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历史名人分类及其代表人物举要

2018-01-28 21:35陈志根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历史名人名人西湖

陈志根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浙江 杭州 311200)

西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其相联系的历史名人特多.清李卫修纂的首部《西湖志》,载入“名贤”门的人物达220余人,其中明代就逾120人;梅重的《西湖名人》为68人.199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西湖志》入传人物达168人.一般著作将这些历史名人以朝代前后,或卒年为序来介绍,当然没错.其实,还可以换一个角度,将这些历史名人分类,笔者以为还可以以其与西湖联系的方式,划分为治湖名人、写(画)湖名人、游湖名人、魂归西湖与出生于西湖畔的名人五大类.各类西湖历史名人中不乏杰出代表.

1 西湖之治湖名人

西湖之所以有今天秀美的山水风光,是个逐渐的演绎过程,是与唐宋明清以来历代先贤对西湖的建设、整治和保护分不开的.

西湖初步形成于汉初,至唐初仍浩瀚辽阔,湖西一线抵涉西山脚下,东北延伸至武林门附近.唐代白居易是建设、整治西湖的第一人.尔后,直至清末,共进行达三十余次的疏浚.其中,规模较大的,被《杭州辞典》列为“重大史事”的,除白居易对西湖的治理外,尚有袁仁敬植松、李泌凿井、苏东坡浚湖、杨孟瑛治湖、李卫浚治西湖、阮元治湖等.而此中,又以白居易和苏东坡对西湖的治理最为著名.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他在杭州任上,把水利作为任内的头等大事.时正值西湖经常淤塞,起不到天旱蓄水灌溉,汛期时蓄水防洪的作用.他不顾当地官吏及豪强的反对,据理驳斥当地官吏、豪强反对治理西湖的所谓六大理由,力排异议,率领民众挖去葑田,筑起了一条自钱塘门外石函桥北至余杭门(今武林门)之间的湖堤,修筑了堤坝和水闸,开启了治理西湖的先河.白居易还十分注重西湖的环境保护,保护西湖水面不受侵占.他作出规定:谁破坏西湖的环境,就要受到惩罚,如果是穷人就罚他在西湖边上种树,是富人就罚他到西湖上去除葑草.由于白居易的努力,西湖及周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更加秀丽.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曾于北宋神宗熙宁四至七年(1071—1074年)和哲宗元祐四至六年(1089—1091年)先后两度任杭州通判、太守.在任上,他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的疏浚.面对西湖“水浅葑横,如雪翳空”的境况,苏轼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是决不可废的.他在《乞开杭州西湖状》中,历陈西湖有水产、饮用、农田灌溉、内河航行、酿造等重大作用,力陈“五不可废”,要求朝廷准许疏浚西湖.元祐五年(1090年),他动员20多万人浚治西湖,把挖出的湖泥葑草筑成长达6里、沟通西湖南北的长堤,“相去数里,横跨南北两山,夹植花柳.”上筑六桥,后人称为“苏堤”.恰到好处地把西湖分为两半,增添了西湖如画的秀色.为了加快工程建设,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苏东坡调集500名兵士,负责用船运载湖中清出的葑草,杭州终成为“绕廓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的风景城市.为了保护疏浚后的西湖,苏东坡还在湖中竖立了三座石塔,禁止在石塔界线内的湖面种植菱藕.这三座石塔为以后的“三潭印月”景区打下了基础.

经过苏轼的这次治理,西湖风景更加艳丽,山水风光变幻不测,让人留连忘返.苏轼将西湖的这种美景,与我国古代美人西施相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此,西湖又增添了一个美称,人们把西湖称作西子湖.

经过历代先贤对西湖的治理,因而才有西湖的“三堤”、“三岛”,再加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对西湖的整治,西湖的美景风光,更加艳丽、完善,被国内外游客所赞誉.

2 西湖之写湖名人

唐代,西湖山水得到有效的开发,西湖艺文也应运而生.唐代诗人宋之问是写湖的开篇者.他于唐中宗期间,第二次被贬越州长史途经杭州,游览了西湖灵隐,赋下了《灵隐寺》之诗.这是歌咏西湖的第一诗,也是吟咏杭州的第一诗.此诗备受后人推崇,成为唐诗名篇,特别是其中的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更受人们青睐.

