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林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
跆拳道作为奥运会正式项目,因其动作姿势、对坚毅品质的锻炼、对身体机能的调节,而备受欢迎。随着练习跆拳道的人群急剧增加,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跆拳道迷的需求,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大学生作为社会朝气与希望的象征,对跆拳道痴迷者也不在少数,但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仅仅依靠大学有限的专业老师,是达不到教学的成果。而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在线下教学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转而接受新媒体教学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在高校学习跆拳道,只有在上体育课或加入社团,一个星期最多一次,时间非常有限,而且教练授课之后就结束,具有一次性,学员有不明白的地方只能靠回忆或询问,不可反复琢磨。其次,受空间的局限,一般上课的学员数量有限,教练也无法同时指导众多学生,导致教学成果不明显。再次,在高校跆拳道体育中,资源有限,教练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学生却无法选择,只一条路走到黑。而如果学员想更进一步就必须寻找专业教练,而费用动则上千甚至上万,昂贵的学费是普通大学生无法承受的,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跆拳道传入中国已有数十年,成功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但也产生了我国体育运动的通病,即重实战轻理论。在高校教学中,老师一般只是教授基本的姿势、动作,重视运动的技能的培训,对于跆拳道的历史与发展直接忽略,为什么要采用某种动作也不加追究,只告诉学生是什么,不探究为什么。这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爱好者提高跆拳道水平,更可能导致人们仅将其视为拳脚技术,忽视了作为体育竞技的精神。
跆拳道起源于上个世纪的朝鲜半岛,并通过韩国的推广而发扬光大,风靡全球。与国外高校的跆拳道教学不同,中国的跆拳道只是注重动作要领的传授,提高学员的竞技技能,没有对动作的创新,更谈不上对跆拳道理论的革新。再者,高校的教练大多数并非专业运动员出身,自身的理论水准与实战能力值得商榷,导致教学水平偏低,方式也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硬件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的保障条件,不同于跑步、篮球、乒乓球,跆拳道对场地、服饰的要求很高。而现在高校中的体育设施只能满足一般的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篮球等大众运动,像曲棍球、棒球、跆拳道等对场地要求甚高的运动,发展还相对较慢,设备设施也跟不上。师生们还局促在狭小的空间,在不标准的场地练习,就算是这么落后的条件,训练的时间也很有限,这严重阻碍了跆拳道的发展与推广,也不利于学生对跆拳道的训练。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有自身的一套完整的测评标准,如羽毛球对发球高度、站位、落点、翻网、压线等都有一套全世界通用的标准,对发球、高远球、平抽球、勾对角、杀球、扑球、挑后场等技术要领都有评价标准,保证了这项运动的盛行。而在高校,由于教练员水平有限、设施落后,平时练习中就缺乏对标准对的把握,到期末考试时,对学生成绩的打分标准也是模棱两可,可见目前对跆拳道的水平的测评还处于摸索阶段,任重道远。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控制性、海量性、交互性、实时性、互动性等特点,通过文本、声音、图像、视频、色彩等媒介来传递信息,是被普遍认可的可靠且有生命力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多媒体与跆拳道的结合也将发挥出乎意料的化学反应。
传统的面对面线下教学,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场所进行,不可能随时随地开展。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方或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地区,面对面教学是不可能的。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电脑、平板等设备,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只要想学,链接网络即可,真正实现了跆拳道学习的无障碍化。
传统的跆拳道教学,教练只是将知识与技能无差别的粘贴复制,没有时间与精力对每位学员针对性指导。通过新媒体,学员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专门反复练习,也可以以之为标准,参照训练。新媒体将每一个动作细节放大,让学员看得清楚,学得明白,将面对面忽略的地方展示出来,清楚地认识到跆拳道的难点和要点,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学员还可以在海量的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视频、图片、文字等,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练员来说,一来可以革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最新的技术接轨,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作用水平。二来可以减轻负荷,不必每个动作要领、技术细节都事必躬亲,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
