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18-01-28 23:32唐连凤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唐连凤

邓小平、习近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两位杰出的伟人,他们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非凡的贡献。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习近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逐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尽管他们解决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遇到的不同问题,但是他们的对外开放思想是相融相通,一脉相承的。习近平不仅全面系统地继承了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方面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习近平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缅怀伟人邓小平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对于全面系统把握、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方面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主要内容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20世纪70、80年代,发展完善于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主要集中在1957年4月《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1975年8月《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1978年12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9年3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开幕词》、1983年7月《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1984年2月《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6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5年3月《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987年11月《十三大的两个特点》、1988年5月《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1989年6月《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1992年1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等文献中。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主要内容如下。

(一)思想认识上:结合国内外实际,强调对外开放的重要性、紧迫性

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其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64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78两个重要观点。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早在1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已被各民族的各方面互相往来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已成为世界性的了。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为此,邓小平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1]77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只有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快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从历史上看,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国没有积极地对外开放,长期处于闭关自守或半封闭状态,经济不发达,坐失了许多发展的良机,与世界先进水平距离拉大。对此,邓小平深刻指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1]90“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1]117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存在许多困难,如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缺乏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等等,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对外开放。邓小平指出:“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补充”[1]90。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中把对外开放提升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中国命运的高度,“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73。

(二)开放格局上: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多层次是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1980年,我国正式宣布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国务院又决定进一步开放从大连到北海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1985年又进一步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等地区,在条件成熟后还将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决定将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办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战略决策,并作为此后十年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中央又提出积极发展同内陆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新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18个省会城市、13个沿边城市,增加了34个开放口岸。这里重点阐述邓小平特区思想:首先,特区性质是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特区。邓小平在会见原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的谈话中曾指出:“广东提出搞特区,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我说名字叫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特区”[2]。其次,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验基地。邓小平指出:“特区将成为开放的基地”[1]52。“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1]133最后,经济特区起窗口作用。邓小平指出:“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52-53。

多渠道是指通过举办外资经济、对外经济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吸引利用外资、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旅游业、跨国经营等各种方式,是国内经济面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与世界经济接轨。这里重点阐述邓小平对外贸易思想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思想。首先,邓小平十分注重对外贸易的发展。他指出:“现在中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例很小,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翻两番,对外贸易额就会增加许多,中国同外国的经济关系就发展起来了,市场也发展了”[1]79。其次,邓小平十分重视引进先进技术。他多次强调:“现在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先进成果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利用呢?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3]111。最后,邓小平主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73。

全方位是指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邓小平说:“对外开放,我们还有一些人没有弄清楚,以为只是对西方开放,其实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儿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所以,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不是一个方面”[1]98-99。

需要指出,邓小平对外开放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多个领域,其中对外经济开放是重点。

(三)方向原则上:立足人民利益、国家利益至上基础上提出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方向、遵循的基本原则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会导致资本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会有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更大,而且会取得更大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比重将始终占优势。”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上,“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3]167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政治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由于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所以它有能力保障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此,邓小平指出:“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3]169。文化上,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1]3。邓小平指出:“思想路线不能搞精神污染”[1]39。“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1]40。“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1]40

遵守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坚持平等互利、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坚持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等。这里着重阐释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邓小平首先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3。这段话首先阐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奋斗,不应当也不可能依靠其他国家的力量来完成。其次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即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外援为辅。邓小平指出:“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捷径’。我们要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也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必然要以自力更生为主”[3]。

二、习近平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时代。习近平不仅全面继承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1世纪国内外发展客观要求,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推动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方面的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方面的重要论述主要集中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2013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6年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等文献中。习近平对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内容如下:

(一)思想认识上:以战略家眼光深刻洞察国内外形势,把对外开放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进入21世纪后,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这些变化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经济增长放缓、要素成本上升等难题需要进一步对外开放。习近平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4]。2012年12月,习近平首次视察广东,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5]

(二)开放格局上: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高度,从理论到实践两个维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开放、如何开放这个问题,形成了全面开放新格局

从理论维度来讲,习近平全面开放格局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方案和主张,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方式创新、层次加深、质量提升。

