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鑫 苏州星湾学校体育组
根据我国足球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足球强国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足球工作重心转移到中小学身上。小学生是国家实现体育事业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可塑性最强、最有潜力的群体。通过对中小学生足球技能的培养,间接性提高国家竞技足球水平。
当前许多学生家长对于足球教学甚至其他运动技能有着可会可不会的态度,认为只要小孩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代表一切,也因此把学习当作孩子现在唯一的任务;还有极少部分家长害怕足球运动影响学生的成绩就完全禁止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此外,应试教育、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社会整体重文轻体育的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让家长对足球教学产生轻视的思想。
现在虽然全国各地小学在国家的号召下都已经开展了校园足球运动,但具体情况却不容乐观。这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在足球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的训练方法就是依据自己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经验的积累,没有很好的去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去教授学生。但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生他们还是很难掌握这种教学方法,这也因此加大了足球教学的难度。另外,还有极少部分教师本身对于足球项目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基础与技能储备,这使得这类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只能采用讲解和示范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足球失去兴趣。还有部分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整体和团队,只注重单一的训练,这也会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就会只注重自己,而忽视了团队的合作。
虽然全国各个地市都在相应国家的号召,各个小学也相应的在起草校园足球项目走进学校,但是真正地市、学校却不敢恭维。在小学足球开展过程中,由于教育经费的缺乏,导致学校缺乏相应的足球场地和体育器材。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大多数小学没有配备相关的体育器材,更没有相关的足球场地,这使得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无法按照相应的要求去开展,并且大多情况下都是在操场上进行的;没有标准的球门和凭证的场地,导致学生在进行足球运动时,增加了受伤的机率,从而无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校通过开展足球文化节等体育类文化节的机会,加强校园足球活动的宣传,并且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小区进行足球技能的展示,足球画展作品展示等等;在学校内学校可以组织亲子足球赛或者亲子趣味足球赛,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校、家长三者之间的交流,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家长对足球运动项目的轻视或者偏见。这样的话,家长也会支持学校的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兴趣的不同和每个学生足球相关技能的不同,应按照学生能力水平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足球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教师适当的辅导进行练习,并且把游戏融入到足球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一定的足球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以控球练习为例,练习控球的方法多种多样,正脚背、脚外侧、脚内侧,还有身体其它部位的练习,比如头顶球、胸部停球、大腿接球等等,此外在运球过程中还伴随着一些假动作。在教学、练习、训练过程中首先要强调足球是一个团体项目,大家要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整体意识。
对于小学足球运动来说,可以根据学校、当地政府经济状况健身适应的场地;或者学校可以建设多功能的运动场以此适应各方面的需求。体育器材学校定期检查、更换体育器材,毕竟场地和器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生自身的安全。
教师是学生兴趣的开发者、引导者、启蒙者,他们的足球教学综合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园足球以后的发展方向。完善足球教师师资队伍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逐步完善:多渠道补充足球师资、足球师资整体队伍的结构、加强当前足球师资队伍的培训、加强小学足球师资管理,建立师资管理制度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足球师资待遇水平、建立交流学习平台等几方面以此完善足球师资队伍,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
足球作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促进足球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从足球中获得快乐、自信,促进文化学习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