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学历史 学史中品美文
——读田承军《泰安纪事》

2018-01-28 10:50
泰山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泰安泰山历史

任 继 新

(泰安市博物馆,山东 泰安 271000)

田承军著《泰安纪事》一书,2009年9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近读此书,深感其虽非新著,却新意浓浓,似有陈酒之醇。书中融历史的智慧和文学的情调于一体,尽显著者的学者风范和文人气质。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泰城忆旧,主要介绍了泰安城记、老街漫谈、泰城地标以及泰安城历史上的临时省会、教会、天书观、山西会馆、铁塔与铜亭、火车站等;第二部分,往事钩沉,主要畅谈了名人与泰安的情缘以及重要地方文献、区域名镇等,名人如孙中山、冯玉祥、范明枢、赵国麟、赵尔巽、周一良以及金代皇族后裔与美国传教士安临来等,地方文献如《泰安府志》《泰安县志》等,名镇如楼德镇等;第三部分,岱下论谈,主要分析了泰安历史文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如明国本案与泰山三阳观新考、康熙重修岱庙碑与郯城大地震、泰安的官箴碑与颜伯涛的言行、泰山谈厕以及东岳庙会申遗等。作者精心选题,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语言活泼,挖掘泰安历史,传承泰安文化。具体说来,本书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本书故事性强,讲史接地亲民,试图探索一条地方文化传承的“故事性”之路。本书把历史学从学者的“象牙塔”中请到了大众的世俗社会,给普通人打造了一席享受泰安历史文化的精神盛宴。纵览此书,我们看到的,不是一段段深奥历史的单调讲述,而是一个个喜闻乐见、引人入胜的故事,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观赏到一幅沧桑壮美的泰安历史文化画卷。如在“岱庙的铜亭”一节中,从铜亭给游客留下的深刻印象说起,进而聊到明清以来,“泰山老奶奶”从民间的信仰到皇家膜拜,尤其是万历皇帝生母的虔诚,万历欲将生母死后封为“九连菩萨”,与“泰山老奶奶”同祀,但心有余悸,于是进行了一系列的“贿神”之作,铜亭即是一例,让读者在感受万历朝与泰山的情缘中,对铜亭的认识也逐渐清晰;如在“泰山·1932”一节中,作者通过一个重要政治人物冯玉祥的无奈隐居泰山、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国联”组织的“九一八”调查团游览泰山以及一个重要科研机构“日观峰气象站”落户泰安这三个故事,向读者绘声绘色地展示了泰安这一年的不平凡;再如在“泰山《重修东岳庙记》碑与郯城地震”一节中,文中抓住了康熙从对地震的不祥预感与畏惧,到对大自然地质现象的正视与释然这一主线,解密其背后深藏的政治隐情及西方传教士的影响。此外,书中还饶有兴趣地谈到清代透出“人性之美、和谐之美”的泰山女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范明枢先生以及合称“岱侣”的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夫妇的泰山恋情故事等。作者一桩桩娓娓道来,读者一步步融入古老泰安。

在当今全球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文化逐渐边缘化,其传承面临巨大挑战,如何更好地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参与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培养国人的“文化自信”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书的“故事性”探索之路,极为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民众的兴趣指向。北京大学王一川教授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几乎全民热爱历史文艺、竞相从历史故事中获取人生营养的国度,古代文学作品如《世说新语》《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深入人心,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深长魅力,近些年涌现出《曾国藩》《张之洞》《大秦帝国》等小说力作也有巨大的读者缘。《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更是直接说:“通俗历史热是假象,人们只是喜欢精彩故事。”无独有偶,泰山学院教授周郢在传播泰山文化方面的探索与本书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把研究成果转化成比较生动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文史版中,从“泰山奇案”这个角度切入,讲泰山历史上发生的大案、奇案、要案、悬案、疑案,展示泰山历史的变迁、泰山文化的脉络,以达弘扬推广泰山历史文化的意图。有这样一批卓越而充满人文关怀的学者,致力于泰安地方文化的传承,那些凝结着先民智慧与情感的悠久历史文化必将迎来青春的生命。

其次,本书文采飞扬,品之如诗如歌,试图探索一条历史文化研究的“美文性”之路。鲁迅评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翻阅《泰安纪事》,发现其叙事之流畅自如,写物之诗情画意,语言之行云流水,颇具太史公遗风。品读此书好像在春风中吟唱,在美景中赏乐,伴随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增长了知识,感受了文化,陶冶了情操。如“泰安城记”一节中,书中说清末民初的泰安城“伴着宏伟的‘两部尚书’的石牌坊下买豆腐的梆子声、高耸的英国哥特式教堂里传出的悠扬钟声、书院里青年学子的朗朗读书声,渿河边洗衣少妇的窃窃私语,以及城内四处升起的袅袅炊烟”,似乎城中弥漫着交响乐的音符,在结尾引用了诗句“愿天下人泰,泰山始是泰;愿天下人安,泰安始是安;若是一人不安则泰山不安,若是一人不泰则泰山不泰”作为泰城与泰山的极好诠释。此外,书中多个章节也借诗收尾,如“徂阳富庶地泉畔文人薮”一节中,节末亦引用了“门旁神泉枕柳河,里仁原野答农歌……人杰地灵欣拖处,吾乡古道最堪嗟”作了极好注脚。另外多个章节也都有诗人般掷地有声的感怀,如在“泰城地标”一节中,作者视“亭子门首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看惯了街道上的鼎沸人群,阅尽了这座古城的冬来暑往”;在“教会往事”一节中,文中结语“今天,虽然这一切已经随着教堂的钟声远去,但登云街和灵芝街仅存的近代教会建筑,却依然在诉说着那段永远不会尘封的往事”;在“明清泰安藏书家”一节中,作者叹道“一代又一代的藏书家用他们的信念和行动卫护着书,卫护着知识,卫护着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藏书家们的事迹,已成为泰山文化和泰安地方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永世流传”等。作者文思泉涌,读者目不衔接。