白居易利用公余闲暇,走遍西湖山山水水,赏景吟诗,还写下歌咏杭州及西湖的优美诗词达二百余首,“是历代诗人中写西湖诗篇最多的之人”,[1]开启了讴歌杭州西湖的新时代.“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忆江南》)等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诗句.后一首词,文字不多,但意境开阔,感情真挚.他的《杭州春望》以眺望揽胜的宽阔视野,对杭州的春景作了全面的描绘.而《春题湖上》,对西湖春景的描写,也可谓是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这些诗作不仅在西湖艺文中,就是在我国历代山水诗中,也是可数的名篇.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曰:“杭州华丽,虽盛于唐时,然其题咏,自白舍人、张处士之外,亦不多见.”白舍人、张处士指的便是白居易和张祜.他们的吟唱,不胫而走,使西湖名声大振.

苏轼也是写湖名人的代表.他也像白居易一样,留下许多歌咏西湖美丽山水的名诗.《杭州辞典》所载的“西湖诗词”,白居易是14首,苏轼是13首;收入《杭州市志.文献卷》的,白居易是13首,苏轼超过20首,收入其散文3篇.[2]他们两人有着非常的相似之处,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而且在杭州做官,多有惠政,受到杭州人民的怀念,各在西湖留下一条以自己姓氏命名的长堤——白堤和苏堤.苏轼也将自己比作白居易(乐天),他在诗中说:“出处依稀似乐天”[3].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杭州巨美,得白、苏而益章,考其治绩、怡情,往往酷似.”梅重的《西湖名人》也称“两人在杭州西湖的作为大体相同”.[4]

其后,历代学者、文学艺术名流都为西湖的景色所倾倒,在史志、诗词、绘画、戏曲、歌谣等领域的作品中对西湖的美景大加记述、赞赏.仅记述西湖的志书就有多种,如由李卫修、傅王露纂的清雍正《西湖志》;乾隆《西湖志纂》;民国《西湖新志》;改革开放新时期,施奠东主编的《西湖志》,尚有《西湖游览志》和《西湖游览志余》等.其中《西湖志》主修李卫,不仅是治湖名人,对西湖景点建设贡献巨大,让“西湖名胜顿复旧观”,同时复增十八景.不少景点如玉带晴虹桥亭,如果置身其中,西湖湖西山水如苏堤、曲院风荷等景观尽收眼帘.他还是写湖名人,于雍正九年(1731年),主持修纂《西湖志》,延请傅王露、厉鹗、杭世骏等名士为编纂,组织47人参与其事.雍正十三年(1735年)志书修成刊印,由他自己作序.全书48卷,分列为水利、名胜、山水、堤塘、桥梁、园亭、寺观、祠宇、古迹、名贤、方外、物产、冢墓、碑碣、撰述、书画、艺文、诗话、志余、外记共20门.李卫的《西湖志》,是西湖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工程,是西湖历史上第一部介绍西湖山水地舆、名胜古迹、名人轶事的百科全书,是后人了解古代西湖的一部重要文献.

据杨晓政的《西湖文化读本》记载,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古今名人对西湖的歌咏总计达1 800万字,有400余部文学作品和2 000幅以上的著名绘画作品.“其数量之大,影响之广,持续时间之久,是任何一个园林景观或文化景观所无法比拟的”.[5]在他们的点赞和推崇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间歌谣于14世纪的明代已在全国唱响.发生在西湖的《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成为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

对这类名人,我们只要翻阅一下《杭州市志.文献卷》(中华书局,2000年12月版),就能了解其梗概.西湖山水正因为有写湖名人的辛勤耕耘,使西湖文化得以普及、传承,和魅力四射,享誉中外.

3 西湖之游湖名人

西湖秀美,令人心仪,为历代文人、贤达所倾倒.他们恣情西湖山水,纵情游观,享受着西湖的美丽风光.游湖历史名人中,记载较早游览西湖的是六朝名士谢灵运;最为著名的,文人墨客当为明末的张岱,帝王当推南宋的建造者赵构.

