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传播研究进程及热点问题回顾

2018-01-28 09:05马连鹏尹亚茹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播学体育文化

马连鹏 尹亚茹

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传入中国也仅有几十年时间,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它的概念也说法颇多。大多数学者认为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相关的信息制作、接收及其影响现象和行为规律[1]。传播学的发展逐渐成熟了之后,其基本理论逐步形成,主要包括:传播模式、传播形式等。传播模式研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他提出的5W模式对传播学具有指导意义,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其他著名的传播学模式还有美国信息论学者C·香农(C.E.Shannon)等人在1949年提出的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型、W·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的“循环模式”、W·施拉姆针对大众传播的特点,又提出了“大众传播模式”、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J.W.Riley&M.W.Riley)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的“传播系统模式”等,其具体内容本文不再赘述。传播学的传播形式主要有: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尤以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更是给体育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体育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的体育传播研究起点其实可以追溯到马约翰先生在1919年发表的《体育历程十四年》,但是我国真正将体育传播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时间也只能追溯到近二十年左右。作为传播学中的一个门类,体育传播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

早期我国的体育传播研究不成体系,只有些许学者进行零零散散的研究,研究者也有很多不是体育领域的学者,而是新闻、传播、历史领域的学者,因此研究的内容相对繁杂,并且没有深入的理论体系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体育史学,体育人类学等涉及到体育的文化传播方面。主要的文章有:张天白于1991年在《体育文史》上发表的《“格致汇编”与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早期传播》,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格致汇编》这本主要讲述自然科学的刊物中,涉及到的体育中运动生理和人体生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其所宣传的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对我国近代体育所产生的影响[3]。胡小明先生于1992年发表的《从左江岩画看民族体育的起源和传播》介绍了我国广西左江地区沿岸的岩画当中所包含的体育活动,从人类学的角度剖析了我国古代民族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播,也带来了关于中国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如何发展的思考[4]。陈成军,王永红在1994年发表的《汉代体育文化的传播》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丝绸之路所在时期——汉朝的体育文化传播进行梳理分析,介绍了汉朝时流行的体育活动以及西域各国通过丝绸之路为中国带来的新的体育文化,肯定了汉朝对我国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5]。张争鸣在1994年发表的《论人类体育传播的选择性》中阐述了人类体育文化的传播既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也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每个民族或国家吸收外来的体育文化都是有一定的选择性的,从而得出了吸纳外来体育文化一定要适合本国国情或者本民族特性的结论[6]。

进入21世纪后,由于体育传播事业逐步繁荣,发展迅速,需要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培养我国专业的体育传播人才,此时起体育传播理论研究逐渐增多。其中主要包括对于体育传播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的界定、传播功能、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受众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有体育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研究。

在体育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中,体育传播的概念界定与其他社会学的概念一样,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一些学者根据传播学的概念来对体育传播的概念进行释义。陈伟、郝勤(2006)在《体育传播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现状———兼论体育的传播特征及其信息符合理论》一文中将体育传播定义为以体育为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的信息传播活动与行为[7]。而许正林认为体育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人类体育信息传播活动[8]。体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受众的研究较多,主要文章有许正林《体育传播学:理论范式与研究路径》(2007),郝勤、郭晴《论体育传播学的性质特点极其理论构架》(2003)等。

体育传播功能的研究主要通过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来展开。由于在2001年我国成功申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对于体育的热情达到空前的高涨,因此竞技体育传播、与奥运会相关的体育传播问题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竞技体育传播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和其传入我国的方式及演变,阐述了竞技体育传播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影响和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文章有张军献《竞技体育文化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003)、路云婷《竞技传播的启蒙力量—— 1977- 1989的体育文化定性》(2010)等。奥运相关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奥运文化传播对于城市推广及国家形象构建的作以及对于我国体育传播发展的深远影响。相关文章有冯霞、尹博《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与城市推广》(2007)、邱大卫《奥运会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体育文化的重要传播窗口》(2007)、冯霞《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特点、性质及其对国家形象的塑造》(2008)、王大中《关于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传播发展的几点思考》(2010)等。这些研究紧跟时代热点,为竞技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我国文化如何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但是这方面研究由国家层面展开的较多,从社会层面展开较少;关于奥运文化传播的作用、影响、发展情况研究较多,理论模式的研究较少,此外奥运文化对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如何也很少有相关研究说明。

