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280)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国际形势下,结合我国发展需要,在2013年9月到10月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创见性的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开创了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时代,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焦点突出表现在人才竞争,无论哪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市场上占有更重要的份额,要想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人才储备已经成了必要条件。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需要下,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一带一路”引领下,要使职业教育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高职院校必须要利用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来扩大自身的发展领域,拓宽发展空间。一方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将国外先进教学经验“请进来”,有助于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及综合实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可有效弥补高职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及社会知名度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国际化办学也为高职教育成果输出提供了平台,配合国家“一带一路”重大举措,将我国优秀职教经验“传出去”。
全球化背景下,结合“一带一路”双边发展,国际合作日益频繁,效率也越来越高,与之相适应的我国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国际化时代。放眼国际,西方国家已经逐步形成了与其社会水平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不仅具备成熟的、先进的职教框架,而且为了帮助职教进一步发展的国家制度体系、法律系体和社会环境也非常成熟。就拿德、加拿大、英、澳大利亚等职教发达的国家在面对生源水平不高、生源逐步萎缩等问题的挑战的时候开始把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作为他们日益关注的扩张机会,尤其是我们国家人力资源丰富,职业教育还没有进行充分挖掘,更是他们抢夺生源提升自我的重要市场。当然,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这种生源的争夺的形式将会更加多样,我国的职教正在高速发展的当下面对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和地区,又是我们职教要去重点关注和开发的地区,“鲁班工坊”就是帮助我国职教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越来越把国际交流与合作放在了引进留学生上,自 1978 年,欧洲教育委员会第一提出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进行高等教育联合学习计划,到 2007 年出台的《伦敦公报》,欧洲的高等教育领域对于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主要以学生的国际流动为主。在教育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彼此间的合作和交流,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06 年的时候,Tristan Bunuel 发表的《日益规范化的教育国际化联合培养》一文中,就概述了从 20 世纪 90 年开始,西方各国的高等学院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办学趋势,同时分析了当下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基本状况,办学内容,办学方式,办学影响等方面,以及学者们对办学的发展前景的预测。时至今日,这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情况更加频繁和深入。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需要职业教育加强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模式的学习、借鉴、消化和吸收,进而创新发展,形成中国特色、达到世界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国职业教育打造自身的标准和体系,不断提升内在的核心竞争力,在世界上塑造职业教育的“中国制造”。我国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形成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多个双边和多边教育高层交流磋商机制,尤其是中美、中俄、中欧等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的建立,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双边和区域教育国际合作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确立,参与世界经济的大循环、加入跨国间的紧密合作,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从区域、个别市场,衍变为全球市场;同时,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企业加速海外布局,职业教育更需要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主动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扩大与周边国家和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服务中国产业的国际布局。
要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参与国际间教育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式,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是职业院校在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国制造2025、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密集出台,国际化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
为适应天津市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适应天津市大炼化、大油田建设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熟悉国际惯例,掌握扎实专业基础,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2000年以来,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立足专业建设,在课程改革、学术交流、教师互派、海外实习、交换留学等方面不断探索并创新合作与交流模式,以世界眼光发展高职教育,以国际标准培育技能人才,走出了一条全方位提升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国际化的发展平台。2006年3月,天津市教委批准同意我院引进澳大利亚中央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教材、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合作举办石油工程专业高职层次学历教育,在招生之前,学院对中石油和中海油所属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介绍了合作培养方案,在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建立了“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了由学院、石油企业和澳大利亚TAFE学院三方组成的中澳合作石油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签定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协议,并按订单协议,由三方参与,确定了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进行了课程整合。学生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学业并成绩合格后,可获得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颁发的高职毕业证书及澳大利亚中央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油气工程专业文凭。近些年来,学院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逐步提高国际交流合作对象的层次,不断丰富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与形式,为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充分挖掘现有潜力,积极创造条件,多方主动参与,进一步抓住机遇,扩大合作院校数量,培植新的合作项目,拓展富有成效的外籍员工以及中方海外员工专业技术技能及英语培训合作,推动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的发展,使国际合作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企业举办、并以油气专业为主干的石油类高等职业院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在积极探索,力求走一条全方位教育服务国际化的合作道路。
中石油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就现在初步统计在“一带一路”沿线的19个国家中就有50余个油气合作项目在推进。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充分利用依托行业办学的优势,将“一带一路”融入到学院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中,深化校企合作,主动参与、积极挖掘中石油海外“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与实践。近几年,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等单位合作,先后承担了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伊拉克籍新员工培训、尼日尔津德尔炼油有限公司干部培训、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CNODC)等培训项目。实施的外籍员工专业培训5期,共计265人次。其中,伊拉克哈法亚培训项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学院联合参与国际竞标获得的培训项目。培训对象是中油伊拉克分公司哈法亚油田新招当地本科应届毕业生,共计21人,培训时间4个月,通过“系统控制”、“仪器仪表”等6个专业岗位的培训,使学员掌握了岗位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具备了独立作业的能力,同时,也增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通,开创了高职院校外籍员工培训的新篇章,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作为石油企业举办、并以油气专业为主干的石油类高等职业院校,面对企业的急切需求,自2004年9月开始,学院与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公司、中海油服公司等国内典型的涉外大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具有油气技术专业办学经验的澳大利亚中央TAFE学院建立课题研究组,共同开展了研究与实践工作。根据学校教学、课程、专业建设以及科研发展的需要,瞄准国际前沿,每年均引进1-2名国(境)外高素质、高水平的智力人才,进行长短期授课、讲学、学术访问和科研合作,以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促进教学、课程和专业建设,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为了服务于“一带一路”,学院积极吸引境外专家到高职院校任职,逐步建设国际化教学团队,进一步加强聘请外国专家的引智工作,提高引智质量,发挥外国专家在国际化办学中的积极作用。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学分互认、获取中外双方文凭等形式,多渠道开展学生长短期出国交流学习项目,使每届中外合作培养的具备条件的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有机会出国交流学习,拓展国际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
依托中澳联合办学和对外(伊拉克、尼日利亚等)培训的经验积极拓展海外职业教育市场,学院每年涉外(一带一路与中石油合作的石油公司)培训石油工程技术技能人才达300人次,不断提升了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学院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在校综合表现、系部推荐意见以及学生是否适合交流计划等作为依据,选派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积极探索学院与跨国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在现有较好国际合作办学基础上,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根据学校发展的客观现实和未来需要,充分挖掘现有潜力,积极创造条件,多方主动参与,与2-3所高等教育机构或知名涉外企业建立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使我院及相关专业能够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与相应机构建立长期、友好、稳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提高交流合作对象的层次,不断丰富交流与合作的内涵与形式,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质性合作,推动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薇.“一带一路”倡议与我国开放大学国际化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 2016, (19).
[2]马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J].财经科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