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平童年创伤 重塑亲子关系*

2018-01-28 22:38
江苏教育 2018年88期
关键词:心智研究者婴儿

一、我们如何被童年塑造

儿童对照看者(主要是母亲)的依恋,是基于生物进化的需要。在生命初期,人类的婴儿如此的脆弱,为了在进化序列中能够生存和发展下来,他们必须依靠更有力量、更智慧的他人来获得保护和安全感。这种自出生起就具有的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是人类遗传序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保持身体上的亲近,确保自己能够存活下来;把依恋对象看成“安全基地”,儿童可以从这里开始探索其他陌生的环境和体验;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港”,在面对危险情境和受到惊吓时逃回此处;与依恋对象分离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

英国心理学家Bowlby是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的这一开创性成果被多伦多发展心理学家Ainsworth的“陌生情境实验”所验证,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和12月大的婴儿被请到一个到处是玩具的房间。实验中每三分钟呈现一个场景,包括妈妈在的时候让婴儿探索、妈妈两次离开房间、其间陌生人进来、妈妈两次回来与孩子重聚等。在一系列妈妈离开、重聚的情境中,观察记录婴儿的两种行为:探索和依恋。通过分析,Ainsworth发现了四种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于不同的母婴在家庭情境中的互动模式。

(一)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婴儿在依恋和探索两个维度上的能力是对等的,他们将妈妈作为安全基地,在感到安全时能自由探索周围的环境;在与母亲分离之后的重聚时,能很快从情感联结中获得安慰。婴儿的这种灵活性和复原力,是与母亲积极互动的结果,“这些母亲的行为倾向反映出敏感性而非调谐错误,接受而非拒绝,合作而非控制,能提供情绪上的可获得性而非疏离”。

(二)回避型依恋

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回避型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去与返回都显得无动于衷,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淡。但在分离的场景中,他们的心率、皮质醇(身体主要的压力荷尔蒙)等生理指标都是偏离常态的。Ainsworth认为,冷漠型婴儿表面上的冷漠和依恋行为的缺失,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性适应,因为在日常的母婴互动中,这类母亲会主动拒绝婴儿情感联结的请求,婴儿会对照看者的行为做出心理预期,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得到安慰和照顾的请求是不会有回应的,也是毫无用处的。因此,这些孩子学会了放弃自己的依恋需求,他们抑制自己情绪的表达,回避身体的接触。最终回避型婴儿在日后的人际关系中会表现出情感疏离与淡漠,而且,他们还会延续这样的方式养育自己的下一代。

(三)矛盾型依恋

这类婴儿过于执着于对母亲的依恋,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对于母亲的离开表现出淹没性的悲伤。和母亲并不愉快的重聚,既不能缓解矛盾型婴儿的悲痛,也不能终止他们对母亲行踪的时刻担忧,以至于无法探索周围的环境。这样的情形与母亲在日常互动中对孩子发出的信号不敏感、给出的回应不稳定直接相关。对这类婴儿来说,母亲的可获得性是婴儿无法预期的,也是不经常有的,因此无法形成内化的安全基地,也难以探索周围的世界。

(四)混乱型依恋

在Ainsworth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20年后,她的学生Mary Main发现了之前没有发现的第四种依恋类型——混乱型/迷失型。Main发现,当依恋对象不仅被婴儿体验为安全港,同时也被体验为危险的来源时就会导致混乱型依恋。当婴儿与愤怒或虐待的父母互动时,他们不仅体验到父母着实让人害怕,同时还体验到父母自身也正在遭受惊吓。弱小的婴儿处于是依靠父母还是逃离危险的矛盾中,但对父母的依赖让他们无处可逃,这种可怕的、无法解决的“生物学上的两难境地”最终会导致混乱和迷失。

二、早期依恋类型能预测儿童期的依恋风格吗

早期亲子互动中形成的依恋风格会影响儿童期的发展吗?在回答这一问题前,我们先来看心理学家Mary Main的一项研究。研究者给不同类型的6岁孩子看一张描绘两周之后就要和父母分离的照片,然后问孩子“这个小孩会做什么”。

