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哲学意蕴及应对策略

2018-01-28 20:07刘彩虹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生产力矛盾

刘彩虹,李 辉

(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意味着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了强起来的历史起点上,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而孕育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已然成为刚性内需,这是我党在深刻把握国内外复杂形势及系统总结过去五年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其一,人民需求从简单、单一化到复杂、多元化的转变。立足在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不再仅仅侧重于物质文化的需要、而更多地倾向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和升级化的新特点。其二,从“物质文化”需要的已满足到“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追求、从“落后社会生产”旧问题的解决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新问题的出现。这表明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然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约因素。其三,如何破解当代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探寻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路径,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的着力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脉络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毛泽东指出:“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2]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新时代产生新的社会矛盾,新矛盾又推动社会的新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依次历经三次大的历史性转化,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基本形态。

虽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主要历经三个阶段、呈现出三种基本形态,但无论哪一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都可以理解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当前社会有效供给不足,即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矛盾的转化实质上是供给与需求的转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的三个阶段具体表现为生存需要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转为阶级矛盾、发展需要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享受需要与区域供给不足的矛盾。

(一)生存需要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转为阶级矛盾

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当时人民的需要主要是满足于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因此,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然而由于当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了偏离,以致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发展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直接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对党和国家事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二)发展需要与供给不足的矛盾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际国内形势趋于稳定,在低层级的生存需要和外在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和内在满足。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党和政府当时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对此,党在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上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这一论断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新概括,它明确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而且成为36年来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一贯表述。

(三)享受需要与区域供给不足的矛盾

21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即从物质文化偏向于精神、社会、生态等各个层面的需要。自此,维持了36年之久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化。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很突出,它仍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今后和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需要注意的是,在认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的同时,还要认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未改变的这一现状、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并未改变的这一事实,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变”与“不变”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内蕴的哲学依据

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都要遵循特定的规律。社会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导致社会矛盾转化。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发生了历史性转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但同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内蕴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且这个规律适合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具体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更为根本,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而社会的发展又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变迁的必然性。可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由于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根本矛盾在不同社会形态或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外化表现,因此,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就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变化,尤其是取决于根本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生产力的发展变化。”[5]其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化解了社会生产落后状态下人们需要与生产不足间的社会矛盾;其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的需求由简单、单一化向需求结构的复杂、多元化转变;其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是最终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多元化需求的根源。因此,在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难题中不是不注重发展,而是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求。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集中体现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6]可见,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密切相关,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根源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同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正是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矛盾的变化又根源于社会的发展。由此,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在总结过去五年历史性成就和改革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规律表明,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调整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从而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7]上层建筑的变更是为了更好地适合经济基础,同时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和人民对物质文化需要的不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显著提升、扩大政治参与的需求更加显现、公平法治的诉求更加突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需求更加强烈。从根本上说,这种需求结构日益扩展和需求层次的逐步提升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和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化,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表现形式。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很突出:“社会财富‘更加丰富’,但不等于‘相当丰富’;‘少数地区’富可敌国,但并没改变‘多数地区’还欠发达;‘一些行业’领先世界,但不能替代‘多数行业’比较落后。”[8]这就要求我们聚焦时代新问题,在改革发展中破解难题,使利益格局布局更加合理、收入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级需要。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础和关键。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化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最终还是要靠改革和发展。因此,要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难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补短板、强弱项,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贯彻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健全绿色生产方式,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形成节能环保和经济发展并重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使人民在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人民对美好的生态的需要也得到极大满足。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只有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才能顺应世界潮流,为中国梦的实现拓宽发展空间,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坚持共享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针对我国发展中共享不够、受益不均的现状,促进共享发展,保障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无论是革命时代还是改革时代,人民群众都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认清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地位,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历史起点,不断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健全民主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法治进程,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奠定群众基础。

(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精神动力。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每一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蕴含有特定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要使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就要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重大且深远。民族精神不仅是民族生存的支柱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更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民族精神能够把一个民族潜在的、现实的各种能力调动和释放出来,能够把所有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力量统一起来,引导民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的极大发展,为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其他制度是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制度保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使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充分参与进来,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又克服了市场经济的缺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的需要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又促进人民新的需要的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基本的政治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保障人民享有更加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极大地发挥了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其他制度保障了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和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方面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为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更广泛化、多元化的需要提供制度保障。

(五)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领导既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管党不力,党的执政资格会丧失;治党不严,党的领导地位会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是内在统一的。“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既体现了我党的政治清醒和自觉,也体现了我党的成熟和伟大。因此,化解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关键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二是要健全监管机制;三是要夯实基层党建;四是要增强执政本领。因此,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满足人民日益扩大政治诉求的政治保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的有力基石。探寻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路径、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应对策略,破解当代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生产力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之探索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