真诚的忠言可以善道之,深奥的学问研究也可以用美妙的语言来呈现。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怎样让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更活泼生动,让普通读者在得到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除了上述提到的“故事性”之外,“美文性”也是画龙点睛之笔。学术界热衷于前沿和尖端的学术研究,出现了似乎唯有晦涩难懂的语言方能体现研究的高度与深度的现象,历史文化研究也不例外,出现了庙堂化、冷面化、封闭化的趋向,大众读之枯燥无味。这显然不利于历史文化研究的繁荣,不利于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社会责任的发挥。《明朝那些事儿》以轻松调侃的笔墨、直白的网络化语句博取了万千读者的“芳心”,而本书却以诗一样的语言、歌一样的旋律,开辟了一条美不胜收的历史文化研究之路。

第三,本书为学严谨,所言有本有源,试图探索一条历史类文学创作的“考究性”之路。胡适先生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历史研究要“有一分证据就说一分话,有八九分证据不要说十分话”,该书是当代专注泰安历史的首部学术著作,作者对每一段历史的研究,都参阅引用了大量的史书、相关典籍以及古代碑刻等相关一手资料,论据颇为充分,论点稳如泰山。如在“泰安城记”一节中,书中引用了《泰安州志》《泰安府志》《泰安县志》《兵事日记》《岱览》《历代城守记》《水浒传》等古籍、《双束碑》《冥福院碟》《崇法院印照碑》等古碑以及各种清至民国间的地图、照片等,各种资料达十余种;如在“山西会馆寻踪”一节中,书中引用了《泰安州志》《泰安县志》《诗经》等古籍以及《关帝庙碑记》《重修关帝庙碑记》《天睿善德》《创建关帝庙配殿碑记》《重修碑记》《流芳百世碑》《重修关帝庙钟楼戏楼垣墙碑记》古碑,各种资料也达十余种;在“东岳庙会申遗”一节中,书中引用了《后汉书(乌桓传》《博物志》《搜神记》《古今图书集成》《风俗通义》《后汉书(郡国志》《海盐县图经》《擉傒斯全集》《福山东岳庙兴造记》《玉山县志》《盐铁论》《泰山风俗》《苏州府志》《常州县志》《象邑夏王庙至略》等古今人著述亦十多部。作者如此旁征博引,其学术之严谨,可见一斑。

美国学者N.波兹曼(N.Postman)曾说,当今社会的不少现象将使人类变成“娱乐至死”的物种,我国也出现了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对“娱乐”过度迎合的现象,甚至无限度地抹杀历史的真实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先辈所创造历史的麻木与亵渎,对文人自身“良心”的出卖。北京大学王一川教授说,这种风潮发端于电视剧《戏说乾隆》(1991)在大陆播出并引发争议,在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中扬起了一股势头迅猛的历史娱乐化风潮,其潮头所向在于对历史故事加以重新编排,着力取悦于公众或网民中的历史消遣或娱乐需求,有使读者坠入历史的廉价消遣的无聊陷阱之嫌。浙江大学李杭春认为当代许多历史题材的创作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被叙述对象(主要是帝王将相)的仰慕乃至神化,表露了一种过度仰视和礼赞的叙述立场,而这种过度礼赞是以丧失叙述者应有的立场、理性和节制为代价的。而比比皆是的“抗日神剧”,更是对先烈英勇牺牲的“侮辱”。而本书在创作中“考究性”意味浓厚,折射出文人“良心”的暖光和为升华文学创作而孜孜求索的艰辛,更体现出其对历史的负责,对读者的负责,对时代的负责。

当然,世间难觅完美之物,本书篇目及篇目分类,相较于泰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略显数目不足。但总体而论,任何一部书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无所不包,本书由点及面、以小见大,堪称上品,且是专注泰安历史的首部学术著作,乃开风气之先,其对于传承地方文化、活泼学术研究、升华文学创作的孜孜探索,更值得“点赞”和思索。

总之,本书很值得学界同仁参阅和业余爱好者品味,读至末页,没有“酒足饭饱即可离席”的顺理成章,倒有“陶醉其中忘乎自我”的超然淡定。泰山乃五岳独尊,雄居于齐鲁大地,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精神之山,泰安城依山而建、因山而兴,讲好泰安故事,传承泰山文化,不仅是泰安之幸、泰山之幸,也是齐鲁之幸、华夏之幸。

猜你喜欢
泰安泰山历史
极致的乡愁——泰安九女峰“故乡的月”仪式堂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泰安杂记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Transform Yourself into a Butterfly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