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凤
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外部诸多条件的影响,而在它内部,教育也会因人们所持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和实践路向。生态教育是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一种主体诉求,它的发展和成型必然会受到教育内外部条件,即教育生态的影响。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应把生态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生态教育。
教育生态,指的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它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生态三个要素;其中,自然环境生态和社会生态两个要素构成了教育生态的外在层面,而自生态属于教育生态的内在层面。
自然环境生态,指的是为教育发展创造的各种“自然条件”,它既可以是自然的,如一所学校坐落在由青山绿水环抱的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也可以是人为的,如为了营造出一种生态的校园环境氛围而设计建造的假山、长廊、花草、巨石、凉亭、喷泉等景观。社会生态,指的是影响教育的各种社会条件,包括一个国家(地区)的政治形态、经济结构、科学技术、文化习俗、政策法规、社会舆情等多个方面。自生态,即教育自身的生态,包括教育的物质生态、精神生态和行为生态三个方面。其中,物质生态指的是教育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技术条件,如教育经费、教室、教学仪器设备、教育技术等;精神生态指的是人们对教育的价值追求,如党的教育宗旨,学校秉持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行为生态指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从事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和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教育生态的“二层面三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也是综合的、系统的。
在生态教育的语境下,生态的涵义指的不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而是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取向。因此,生态教育就是围绕生态的内涵开展教育,并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中能够充分体现生态价值的一种教育主张。生态教育的对象是人,在学校教育中,它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而更确切地指向应该是学生。因而,生态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发展体现生态的意蕴,其内涵由表及里可分为三个层面,即学生的生活形态、生长姿态和生命样态。其中,生活形态指的是学生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力、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生长姿态指的是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通过接受教育而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健康观、发展观等;生命样态指的是学生的生命观,即学生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自然物“生命”的看法和观点。
人类无视生态规律,肆意践踏生态文明,导致了破坏性甚至灾难性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教育生态。首先,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态的破坏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如大气污染、水污染严重,气候异常现象频发,森林绿色植被减少,土壤沙漠化,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灭绝加剧,这不仅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更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其次,因人们对自我生存价值的不断扩张而造成的不同国家、社会、组织之间的肆意争斗、战争、侵略,不仅严重恶化了社会生态,破坏了世界和平,制造了更多的贫穷苦难,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而且对普及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形成了威胁。此外,一些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小觑,如奢靡浪费的不良酒桌文化、日本武士道自杀文化等,它们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中正潜移默化地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再次,就教育的自生态而言,落后的教育观念、贫乏的教育资源、不尽完善的教育政策法规、缺乏科学性的教育管理、低素质的教育从业者等,这些都对教育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甚至达到了破坏性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科技产品得以广泛应用,这进一步扩展了我们的社会生态结构,丰富了人们对社会生态的认知,并给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伴随人工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很多工作将被智能机器取代,人与智能机器之间的人机关系将对我们的社会生态结构造成革命性的变化。今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将会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机器,继而机器带给人类的是更多的失业,还是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人生体验?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问题,即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该如何自处?
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导向,它倡导人与自然应结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是自然环境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我们只有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进而重塑教育生态,为教育发展创造更加丰富而有利的条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保护生态逐渐成为全球共识。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会议指出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世界各国应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加强国际合作,为建立一种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而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压力,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在此过程中,我国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通过召开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参加国际环保组织、加入国际环保公约、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途径,进一步改善和促进了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政治和社会建设,必须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意志的层面,这不仅显示了其重要性,更突显了其迫切性。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于学校而言,必须把生态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要开展生态教育,学校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秉持什么样的生态观和生态教育观。事实上,生态观和生态教育观并不是唯一的,它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会因对生态和生态教育的理解不同而持有不同的生态观和生态教育观。这就如同当我们讲到价值观教育的时候,如果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说,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不是价值观本身,而是教育学生养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显然,在这方面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们所主张的生态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它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即实现生态文明。因此,学校开展生态教育必须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贯彻其中,即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终身发展,教育要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国家、国家与国家和谐共生、和平共处。
由于生态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内容包罗万象,这就要求学校开展生态教育必须有所侧重,不可面面俱到。因此,当一所学校计划实施“生态教育”的时候,必须对其进行准确定位。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会直接把“生态教育”作为自己的教育特色或办学特色,这是值得商榷的。例如,有的学校仅仅在环保教育或植物生态教育上有所特色,却也打着“生态教育”的旗号,这就不免有“小脚穿大鞋”的嫌疑了。对一所学校而言,明智的做法是结合本校的教育传统、教育思想、区域教育资源特点和学校教育特色定位,对生态教育进行深入解读,即明确阐释本校所秉持的生态观和生态教育观,精准确定本校实施生态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清晰界定本校生态教育的学生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提炼本校实施生态教育的特定主题。像“低碳环保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气候教育”“生态资源教育”“绿色生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生态科技教育”“生命教育”等,它们都是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生态教育的具体化,都可以作为学校主打的生态教育主题。
如果我们站在区域教育特色顶层设计的层面来看,生态教育作为一个区域教育的特色是较为可行的。在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指导下,一个区域可以开发和整合本区域的生态教育资源,整体设计本区域生态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并结合本区域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生态教育资源优势和办学特点,对每一所学校、幼儿园实施生态教育的主题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以统筹实施本区域的生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