体育传播媒介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普遍的体育媒介为报纸、电视、期刊,后来又加入了互联网。2000年后,中国开放化进程加快,全球化程度加深,使得中国更加迫切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了解自己,文化传播就成了一种最便捷,最实用的方式,而体育作为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体育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世界带来了信息化革命,各行各业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普遍性、迅速性给体育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开始出现了将体育传播与互联网传播相结合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也从最初的因特网传播到后来细分至各种形式的网络平台,再到如今的新媒体研究成为热点问题,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并注重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主要的文章有田恩庆、倪腊贵《体育博客研究》(2008)、杨鹰《新媒介体育传播审视》(2009)、徐学峰、赵建新《新媒体环境下人文体育文化的传播》(2015)、王靓《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文化的传播特征》(2015)、刘杰《网络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2015)、邱莹《网络环境下体育文化传播分析》(2015)。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向世界呈现了一个开放、包容、友好的中国,为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的体育传播也开启了新的篇章,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在此期间,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任务和相关条例以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使我国由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在2009年,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这也标志着我国将体育的重心由竞技体育转向全民健身,更加重视提高全民体质,体育也不再单纯的是职业运动员的专利,而是每一个新时期中国人需要具备的素质,此时我国的体育传播所研究的社会问题更加广泛、具体,更加注重文化传播交流,因此,东西方体育文化传播,休闲体育传播成为研究热点问题。

在东西方体育传播的研究中,有对于现状的研究和对于东西方体育传播史的研究。崔俊铭在《孔子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中通过分析孔子学院传播体育文化的现状,指出我国对外传播体育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应重视体育文化传播的模式,多渠道传播[9]。刘晖在《中西体育文化交互传播研究》中通过比较近代以来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互传播的传播模式,传播主题,传播环境,传播客体,传播动机等因素,指出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基石是国家需要强盛,其次,文化传播的渠道需要拓展,体育传播的文化性需要突出,减少政治的干扰因素,体育文化传播还需要增强其可持续性,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10]。其他主要的文章还有刘卫华,龙佩林《世界华文教育中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现状与对策》(2014)、王静《体育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研究》(2012)、韩军,李社旺,杜长亮《西方体育传入对中国体育文化演变影响研究》(2016)等,学者们的研究深浅不一,对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看法也不近相同,但对于我国体育文化进行输出都具有借鉴效果。

进入“十三五”规划的新时期,借助于“一带一路”战略与建设体育强国战略,我国的体育文化传播研究的格局更加国际化,也使得“一带一路”与体育强国战略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陈刚在《一带一路与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中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指出此时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应在传播理念上构建“引领”、“主导”的文化传播思路,在传播主体上打造核心传播主体,在传播特色上打造品牌效应,明确传播对象的传播区域和受众,在传播渠道上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11]。陈刚在其另一篇文章《“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中从传播学,政治学,地缘学等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体育国际传播的现状和传播路径,要以“一带一路”为体育文化传播的突破口径,寻求传播实施的路径,形成中国文化元素和传播符号[12]。苟明、杨辉在《体育强国背景下提升体育文化整体实力的路径研究》中通过对体育文化整体实力的概念分析,指出体育文化整体实力的传播力是指文化通过传播方式的组合而得到彰显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这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13]。王海滨在《体育文化传播如何塑造国家形象》中通过分析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提出了通过体育文化来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有利用大型的体育赛事来提升国家形象;做好议程的设置工作,对国家形象进行优化;推动体育文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发展;构建体育文化品牌[14]。这些研究紧跟时代步伐,使新时期我国的体育传播理论更加丰满,对于我国构建体育强国,提升国际社会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研究的内容不系统,没有严格的按照体育传播的理论范式下进行研究也是问题所在。

综上所述,体育传播作为一门显学在我国发展不过短短数十年,近几年来发展迅猛,理论及功能性研究日渐成熟,但是受制于我国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以及体育学的学科研究状况,与西方相比,我国的体育传播研究还稍显稚嫩,照搬传播学、体育学理论的现象还多少存在。纵观我国的体育传播研究,结合“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互动研究较多,但由于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因此这些互动研究也显得并不是特别深入和系统。

因此,我国体育传播的研究,应在向母学科寻求帮助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加丰富和完善我国的体育文化传播理论体系,在如今更加开放化、国际化的传播进程当中,为寻求我国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方法策略,打造我国的体育文化品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将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体育强国,而做出更好的贡献。

:

[1] 许正林.体育传播学:理论范式与研究路径[J].体育科研, 2007.

[2] 卢山冰,黄孟芳.传播学理论百年回眸[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 张天白.《格致汇编》与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早期传播[J].体育文史, 1991.

[4] 胡小明.从左江岩画看民族体育的起源和传播[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2.

[5] 陈成军,王永红.汉代体育文化的传播[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4.

[6] 张争鸣.论人类体育传播的选择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4.

[7] 陈伟,郝勤.体育传播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现状——兼论体育的传播特征及其信息符号理论[J].体育科学, 2006.

[8] 许正林.体育传播学:理论范式与研究路径[J].体育科研, 2007.

[9] 崔俊铭.孔子学院的体育文化传播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0] 刘晖.中西体育文化交互传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

[11] 陈刚.一带一路与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6.

[12] 陈刚.“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

[13] 苟明,杨辉.体育强国背景下提升体育文化整体实力的路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

[14] 王海滨.体育文化传播如何塑造国家形象[J].新闻战线, 2016.

猜你喜欢
传播学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与方法:计算传播学视角
计算传播学:国际研究现状与国内教育展望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谁远谁近?
《萨迦格言》英译本比较研究——传播学视阀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