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河西第一小学 杨朝玉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高学段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力;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们就要关注文体特点,领悟文本精妙之处,感悟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学习语用表达。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中,相声、剧本、小小说等多种新文体第一次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引起了我的关注,下面就这些文体来谈一谈我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
相声这种崭新的文体恰恰是聚焦语言表达的好载体。以《打电话》为例,作品用夸张幽默的语言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们给予辛辣的讽刺,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基于此,我把教学重点确立为: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夸张、幽默、风趣的艺术特点,并尝试迁移运用。为此,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以猜相声演员导入相声片段《打电话》。让学生从熟悉和喜爱的相声演员入手,激发学生对相声这一新体裁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了解相声作好铺垫。
《打电话》这段相声中,一个极度啰唆的人物形象显而易见。我让学生带着“你认为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这个人啰啰唆唆”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选出文本中典型的语段读一读,谈一谈,观一观(视频《打电话》片段),再演一演。尤其在学生的合作表演中,那个人重复别人的话、啰啰唆唆、婆婆妈妈、没话找话、废话连篇的毛病都被最大化地还原了。此时我再次提醒学生注意:编者编写这段相声,肯定不只是为了博我们哈哈一笑,我们能从这段相声中得到什么启示呢?结论就是:说话要言简意赅。可见,阅读,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最后我们总结相声的语言特点是:风趣、幽默、通俗、夸张。
“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相声,我们也来创作一段相声《玩手机》。”我在指导学生仿写相声片段时,让学生真切去感受相声这门语言艺术风趣幽默的独特魅力。课后再推荐学生去欣赏《逗你玩》《虎口脱险》《五官争宠》等相声段子,并鼓励学生走进茶馆,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相声语言的幽默与风趣。
引导学生倾听老师和伙伴的发言,能听懂他们说话的意思,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把自己想说的话讲清楚、说明白,也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以剧本《半截蜡烛》为例,文本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截蜡烛的命运为线索,蜡烛的点燃和熄灭在伯诺德夫人、儿子、女儿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发生逆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把教学目标定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根据略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抓主要问题交流讨论”的教学建议,我首先让学生感知剧本和一般文章形式上的区别,了解剧本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握剧本主要内容。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进而抓住主要部分——保护情报展开教学。取其精华,根据“剧本”这一文学形式的特点,给了学生一个“自求得之”的途径,铺设一条由“导演说戏”—“演员演戏”—“编剧续戏”—“观众评戏”四大环节组成的学习思路。
让学生化身为导演,来阐述课文故事梗概。在自然的表述中准确把握文章主题脉络。
让学生画出杰奎琳的台词,然后同桌互演,学生在角色体验中领会文义,体会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个军官走了,母子三人会有很多话要说,任选一人物创作,并写出舞台说明。
这一环节既是读写的自然联系,又是对学生阅读感悟的合理激发,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既然最后由杰奎琳保护了蜡烛,何必费事写伯诺德夫人和杰克与敌人的周旋经过呢?剧本的题目还可怎样命名?这两个问题会激起学生更多的思考,以质疑、激疑来结束本课的教学。进一步丰满主人公机智勇敢的群体英雄形象,使学生再次加深对剧本这种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新文体的印象。
让学生以导演、演员、编剧、观众等不同的角色,有情有趣地投入到“说”“演”“续”“编”的主体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对学生语言运用的反复训练;通过浏览、默读、自读、师生合作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主人公机智勇敢的群体英雄形象,尤其是杰奎琳的人格魅力。由表及里,从形到神,层层深入,使学生再次加深对剧本这种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新文体的印象。
启发学生潜心阅读,能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并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也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情节是最主要的因素,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下面就以《桥》这篇小小说为例,指导学生尝试对以情节推进来刻画人物形象、以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以悬念设置来凸显人物形象的小小说这种文体的解读。
小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我先请学生结合这三个要素,简洁地说出这篇小小说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初步认识了小小说这种新体裁。
小小说集中写一个人物,通过一个生活片断突出这个人物的一个性格侧面。《桥》这篇小小说中,我请学生判断核心人物是谁?他给你的初步印象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画出相关语句并做概括性批注,然后让学生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抓住文中对老汉语言神态的描写,一个冷静、沉着、遇事不乱的好党员形象跃然于纸上;“揪”“冲”“吼”这些动作描写则表现出他不徇私情,“推”更能凸显其舍己为人的高风亮节。这时,老汉“像一座山”的好党员形象定格在学生心中。最后,我以“假如你就是那位老汉,你会怎样来下达命令”的提问,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小说单一的情节很难形成一种艺术的跌宕起伏,因此,依靠结尾惊奇便成为小小说的写作者解决上述“二难”问题的绝招。《桥》中的老汉既是一位好党员,又是一位好父亲。配乐范读最后四小节(语调低沉),提问:当新的情节出现后,老汉“像一座山”的好党员形象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瞬间就联系到了上文的那个“推”字,一位慈爱的好父亲的形象屹立在学生眼前。那么,课文开头作者花大量笔墨来写洪水,也是用环境描写来烘托老汉“像一座山”的高大形象。这就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此时学生也就真正懂得小小说这种新文体就是用情节的不断发展、环境的渲染、悬念的设置来立体刻画人物形象的。
我们从小小说的三个要素出发,就会认识更多小小说中的人物,课后请大家欣赏《生命流泪的样子》《拥抱幸福的小熊》《同桌薄荷糖女孩》……
课堂之外,让学生去收听广播,阅读报刊,讲述故事,与人聊天,上网浏览、发邮件,这都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可见,走进一种文体,就像打开一扇门,正所谓“两山排闼送青来”。未来我们还要学习《猴王出世》和《杨氏之子》,我们要向经典致敬,要挑战古文。我愿意在阅读教学的探究之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