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蓉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截至2017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达7.53亿。有抽样调查表明[1],高校学生持有移动终端的比例已经超过人均一台。通过点击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客户端,受众能够随时随地快速接收各类符号、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并实时分享感受、提交评论、参与互动。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长时间处于一种害怕有效信息“溜掉”的恐慌状态,却对真正关系自身学习工作生活的信息处置上过于随意,导致反馈的滞后。
移动终端及各类“微平台”的传播属性,主要体现在短小精悍的内容上。一方面,移动终端受到显示、续航、容量等硬件的限制,单位信息所占资源必须更小,才能发布更多信息。另一方面,受众习惯在学习、工作、生活的零散间隙获取各种信息,单位信息所占时间必须更少,才能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资讯。吸引眼球的诉求直接导致供给侧的信息趋于简短、直观和情绪化。海量简短信息的提供和接收模式,阻碍了对长篇文章的深度阅读,降低了思维活跃程度,损害了深度思考的习惯,让思想呈现碎片化。
通过对移动互联平台的选择和使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满足了希望分享、渴望关注的需求。参与个体在生产、接受、传播“微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微力量”汇聚成为“巨能量”,自己获得心理上极大满足的同时,推动了社会进步。但由于移动网络使用的独立性、隐蔽性、虚拟性,“移动生活”替代了亲临式社交活动,人与人之间变得疏远,个性趋向孤僻、冷漠。
应该看到,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总体上是正面的,大多数网民都是美德善意的传播者。同时也不可否认,各种垃圾信息、流言蜚语、无知谩骂等信息也充斥着移动互联网,随手拍、无聊转、恶意评等不良情绪发泄行为时时涌现,一些不法商家、暴力破坏者甚至利用移动互联网创造的空间和平台获取非法利益,凡此种种皆因为技术原因无法追责,让移动互联网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双刃剑”。
新理念重构班级管理模式。传统的班级管理,基本上是“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的线状模式,指令逐层传达、反馈逐层传递。依托移动互联平台,班级管理重构为“班主任—移动平台—学生”的扁平模式,班干部履行“线下”的监督、实证职责,没有信息漏损、不会传达打折,简洁清晰、客观平等。班主任比较轻松,班干部减少对立和抵触,学生受到尊重。
新手段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传统管理模式下,信息的传递往往是班主任利用班会布置、黑板通知、学生干部口头传达等形式进行,有时不够及时而影响执行时效,有时不能传递到每个同学而影响整体行动,有时不够准确而造成执行偏差。而利用微信、QQ空间、班级博客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发布,学生通过移动终端随时可以浏览,完整掌握指令,迅速反馈成果,即时得到指点和评价,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新平台提升师生交流质量。基于移动互联平台的师生交流,可以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可以用段子、符号、表情来表达,可以拍照、转发、链接、粘贴来发布,可以留言倾诉,可以视频聊天,可以拍照备查,可以发个定位请假,增加了沟通交流的趣味性,避免了面对面的羞于启齿,师生交流更融洽、班级管理更和谐。
降低了班级的凝聚合力。移动互联网营造的虚拟空间,让沉湎其中的学生更在意自己的网络身份,更重视自己的网络族群,更乐意承担网络任务,更倾心自己的网络快感,更期待自己的网络满足,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学校班级学习生活的现实认同。学生们可能会更多地网络交友,而忽视同学交流,更多地流连朋友圈而较少参与班级体活动。
弱化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移动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特点,往往让学生目不暇接,对信息的鉴赏、甄别能力欠缺,导致浅思考、伪思考、不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系统性思维的培养。
阻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方式和传播手段,使各类平台成为语言暴力、恶意攻击、八卦隐私等恶意行为的舞台,而自主辨识能力相对较弱的高职学生更易受到不良影响,产生不当情绪,阻碍健康性格的养成[2]。
挑战了思想教育的权威。借助移动互联网,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容量、速度一点也不比老师差,移动互联平台上的资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移动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正在与老师争影响力、争取学生的信任,取代教师的地位,对高职院校班级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果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靠课堂灌输,如果班主任仍然因为承担教学科研工作较多而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将会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更强劲的挑战。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者应以人为本,以开放的、积极的心态面对移动互联网给管理带来的挑战,树立“微时代”育人观念,提升自身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能力,开设班级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抢占线上阵地,夯实线下教育,不断寻求与移动互联网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方式。高职院校班主任还要进一步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做班级管理的引导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中,抵消移动互联时代负能量的、不恰当的、消极落后的“微文化”对学生的影响[3]。
首先,做好学校层面的监管。高职院校要通过流量控制、wifi提供、信号屏蔽等手段,对学生使用移动互联平台的情况进行引导。要加强自身优势信息平台建设,引进专门人才维护平台、出台专门制度使用平台,传递主流价值,传播正面声音,推送优质信息,强化优质平台的吸引力、影响力。其次,做好班级层面的引导。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带动班干部建立班级层面的移动互联平台,吸引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尽可能在自己的平台上进行,打造“移动班级”。另外,要完善班级学生之间的监督制度,鼓励班干部、班级所有学生使用移动互联平台和新媒体来开展自我监督管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意识,在班级形成基于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自我管理氛围。
推送“微资讯”。包括及时收集的整理学校、学院、班级的的各种文件、通知、提醒,及时采制的学校新闻、校园热点、班级动态等。提供“微服务”。发布各类证书资格考试、入学招生考试信息;发布各科专业讲座、各科老师的作业等;提供各种购票购物服务;发布就业招聘信息。开发“微课程”。利用移动互联手段,制作每条十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内容上可以是教材辅导、作业批阅、试题答疑,形式上可以是课堂讲解、PPT演示、参考资料提供、网址链接,学生随时间随地进行点播学习。尤其要利用移动互联平台和视频工具,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辅导。
在以往高校班级管理中,更多的是班主任灌输、学生被动接收。移动互联网则建立了班主任与学生平等交流平台,将教师的管理纳入高职院校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能便捷地与班主任进行对话和思想交流。有效地解决了班主任找不到学生、班主任讲话学生听不进去等问题。而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让学生放下负担、解开面具,顺畅、开放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移动互联平台拉近了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忽略掉了年龄身份,不但让班主任随时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能与学生像网友一样平等地互动交流,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引导。
技术进步从来不以施教者善良的愿望为转移。高职院校教学和管理者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抢占先进技术制高点,以技术和手段的有效性来提升教学和管理的有效性,熟练运用移动互联网构建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高职学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