新媒体不仅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大家提供了彼此交流的平台。学生能够凭借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视频app,QQ兴趣群等媒介,与其他的兴趣爱好者交流,听取他人的有益建议和指导,找到自身的短板,习得新技能,发掘跆拳道鲜为人知的领域,提高自己的跆拳道水平,增加兴趣。还可以将自己的视频与专业视频作对比,找到差距,或者传到网上,由别人来评价,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寻求帮助,以期待更上一层楼。
新媒体独特的直观感、画面感、生动性,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给学生感官冲击。由于能够随时随地反复观看,破除了面对面教学的局限,学习的便利性为兴趣的培养提供了土壤。而反复的学习练习,使跆拳道这项运动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层次的记忆,不断的自我暗示让学生喜欢上了这项体育。而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学员在跆拳道上找到了自信,而自信又使水平不断提高,久而久之,对于跆拳道的热爱便无法自拔。
诚然,新媒体有其引人入胜的魅力,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新媒体不可能自热而然就与跆拳道这项运动完美融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磨合。
新媒体上传有大量的视频影像,并不断更新,这是新媒体在跆拳道教学方面最突出的特征。加上现在网络发达,只要连接网络即可学习,这对于学习任务繁重,学习资源匮乏的在校大学生来说非常切合。对于视频的运用,可以分为学员自主观看和作为面对面教学辅导两种,但不管哪种方式,其实都是发挥视频的特点。首先,大家可以在新媒体上选择水准较高的系统性的视频,然后在学习时,对于简单的部分可以快进或跳过,而复杂晦涩的部分,可以反复观看,细心揣摩,配合教练的讲解效果更好。通过将视频影像引入跆拳道,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学习每一个细节,并且有针对性,在大脑里也会留下深刻的记忆。
任何体育运动,就纯理论的教学而言,是非常枯燥无趣的,一些困难的要点,仅凭老师的分析讲解或者几个示范是很难习得的。而视频资料运用影像、声音,将枯燥的技术要点形象化、直观化。例如对侧踢、后旋踢,只是单纯的文字表述,很难实际操作,而如果依靠教练的不断演练是不现实的。视频将关键动作细化、慢放,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理解动作要领,再加上自己不断的练习,逐步提高竞技水平,也提高了对跆拳道这项运动的兴趣。
录像与视频的形式相同,都是对画面动作的采集。但视频一般以他人为对象,而录像专门针对学员自己,是对自己影像的采集。大学生都有手机,配备有录像功能,经济实惠又便利。学员将自己的动作姿势录制下来,比对专业课视频自省,也可请教专业老师,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然后勤加练习,感觉不错时再录制,再进行比对,缩小与专业规范动作的差距。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录像将学员的真实水平记录下来,自己作为观众,可以清晰地发现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专项练习。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极具针对性,可以大大提高跆拳道练习的效率。
随着跆拳道的全球风靡,许多专业或兴趣平台搭建起来。在微信、微博上有大量的公众号,每日更新跆拳道的相关比赛、教学视频、技术要领,只需点击搜索,即可显示大量的公众号,然后观众即可。这种方式最简便、最经济、也最适合高校大学生。课间、饭后、散步等闲散时间都可以被利用起来,增加了学习的机会。而且一般app都提供有交流平台,学员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管是跆拳道还是工作学习都可以,其实也为大家拓宽了新的天地。
图片连拍主要是对视频的补充,因为视频往往较长,少则几分钟,多则一小时,对于某个技术要领的分析不够细致。而连拍或动图,将一个动作分解成数个小技术,学生更能够清楚地看明白。在老师授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如后旋踢等高难度动作,即使教练不断示范,由于动作较快,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高,眼睛根本看不清,无法领会。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连拍的图片,清晰的展示动作的变化与流程,搭配细致的讲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跆拳道作为一项时尚运动,广受高校师生的欢迎。但鉴于高校资源有限、设备落后、学生时间有限、自学难度大等因素,跆拳道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跆拳道的发展另辟蹊径,实现了线下面对面教学到线上网状教学的变革。新媒体以其方便、实用、快捷、免费、交流面广等优势,已得到广大跆拳道迷的一致好评。因此,高校在继续开展传统课程的同时,可以将新媒体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发挥大数据的神奇作用,优势互补,促进高校跆拳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