谢灵运(385—433年),南朝宋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为晋安西将军谢玄之孙.少慧而好学,文章之美为江左之最.幼时曾居西湖灵隐,寄养于灵隐杜明禅师处.永初三年(422年),谢灵运由京师外放赴任永嘉太守,再次抵达钱唐,观览西湖,后浮舟溯浙江水道而行.谢是山水诗的鼻祖,情感丰富,但由于那时西湖风景还不优美;加之他行程匆匆,遗憾没有留下诗作.

张岱(1597—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明清易代之际人.出身于仕宦之家.他前半生过着游山玩水、落拓不羁的生活.然当明朝覆亡后,身历国亡家破之痛之时,性情大变,表现出中国文人的高尚品格与民族气节.他与西湖更有不解之缘.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他还只有9岁,就随祖父寓居杭州家寄园.十多岁,因居家读书,往来于绍兴、杭州间.后又更多寓居于杭.“余少时从先宜人至寺烧香”,“余幼时至其中看牡丹”,“余在西湖,多在湖船作寓,夜夜见湖上之月,而今又避嚣灵隐,夜坐冷泉亭,又夜夜对山间之月,何福消受.余故谓西湖幽赏,无过东坡,亦未免遇夜入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和十四年(1657年)又两至西湖.前后约五六十年的时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西湖上生活.他尤其喜欢在冬季、月夜和雨雪之时游赏西湖山水.水尾山头,他的身影无处不到;湖中典故,他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湖中景物,世居西湖而不能道者,而他却道之有声有色.他对西湖的感情特深.“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为此作《梦寻》72则,留之后世.

他所撰的《西湖梦寻》五卷,成于康熙十年(1671年).记叙了杭州的人文掌故,描绘西湖胜景的历史沿革和风俗画卷,追忆旧游,寻觅故踪,睹物思人,与西湖密切相关的李泌、白居易、苏轼、林逋等唐宋名贤和徐渭、黄汝亨、包应登等明代才士,钱鏐、岳飞、贾似道、于谦等帝王将相和太监孙隆及具德和尚、莲池大师、葛洪等名僧高道,苏小小、冯小青等下层妇女,跃然纸上.《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著录,《提要》云:“是编乃于杭州兵燹之后,追记旧游,以北路、西路、南路、中路、外景五门,分记其胜,每景首为小序,而杂采古今诗文列入其下.岱所自作尤多,亦附着焉.”

南宋定都杭州之后,南宋诸皇帝成了西湖的最高贵的游客,他们乘坐在华丽的龙舟之中,观览西湖的美丽风光.宋高宗赵构更是其中酣游狂.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南迁第一任皇帝(1127—1162年),在位35年.他不仅喜欢泛舟西湖、观钱塘江涌潮,而且嗜好书画,使画院日多,许多画家创作出以西湖为题材书画.隆兴元年(1163年),赵构传位孝宗赵眘,退居德寿宫,称“光尧寿圣太上皇帝”,经常坐船游西湖.他游湖,不把老百姓赶跑,而是与民同乐,任老百姓游观.小市民乘机会在湖中做些买卖,也毫无禁止.《西湖游览志余》卷三:“乾道、淳熙间,寿皇以天下养,每奉德寿三殿游幸湖山,御大龙舟,宰执从官以至大珰应奉诸司,及京府弹压等,各乘大舫,无虑数百.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画楫轻舫,旁午如织.”