儿童1在婴儿期属安全型。

儿童1:哭(咯咯笑)。研究者:哭?(儿童1点头表示“是”)研究者:为什么她会哭?儿童1:因为她真的爱她的妈妈和爸爸。研究者:因为她真的爱她的妈妈和爸爸?儿童1:是的。研究者:她还会做别的什么?儿童1:玩一会儿吧。

儿童2在婴儿期属于回避型。

儿童2:我不知道。研究者:她能做什么?儿童2:我不知道!研究者:你有什么主意吗?儿童2:哦,哦,(用玩具小马弄出很大的声音)不,我不知道。研究者:不知道?儿童2:喂——咦——咦——,坐直啊狮子。

儿童3在婴儿期属于矛盾型。

儿童3:追他们。研究者:追谁?儿童3:坐上他的新玩具车,去追他的爸爸和妈妈——他就噗噗噗——跑过去了。研究者:然后会发生什么?儿童3:然后,然后他会拿出弓和箭射他们。研究者:射他的爸爸和妈妈?儿童3:是的。如果他想要射,有可能。

儿童4在婴儿期属于混乱型。

儿童4:可能会躲起来。研究者:躲起来?儿童4:是的。研究者:然后会发生什么?儿童4:他可能会把自己锁在柜子里。(发出勉强的笑声)研究者:把自己锁在柜子里?儿童4:是的,我就被锁在柜子里。

上述实验说明,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母婴互动模式,能够预测儿童6岁时的依恋风格。随着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个体最初建立起来的母婴关系,在随后生命的其他时刻还可以与家庭以外的他人建立起持久的依恋联结,且延续早年的依恋模式。如在同伴关系中,冷漠型的儿童会攻击同伴,矛盾型的儿童常会被别人欺负,而安全型的儿童通常既不会欺负同伴,也不会被他人欺负。

三、依恋风格如何代际传递

依恋风格如何影响下一代?Mary Main的“成人依恋访谈研究”给出了很好的说明。成人依恋访谈将依恋研究的焦点从婴儿期引入成年期,通过一系列童年期依恋问题的访谈,将注意的焦点放在与依恋相关的记忆上,以揭示成人当前依恋方面的心理状态。

内部工作模型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人的一生中依恋关系形成的基础。内部工作模型形成于亲子互动中,婴儿最初对母亲的外部依恋行为,会转变成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型,包括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心理表征和社会预期。

安全型的儿童会形成“我是好的,值得别人关爱的,别人也是值得信任的”概念模型,他们对于母亲在情感和需求方面的回应,既能感受也会做出回应,同时能表达出来。

回避型的儿童会形成“我是好的,他人是不值得信任的”概念模型,因此在预期母亲会拒绝的同时会有愤怒的反应。不仅如此,他们还会表现出对母亲毫不在意,选择主动怠慢或忽视她,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玩具上。他们过于活跃地启动探索系统,是为了抑制自己的依恋系统。

矛盾型的儿童会形成“我不好,他人是好的”概念模型,由于对母亲无法做出预期,他们常会对自己在依恋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予以放大,对自己在依恋方面的感受既没有能力觉察,也无从表达,同时减少自主探索活动。

混乱型的儿童会形成“我不好,他人也是不值得信任的”概念模型,他们常会被儿童期的创伤或丧失等未解决的体验紧紧攫取住,表现出恍惚或混乱的状态。

内部工作模型和心理表征形成于亲子互动之中,内部工作模型一旦形成,将会非常稳定,并在意识觉察之外自动发挥防御或自我保护的作用。

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型和儿童的依恋模式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父母的内部工作模型对儿童依恋风格的塑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成人依恋访谈对父母的分类,可以预测儿童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依恋类型,预测的准确性达75%。另一方面,陌生情境实验中婴儿的非言语依恋模式同样能预测其父母在成人依恋访谈测验中的心理表征模式:与安全型父母的一致性和合作性的话语模式不同,冷漠型父母坚持说自己回忆不出童年期的依恋体验,同时贬低依恋的意义和价值;矛盾型父母的心理表征,反映出过去的依恋体验会一直侵扰现在的依恋关系:混乱型父母在谈论过去的创伤时,会出现时断时续的混乱或迷茫的状态。内部工作模型和心理表征机制使得亲子之间的依恋模式得以传递。

