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夕璨1,莎日娜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环境伦理学之父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中曾指出:“每一个生命都只为自己而存在,但没有一个生命能够做到只靠自己生存。”[1]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促使人们对已有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进行反思,“绿色、生态”成为全球共同的话语。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亟需前瞻性的理论支撑。生态生产从生产、再生产方式这一根本性范畴探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整体,有望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部分基础理论支持。
生态生产又称“绿色生产、环境生产”,生态生产概念体系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生态生产的提出与生产力概念的变化关系密切,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将生产力视为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控制的能力。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将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过程中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2]。相关经典哲学教科书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3]自然单纯作为人类获取物质资料的对象,被人类加以征服、控制。柯宗瑞提出“生态生产力”的概念:“生态生产力是自然力和社会力相统一的有机协调结合起来的整体生产力”[4],将自然界本身作为生产主体,并首次提出“生态生产”这一概念:生态生产作为人类、生物、环境及其需要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一种层次最高、内容最广的生产,由人类与自然物共同进行。“生态生产力”的提出是生态文明与生产理论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进展,意味着人类社会不仅对自然加以利用和改造,还关注到自然是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邱耕田相继发表了《生态生产:一种重要的生产形式》[5]、《生态生产初论》[6],指出近年来理论界陆续提出“生态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等概念,它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生态生产。生态生产是指由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推动生态系统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进而阐述生态生产概念的两重特点:一是自然性。指在生态系统中各要素进行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以及生态系统自身具备的各种能力。二是社会性。指人类应将生态系统的发展当作一种生产过程,要像抓物质生产、人口生产那样去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6]。王本兴指出,生态环境的生产和再生产属于环境治理范畴,是指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提升,增强环境的自生、自净能力,使其可持续地促进人类社会发展[7]。陈红艳认为,生态生产是在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考虑到自然界自身的收支平衡,生态生产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8]。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学界将生态系统的生产与再生产、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环境保护作为生态生产的主体内涵,主旨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回归生态系统本真的动态平衡状态。
20世纪以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学界对生态生产的结构体系进行了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孙丽、孙大为提出,除了着眼于自然属性的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态生产,根据社会生产长期被划分为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两个层面,生态生产也可以被划分为人口生态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态生产[9]。人口生态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态生产的提出,将生态环境与社会生产理论有机结合,既是传统生产理论的一次革新,也使生态生产的结构体系得到基本补充,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实践。
生态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生态生产方式。张术环对生态生产方式进行了解读,认为社会生产方式造就一个社会的形态,生态生产方式是和谐社会的生产方式,探讨了生态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关系环节中的生态营销和生态消费问题[10]。赵成认为,生态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相比,在生产活动、科技、产品、消费和生产关系方面始终把自然作为其发展前提,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成为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终决定力量[11]。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生态生产方式的研究中,学界对生态生产力的探讨较多,涉及问题较全面,或将其放入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的背景讨论。廖福林认为,生态生产力是继原始文明生产力、农业文明生产力、工业文明生产力之后的新型生产力,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目标是自然—社会—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或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相关联。马芹、范燕宁指出,生态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当代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理论中将生产力视为自然力和劳动力的两者统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价值理念[13];或从生态参量评估进行生态生产力运行状况的测评,克服“唯技术论”的评价模式[14]。
生产观规范指导着人类的生产实践,生态生产观是生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赖章盛、孟庆林认为,生态化生产观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生产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促使生态化生产观形成的因素有: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化技术的发展[15]。何为芳认为,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生产伦理,生态生产观采取整体性思维,并在生产过程中增加生态与道德维度,是整个生态文明的灵魂与核心[16]。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形式,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既是生态社会主义的精髓,也与生态生产有不少契合之处。随着生态社会主义的勃兴,一些具有敏锐学术感知力的学者将生态生产置于生态社会主义视域下进行阐述,进而对马克思的生产理论进行再思索。胡建指出,生态生产是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不同,生态生产走集约型道路,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采取“混合型”发展模式,在分清生态责任的前提下解决生态问题[17]。孔晓、贾钢涛探讨了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中的生态生产,特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通过自身内部构成进行的一种物质能量的生产与再生产,契合了马克思以实践活动为中介的自然观思想内核[18]。