游观西湖的名人当中,还有大量的国外著名学者、政要.元代,杭州设市舶使,来自朝鲜、日本、印度等国的商船由澉浦港进入钱塘江,再由市河直接进入杭城.曾在朝廷任职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览杭州,称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首次把杭州的风景名胜向西欧诸国介绍,使杭州开始走向世界.另有意大利旅行家奥代理谷、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曾游览西湖名胜,他们在游记中盛赞杭州.明清时期,抵西湖旅游的外国名人增多.1583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抵达中国,于1599年记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法;17世纪初,德国的克雷菲尔德就同杭州开始丝绸贸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2010年底,有百余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抵达杭州,游览了西湖.其中,朝鲜首相金日成、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美国总统尼克松均三次抵西湖游览;越南胡志明主席、总理范文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两次抵湖游赏.他们众口一辞,赞誉西湖,点赞西湖.[6]

4 西湖畔出生名人

西湖所在的杭城,人杰地灵,西湖山水孕育而成的名人荟萃.古代有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清代杰出的戏剧作家《长生殿》作者洪昇;性灵派诗人袁枚;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先驱龚自珍等.当代有电影艺术家夏衍等.载入《西湖志.人物》的本籍人物达38人,几乎占整个《西湖志》人物卷的1/4.

这类型人物,以于谦和龚自珍为坊间最熟悉.于谦(1398—1457年),字廷庵,号节庵,明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升兵部侍郎.步入政途后,效法文天祥,以天下安危为己任.他为民请命,平反冤假错案,被民众称为“于青天”.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入侵,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于谦推朱钰为帝.他临危受命,出任兵部尚书,亲自指挥10万军民进行“北京保卫战”,击溃瓦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于谦惨遭杀害.明宪宗即位后,为于谦昭雪,下谕旨祭于谦墓.明孝宗时,特批在三台山于谦墓前建于谦祠,赐额“旌功”.

龚自珍(1792—1841年),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生于杭州城东马坡巷.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光九年(1829年),38岁时考中进士,因不愿当知县,后在礼部、宗人府等衙门任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清王朝已是内外交困,龚自珍深感“末日”即将来临,便辞职回到家乡杭州.道光十九年(1839年),他路经镇江北固山下的道观时,一位道士请求他写首祈雨的诗,龚自珍便写下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他所提出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方案和设想以及他“经世致用”的精神,忧国忧民的抱负,对后来的维新改良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鸦片战争前夕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杰出人物.他的这首诗被毛泽东同志生前多次所引用、称道.

这类西湖历史名人,受着西湖优秀文化的熏陶、滋育,是西湖秀美山水培育而出的钟灵毓秀的杰出人物.他们从这里出发,铸就伟业.反过来,它让西湖、杭州深感荣耀.更加印证杭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5 墓葬西湖之名人

许多历史名人生前情系西湖,离世后葬于西子湖畔,有些虽生前与西湖关联不大,也却魂归西湖.墓葬西湖的历史名人众多,仅《情归西湖——西湖文化名人墓探寻》一书记载的就达94人.此书出版后,后续反馈信息不断,认为还有数十位之多未载入.如此说来,墓葬西湖畔的历史名人应该突破百人.“这些人物的墓址主要分布在灵隐、三台山、九溪、孤山、半山、满觉陇、鸡笼山、九曜山及南山公墓和安贤园内,范围如此之广,人物如此之多,内容如此之丰富,实为全国罕见.”[7]其中年代最久远者,当推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887—941年),其墓在玉皇山南麓(今南山陵园内),碑亭轩昂,现为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为著名的当推古代“三忠”,即南宋岳飞、明代于谦、明末清初张苍水;近代“三烈”,即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这“三忠”、“三烈”可谓是这类名人的代表.其中“三忠”、“三烈”的首位岳飞和秋瑾更是他们的佼佼者.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是家喻户晓的抗金名将.他精忠报国,以收复失地为己任,与金兵作战,每战皆胜.但,时秦桧力主和议,欲尽弃淮北之地以献媚金人.一日之中降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后以“莫须有”罪诬陷,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除夕前一日被谋杀于大理寺狱风波亭.岳飞临刑时,悲愤地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死时仅31岁.岳飞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被斩于市.岳飞遇害后,无人敢为之收尸.后来,传有一叫隗顺的狱卒,冒着生命危险,“潜负(岳)王尸逾城葬于九曲丛祠”(即后来的忠显庙)[8].宁宗时追封为鄂王,谥武穆,后改谥忠武,以礼改葬于栖霞岭下,从此岳飞长眠于西湖之畔.同时,还将西湖北山的智果观音院改为武穆香火院,赐额“褒忠衍福寺”,作为纪念岳飞的场所.这就是今天的西湖景观岳坆岳庙之前世.

