴、粗犷、苍凉之美;听江南丝竹,能让我们感受到清丽、闲适、柔和之美……

因此,通过音乐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主要应该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和培养良好的音乐听觉感知能力。这种训练要精心安排,由简单到复杂地听、由浅入深地听、对比地听。当然,这种训练和培养并不是一味静静地听,其他的感知手段是可以为听服务的,注意不要喧宾夺主就好。比如,乐曲中的节奏、力度、旋律本身就具有律动性,让身体随着音乐动起来,拍手、摇摆、跳跃甚至舞蹈,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犹如一坛陈年美酒,历久弥香,引导学生在尽情“享用”的同时,不要忘记把它传承下去,让民族音乐之美及其承载的民族精神绽放最美的光彩。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音乐作品民族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我们的民族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多元民族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