1.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出口与进口并重,提高国际经贸合作水平

习近平指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6],出口与进口并重。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主要是引进外资搭载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市场机会等。同时,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人民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普惠,但总体上内陆和沿边地区还是对外开放的洼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在深化沿海开放的同时,推动内陆和沿边地区创新开放合作模式,使开放的洼地变成开放的高地,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深化制造业开放同时重视服务领域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结构调整

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时间较早的领域,当前制造业开放从实物贸易扩展到金融、保险、教育、咨询等在内的服务贸易。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重点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开放并重,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过去发达国家是我国主要经贸伙伴,现在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也日益密切。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处理好向发达国家开放与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平等互利合作,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进口来源多元化,投资合作伙伴多元化。

5.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

近年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面临着重大调整。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货物贸易进口国、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外汇储备国、旅游输出国,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百分之三十,理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此,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7]60“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国际多边主义的积极参与者。”[7]275

从实践维度来讲,习近平全面开放格局凸显其实践性、操作性,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布局优化。

1.“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核心经济发展战略,也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对哈萨克斯坦访问中首次向世界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同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中提出了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概念。目前中国已经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机制化产能合作,与东盟、巴基斯坦、新加坡、格鲁吉亚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协定。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均得到落实,取得很好成就。

2.贸易强国建设

对外贸易是对外开放重要形式之一。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8]。如鼓励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品牌产品出口,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等进口,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在制造业方面,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2018年11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显示和行动”。

3.外商投资环境建设

今天,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培育引导竞争新优势,就要为外商投资营造公平透明的法制保障环境。这里涉及完善外资法律法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平等竞争市场环境。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8]。2018年3月,国家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新机构,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完成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工作,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4.区域开放布局建设

习近平重视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一方面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建设好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另一方面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这里重点阐述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国务院先后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11个自贸区。

5.开放格局中知识产权保护建设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习近平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今年,中国将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我们鼓励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同时,我们希望外国政府加强对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方向原则上:立足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繁荣的基础上提出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方向和遵循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大会主题表明了习近平对外开放坚持的方向。

遵循的原则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相结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平等互利等原则。这里主要阐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此原则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秉持的,也是习近平对外开放实践中秉持的。

“共商”就是世界各国共同协商、深化交流,加强各国之间的互信,共同协商解决国际政治纷争与经济矛盾。中国顺应世界潮流,尊重各国主权,倡导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通过共同协商达成政治共识、寻求共同利益,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就是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合作共建,分享发展机遇,扩大共同利益,从而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8]“共享”就是让世界各国及其人民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共同分享世界经济发展成果。“共享”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是世界各国积极寻求最大利益公约数、经济合作契合点,实现互惠互利、多赢共赢;体现在文化发展方面,是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各国文化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种文明和谐包容。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方面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在全面系统继承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将中国的对外开放不论理论还是实践均推向纵深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内容十分丰富,撮述其要,概述如下:

(一)“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提出并实施的一个大手笔。“一带一路”倡议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根据“一带一路”倡议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涵盖65个核心国家,覆盖面积约5539km2,约占全球总面积的41.3%;惠及46.7亿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6.9%;区域经济总量达27.4万亿美元,占据全球经济总量的38.2%。为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倡导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1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时有57个成员国签署协议,截至2017年5月已经增至77个,其中包括一些域外国家。中国于2014年底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了丝路基金,2017年5月,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再次宣布中国将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丝路基金的设立就是以中国行动落实中国倡议、以资金融通推动互联互通,以创新性的投融资模式,切实支持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诚意和决心”[9]。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再到政治外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成为现实写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及世界各国要实现长久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到其他国家的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共同繁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大势,世界各国均应该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体现在经济上就是世界各国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共同发展,其核心在于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和零和博弈思维。

(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是习近平在很多讲话中反复强调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我国到2020年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了明确解释,即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一体制的特征就是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其标志就是建立起了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形成了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机制,健全了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健全了贸易摩擦应对机制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国际规则,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构建的,可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深刻的改革,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方面的重要论述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