秋瑾(1875—1907年),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曾两次东渡日本.回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力主“男女平权”.返回家乡后,以大通学堂教员为掩护,培养革命干部、联络会党,准备配合其战友徐锡麟在安徽安庆起义而在浙江起义.1907年7月6日,徐氏起义失败,大通学堂组织暴露.7月13日,秋瑾被捕.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被杀.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秋案”.秋氏在主持绍兴大通学堂前后,曾多次抵杭州进行革命活动,联络革命党人,在白云庵等召开秘密会议,又亲上凤凰山观察杭州道路,绘入军事地图,并写下了不少吟咏西湖诗篇.

就义后,其好友徐自华、吴芝瑛转辗将其遗骸归葬于西泠桥畔.又取其临就义时所吟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建风雨亭及鉴湖女侠祠(即秋社).1912年12月,孙中山一行抵杭时,曾在西泠桥西祭吊秋瑾烈士墓,并与随从合摄一影,在“秋心楼”又应秋社社长、秋瑾生前挚友徐自华之请,挥毫为秋瑾烈士题写了“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等祭词,并挽之以联: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秋瑾之墓,历尽沧桑,于1981年10月,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时重建于西泠桥南堍旁,墓基高2 m,上有汉白玉雕秋瑾立像.

此类西湖历史名人中,也有外国籍的,《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就载有4人.司徒雷登就是其中之一.[9]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他是喝西湖水长大的,从小在杭州接受启蒙教育.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46年7月11日,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同年11月,抵杭州参加杭州青年会复会典礼,并祭扫其父母之墓,杭州市参议会授予他“杭州市荣誉公民”称号.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在华盛顿病故.其私人秘书傅泾波将其骨灰存放于自己家中,等待合适的时机送到中国.2006年,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访问美国,提出愿意把司徒雷登的骨灰安放在他的出生地杭州.2008年11月17日,终于实现其生前遗愿,将其骨灰安葬于杭州,长眠于西湖之畔.

“西湖名人墓的主人,他们以自己的德行业绩,丰富了西湖,美化了西湖,神化了西湖”.“他们的墓地为西湖的自然景观增光添彩,它们是西湖王冠中闪闪发光的明珠”.成为西湖不可或缺的旅游景观.[10-11]

6 结 语

当然,西湖历史名人类型的划分并非绝对,有的是数者兼而有之.这些兼之者,也可以称为西湖综合名人.如白居易既是西湖的治理者、保护者,也是西湖的游客,同样是西湖的歌咏者;张岱既是游西湖的痴者,也是写西湖之高手.他写湖融记事、写景和抒情三者于无间,具有一种清新的风格;林逋既是西湖畔出生的名人,也是写湖之人,他以西湖山水为题材的诗就有150首左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湖诗人”.如果将此类历史名人单立出来,那么,西湖历史名人当为六类.

以上不论何种名人,都是西湖的瑰宝.它让西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锦上添花,精彩纷呈,更成为人们心仪、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 施奠东:西湖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63.

[2] 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杭州市志:文献卷[M].上海:中华书局,2000.

[3] 苏东坡.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C]//杭州辞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417.

[4] 梅 重.西湖名人[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7:57.

[5] 杨晓政.西湖文化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3:60.

[6] 陈志根.外国元首的西湖情愫[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4):1-4.

[7] 李 钢.情归西湖——杭州人文历史的印记[C]//西湖文澜——西湖文化研讨会论文集萃.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68.

[8] 盛久远.情归西湖——西湖文化名人墓探寻[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16.

[9] 林吕建.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769-772.

[10] 朱馥生.关于西湖名人墓及墓文化[C]//情归西湖——西湖文化名人墓探寻.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11] [明]张 岱.陶庵梦忆[M].于学周,田 刚,点评.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178.

猜你喜欢
历史名人名人西湖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合肥市历史名人文化旅游研究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