四、抚平童年创伤,重塑亲子关系

作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依恋理论对依恋的类型和行为互动、依恋的发展和变化性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认识。以往研究发现,依恋风格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那么,基于生物进化驱动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不安全依恋模式能够改变吗?对此,依恋领域后续的研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Ainsworth发现,先天的、由生物驱动的依恋系统具有可塑性;Main认为元认知能力的运作与依恋的安全性相关,强有力的元认知能力可以消除不良的依恋体验;Peter Fonagy则一步拓展了Main的理论,提出“心智化”的概念——“我们认识到自己具有心智来调节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心智化”不仅仅是关于自我的知识,而是关于普遍意义上对心智的知识,即反思性功能。依恋理论的研究和发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心智化”反思能力的培养,帮助父母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心智化”的反思性功能,帮助我们从体验和表征中退后一步,让我们有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自己的心理世界意识化,以适应性的方式来解读和评估自己对世界的体验,进而增强识别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并以适应的方式来采取行动。

作为积极的保护因子,强大的反思能力不仅可以“打破恶性循环,缓冲早期负面体验的影响,同时降低了不安全依恋代际传递的可能性”。父母越能够采用反思性姿态,他们自己的心理就越具有复原力,也就越能够抚养出安全型的儿童,而安全依恋又为激发儿童自己的心智化潜能提供了重要背景。“心智化”与自我反思观使得不安全依恋模式的解构和重构成为可能。

(二)通过调整父母的养育方式,帮助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

1.指导父母以“敏感性”和“反应性”的方式养育孩子。

Bowlby认为,父母的“可获得性”和“反应性”的养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这会让孩子变得安全且具有复原力。Ainsworth则进一步指出,父母对孩子非言语信号敏感地做出反应在依恋关系形成中具有中心地位。依恋理论的这些基本原理,对父母的养育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2.调整父母的养育方式,帮助儿童转化不安全依恋。

Bowlby相信人类依恋关系的形成具有先天的生理准备,但安全情感联结的建立仍需要亲子双方在互动中学习如何回应对方的需要和行为。对于早期不安全的依恋风格,父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

父母接纳孩子全部的体验和感受,尽可能地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感受、欲望、需求和观点。在回应孩子的痛苦时,父母应当提供一种共情的、应对的态度,这样孩子才能将父母体验为有能力帮助自己应对困难的人。父母的这种开放性和接纳性能够促进儿童自我的整合,进而发展出健康安全的依恋风格。

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父母应主动发起修复。父母应对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信念和欲望做出反应,这样的行为互动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父母应主动充当“脚手架”来培养和支持孩子正在形成的沟通能力,如在孩子尚未获得描述自己体验的语言能力之前,父母先替孩子说出他/她的感受,等孩子大一些,则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种接纳的态度伴随着对孩子的期待,允许和鼓励孩子谈论体验背后潜在的心理状态,会激发孩子的反思能力,能让孩子的体验和自己的体验建立起联结,感到更加安全和信任。

在感受自我感及对他人的感觉方面,当孩子处于不稳定的波动期,父母应主动加入,并对孩子设定必要的限制,同时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抗议。这样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到,即使是和照看者分开的,自己仍然能和他/她保持联结。

3.给孩子成长空间,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英国心理学家Peter Fonagy在提出“心智化”反思性功能的同时指出,安全依恋是在“互为主体性”的情境中发展起来的。“互为主体性”是指在互动过程中,双方都是互动的主体,每一方都能从心理上参与对方的体验。“互为主体性”的视角同时还强调,互动的双方应在“互动性调节”和“自我调节”之间保持平衡。这对父母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养育方式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在亲子互动中为双方的主体性留出空间,让孩子在“适配”和“分离与差异”的体验中都得到成长。

猜你喜欢
心智研究者婴儿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艺术家婴儿推车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婴儿为何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