生态生产要想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就必须明确相关建构指数与测度指标。与此相关的研究有:王忠彬、胡建华将防止化学环境污染、物理环境污染、生物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污染4项关键指标纳入环境生产的子系统[19]。巩前文、严耕从产业结构、资源效能、环境影响、环境治理4个维度选择20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对绿色生产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绿色生产发展指数(GPPI),并提出了相应的测度方法[20]。
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公布了14个有关环境污染的研究项目,这些研究项目特别强调人类生产活动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影响[21]。生态生产是生产理论增添生态维度的理论体系,除了人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态生产、人口生态生产、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精神生态生产等,都属于生态生产的范畴[22]。生态生产将生产理论与生态环境收支状况、生态系统承载阈值相结合,是人与自然界平衡的生产。通过将生态生产与已有生产理论作对比,更能展现生态生产的优势与特征。
物质生产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离开人类社会物质的生产与再生产,一切都无从谈起。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做出定义:“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的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3]“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3]物质生产包括了生产人们所需的生活物质资料本身,以及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物质再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之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界中的彰显。资本逻辑下,物质生产的直接目的表现为对利润的追逐,自然界被片面转化为生产资料以实现资本扩张和经济增长,人们普遍从实用性的角度对待自然,将自然看作物质财富加以占有,同时人的价值被物的价值取代,通过对物的占有来证明自身的主体能力,这种价值观驱使人对自然不断进行索取与掠夺,自然界成为人类获得生存发展必须控制和支配的对象。
物质生态生产的关注重点在于:人类要想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必须与自然界发生关系,自然和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态生产将人类的物质劳动置于生态系统之内,属于物质变换的基本一环。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物质生态生产具有以下特点:物质生态生产不是盲目生产,物质生产的发展要遵循生态环境系统生产状况的规律;物质生态生产的劳动者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在生态物质生产的局部自我调节的基础上,整个物质生产具有协调性能[9]。
生态生产并非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是追求经济、生态、社会的全方位效益,取得可持续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生态生产有意识地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纳入环境收益因素,不仅考虑经济效益,更将生态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如新兴的生态农业是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生态化的一个杰出实践,它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通过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效益。由此可见,生态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求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的时候,必须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当具有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人类自身生产只有维持和生态系统内部其他因素的平衡,才能够实现人的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人口生产来自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23]一方面,人口生产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人类需要不断地进行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就是繁衍种族,否则人类就会灭绝;另一方面,人口生产又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生产虽然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但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影响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分配环节。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自发状态的人口生产不仅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引发大规模生态危机、当代与后代“代际”利益冲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人口生态生产是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和谐运作。以King为代表的麦多斯学派提出,人口数量规模只要不超过环境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那么可持续发展是可以实现的。作为生态生产的重要一环,人口生态生产具有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生态化的特征[24],需要通过控制、调节、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来实现[25]。人不仅是社会中的人,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人口生态生产通过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不仅能促进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进步,推进代内资源和代际资源占有公平。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也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3]精神生产是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的活动是社会意识的生产。工业文明下的精神生产,高扬人的主体力量与欲望,将自然视为物质占有对象,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提供世界观依据。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物的改造,发生了“文化秩序”取代“自然秩序”、“文明选择”取代“自然选择”的物质变革[26]。工业文明下的精神生产以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为基本框架,自然界作为满足人类主体欲望对象,只有依赖于主体的需要才具有存在价值。
