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手机阅读时代的开启,经典文学阅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读图替代了读文字,浅阅读替代了深阅读,碎片化阅读替代了研磨精读。同时,经典难读、去经典化的慨叹,将经典文学挤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落。那么,中职生为什么不喜欢阅读经典呢?笔者针对此问题做过问卷调查,从结果得知,中职生之所以不愿意阅读经典,一是存在阅读距离感,二是缺乏必要的、有效的引导,三是存在学习惰性。面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索出一套“读一读、讲一讲、写一写、比一比、唱一唱、演一演”的阅读机制,现将细节分享如下。
除分散性自我诵读、课堂教学诵读等常规形式外,学校可以借助集体诵读来建立仪式感,从而帮助中职生感受阅读氛围、产生阅读共鸣、提升阅读素养。集体诵读以班级为单位,以方阵为组织形式,以节日为契机,以《三字经》《少年中国说》《论语》等国学经典为主要阅读内容,利用升旗仪式集中在学校操场进行。以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学校通过“跑一跑、喊一喊、读一读”的形式组织学生集体诵读。“跑一跑”:诵读之前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跑操一圈,这一环节重在热身,收敛学生身心,接着以班级为单位站成方队。“喊一喊”:整队之后,在班主任和班长的组织下,各班齐声喊出班级口号。这一环节旨在凝心聚力,振奋士气,调动情绪,为诵读做好充分的准备。“读一读”:由教师或1~2名学生领读,全校师生诵读。领读能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在停顿、节奏上便于调控,以免造成多个声部混杂的混乱场面。集体诵读重在仪式感,让学生在集体体验中产生精神共鸣。
首先,教师讲经典。传统意义上的讲解是利用课堂或讲座,教师以PPT、宣传画等形式向学生普及一些经典名著,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如今新媒体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传播手段,微课、微电影、微信以及根据名著改编的电影、动漫等,较之传统的宣传手段更立体直观,能调动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讲经典。利用班会课、自习课等时间组织学生阅读经典,然后通过课前演讲、读书报告会等方式,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一般来说,中职生喜欢故事性强、篇幅较短、流传甚广的经典作品,因此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已经拍摄成电影或电视剧的作品,以阅读为主,以观看影视作品为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是书写经典。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书法选修课、创建学生书法社团、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开展书法比赛等方式,鼓励学生书写一则名言、一首小诗、一页美文。中职生无升学压力,时间充裕,每天写一页字帖,是读经诵典的有效途径,日积月累也是一种收获。
二是共享经典。可以通过师生共读经典的方式,建立师生共同话题、共同目标。师生共读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鼓励、指导、督促学生坚持阅读。教师可按照“一天读一章、读时画一画、画完批一批、课前议一议、定期写一写、总结评一评”的方式,即定时定量共读,眼到手到做批注,课前彼此交流分享,及时写心得体会,举行读书报告会总结。如共读《三国演义》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物或故事情节及时点评,通过写感想、讲故事、读文字的方式,以反思促进阅读。
经典还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来阅读。中职生对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比较积极,在选篇、诵读、配乐、做PPT的过程中,学生能自发地阅读经典、背诵经典,学习的热情远远超过背诵课文。组织比赛时,诵读的内容可以是古今中外优秀经典诗文,也可以是教材内容,还可以是自写文章。诵读的形式可采用单独或集体诵读的方式,自选题材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重在以赛促读。诵读时间不超过5分钟,可配合音乐、舞蹈和PPT等进行。评委可根据诵读内容、语言表达、情感抒发、台风、朗诵时间和创新点等打分,重在鼓励更多的中职生加入阅读阵营。
一是课本剧的形式。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雷雨》《茶馆》,甚至古诗词等都可以改编成课本剧。与其他阅读方式相比,课本剧的难度要大些,但好处是可以调动更多的学生参加,而学生观看同学排练的课本剧会有一种亲切感,他们的参与加深了对经典思想意蕴与人物性格的理解。因此,课本剧的演绎实则是二度创作,既有阅读者和表演者的理解改编,也有观演者的评价欣赏,难度虽高但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更高。这就需要教师在选篇编剧、故事背景、戏剧冲突、人物形象、台词设计、场景设置、音乐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指导,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亲近经典,正确理解经典并热爱经典。
二是配音的形式。相较于二度创作的课本剧,给经典配音就简单多了。从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中选取一些语段让学生模仿配音,配音的过程本身就是理解作品的再创作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顺藤摸瓜、追寻原著,深入理解情节,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