生态文明背景下,需要精神生产生态化革新。以哲学为例,随着生态危机的不断恶化,作为一个时代的精华,哲学开始深度反思并叩问现代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种种失误与背后的深层原因,寻求人类社会生活的多元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统一的建构。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社会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和深生态学三大流派的出现,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精神生产生态化将引领人们建设一个实现自然解放、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态文明型社会。
人与生态环境组成的生产系统,由人的生产子系统、物质资料生产子系统和环境生产子系统组成。所谓“三生共赢”,即人类通过调适自身行为,达成生活、物资、生态的协调,实现生活提高、物资发展与生态改善的目标[27]。“三生共赢”从生产角度出发,规定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符合生态生产从生产活动的基本层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为实现“三生共赢”,需要对推行生态生产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学界对生态生产实现路径的研究主要根据生态生产的主体提出。
自然主体:在生态生产中,尽管自然界的生产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效。就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而论,自然界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为人类、动物和其他微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有机物。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当某要素的数量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或各要素之间不协调时,生态系统将通过自我调节和反馈机制,协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的这一特点规范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某一方面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人类在处理生态问题时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在改造自然时,必须周密考虑可能给生态生产带来的种种影响。”[5]自然生态调节能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一旦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被彻底破坏,其结构和功能很难完全恢复。这就要求人类具备整体视野,遵循整体协调规律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周密考量实践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主体:学者们依据不同的社会职能,将人类主体划分为政府、企业、个人三个社会主体。政府是国家公共权力执行者,对生态生产的推行起规范、引导作用。学界从多维度论述了政府在生态生产中的职能:①采取一系列积极政策,鼓励生态生产的发展。“世界及我国开展的沙漠改造工程、三北防护林等九大林业生态工程,以及物质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的交叉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养殖业等,都是生态生产的初步展开。”[7]政府需要继续鼓励开展生态生产的实践活动,对关系重大、影响生态全局的生态生产项目给予重点发展。②根据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原理,生态生产应该也能获得价值补偿。通过推行环境税等途径,促进受益者对生态生产者进行价值补偿,平衡生产方与环境受益方的收益,形成良性循环机制[28]。③促使法律生态化,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并规范个人奢侈消费,同时对保护自然生态的举措给予一定物质奖励[29]。④政府应提高物质生产、人的生产与环境生产3个子系统总的和谐度,在物质生产中要加强对再生资源的利用;在人口生产中使人口压力不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在环境生产中加强对环境的评价分析。此外,应建立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监测预警系统[19]。
企业是生态生产在社会经济领域的主体。学界着重关注企业产品绿色程度与如何实现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主要是:①企业生产的产品,从设计到加工过程,以及被消费后处理方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使其对环境压力降到最小,充分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0]。②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实现环境效益同时获得经济效益[31]。未来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很大,通过提升科技水平,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并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回收再利用,实现环保与企业发展的双赢[32]。
生态生产与绿色消费关系密切,生产是消费,消费也是生产[33]。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和消费生态维度缺失,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学界从绿色消费角度对个人的生态生活意识与生态生活方式提出了要求。个人应树立适当消费、绿色消费观,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人与自然界有序的物质变换[16]。
美国文化史学家托马斯·柏励指出,走向“生态纪元”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34]。生态文明的兴起,预示着人类历史继工业文明后的一次重大变革,“人类文明将由现在的工业文明时代转入到一个新的文明时代,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转折,其转折意义远远超过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折的意义。”[35]面临新的历史转折期,我国必须努力抓住发展机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迅速,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生态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体现出来,这就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性;生产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源头,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态生产将环境效益、生态保护纳入考量范围,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多层次、开放性和建设性的双赢关系,使经济、人口、环境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极具发展空间与潜力。
总体来看,学界对生态生产的概念和内涵、生态生产的特征、生态生产的推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生态生产的结构体系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备。通过以上梳理,我们认为当前生态生产还需要在以下领域加强研究:①生态生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生产力方面,对生态生产关系研究不够。②作为新兴概念,生态生产如何进一步做到与当前生产理论的结合,并与其他相关生态流派如生态社会主义的结合。③生产理论的相关建构指数与测度指标是理论界研究的前沿与重点,应当加强关于生态生产建构指数与测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