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合肥铁路公安处,安徽 合肥 230022)
2018年,是全面深化改革40周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不移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公安部立足新时代、着眼新发展,对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上海铁路公安局作出了推进“三化建设”确保高铁安全的重要部署,要求上海公安局先行一步、大胆探索,坚持“先行先试、制度创新”,以警务机制改革为动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目前,公安局正在大力推进科技信息化等“三化”建设,积极探索推进大部制改革,不断提高警务效能,着力再造现代警务。合肥铁路公安处正从高铁大处奋发崛起,要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结合管内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深化改革,着力破解警力紧张等难题,助推全处工作创新发展。
当前,合肥铁路公安处正紧紧抓住新一轮信息化建设契机,坚持立足自身、依托站段、融入地方,借力借智,寻求各方支持,协调省公安厅将我处纳入“智慧皖警”建设规划,开通云搜索等17个系统平台,推动沿线地方在18个客站安装90处人脸识别系统,在全线安装1499个视频探头并接入501个到13个派出所指挥室,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乘警支队智慧乘务已正式投入实战,合肥所智慧新情指已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处信息化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必将为我处深化公安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为此,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推动科技信息化应用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再造警务工作流程,牵引警务机制改革,盘活警力资源,提高警务效能,实现精确指挥决策、精确防范打击、精确管理服务,全面提升铁路治安打防管控水平。
随着高铁快速发展,我处管辖线路由建处时的1792公里增加至2534公里,客流由原来的日均19万人增加到37.4万人,值乘列车由原来的27对增加至96对,十三五期间,庐铜、杭黄、商合杭、合安九、郑合等新线将陆续开通,安保任务不断加重,警力紧张问题日益突出,且受现有体制影响将长期延续。同时,随着公安机关承担的警务职责与功能不断增加,新的警种、部门不断增多,处机关存在分工过细、数量过多,职权分割、职责交叉等问题,严重制约警务效能提升,急需深化改革,将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归并,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与权限冲突,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劳动,简化警务流程,降低警务成本,既能提高警务效能,又能缓解警力紧张,切实为现代警务流程再造和队伍管理升级提供有力支撑[1]。
一是思想认识不高。少数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尚未完全突破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对深化公安改革的紧迫性、必要性和机遇认识不够深、不够远,在改革推进中主动性还不高、创新性还不强,还没有真正把改革视为当前解决工作短板和瓶颈问题的有效手段,改革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理念更新慢。少数干部民警满足于“上级部署完成了”“说得过去就行了”,主动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意识还不强,创新进取精神不足,大胆探索劲头不够。三是攻坚克难不够。少数单位对改革中遇到的难题解决信心不足,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锲而不舍的精神,改革的方法还不多,力度还不大,甚至存有畏难情绪。
受建处迟、起步晚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处信息化建设不仅远远滞后于地方,也滞后于局内兄弟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支撑警务改革纵深推进。一是视频监控还需持续建设。不仅全处43个客站视频监控尚未达到全覆盖要求,且已建的6742个视频探头中铁路视频仅接入2495个到17个派出所,地方视频仅接入501个到13个派出所,路内所有视频、地方部分视频尚未接入公安处指挥中心。二是系统平台还需攻坚克难推进。虽已协调省公安厅将我处纳入“智慧皖警”建设规划,开通云搜索等17个系统平台,但视频应用等平台高级使用权限尚未完全放开。29个所队还需整体规划、分步推进。三是数据资源还需借力多方融合。一方面,路内数据资源虽已开发运用了实名制数据,但旅客进出闸机及实货制等数据尚未接入运用;另一方面,公安自身数据采集仅靠警务宝典及手工录入数量十分有限。
一是信息化应用能力还不高。随着信息化加快建设,系统平台将成为广大民警开展工作的必备工具,但大部分民警仅停留在简单查询比对上,分析研判和深度运用还处在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改革的高度。二是警务实战能力还不高。虽然近年来连续开展警务实战化训练,全处干部民警实战能力大幅提升,但所队及民警间发展还不平衡,部分民警尚未达到“一招制敌”“一警多能”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扁平化指挥处置效果。三是执法办案能力还不高。目前,所队民警“不愿办案、不敢办案、不会办案”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会网上办案的民警数量较少且不够熟练,执法办案的能力还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警务改革的实效。
一是公安用房相对滞后。我处自更名成立以来,处机关办公用房十分紧张,至今仍分散5处办公,公安处指挥中心信息化受制于办公用房尚未全面建设,现公安处新办公楼在公安局直接关心下已完成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二是装备设施配备不足。受资金有限等因素影响,科技信息化、指挥扁平化等方面设施设备配备还不足。特别是物证鉴定所建设,对照公安部装备配备标准,多功能现场勘查车尚未配备,必配和选配的装备设施尚未达标。此外,具备数据采集功能的移动警务终端尚未配备等,与安保实战常态化需要还有一定差距。三是机制保障还不健全。目前,我处虽然成立了以处长、政委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和警务深化改革班子,坚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但基础保障、考核管理等机制还不够健全,有待增强改革成效。
深化公安改革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由之路。我们将按照上级改革部署,结合管内实际,以指挥部建设为龙头,以情报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实战勤务效能为牵引,以乘警支队智慧乘务和派出所智慧情报指导为基础,深入推进公安工作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高度共享、综合应用,推动现代警务流程再造,带动警务机制深化改革,促进新时代全处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面对新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改革大背景带来的有利契机,特别是对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难题,必须积极抢抓机遇,创新思想理念,打破思维定式,才能突破瓶颈、破解难题。一要坚持理念引领。公安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洞察趋势、把握态势,立足全局实情,着眼创新发展,及时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不仅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而且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全处上下必须紧紧围绕公安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凝聚共识、深化认识,坚持先进理念引领,结合自身客观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思考探索,主动投身公安改革。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公安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正视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难题,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及时作出深化公安改革的决策部署,以新理念拓展新思路,以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不仅为全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还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工作提档升级。全处上下必须紧紧围绕上级深化改革新举措新办法,坚持问题导向,坚定必胜信心,主动攻坚克难,想方设法突破,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推动全处工作创新发展。三要坚持实战实用。改革的目的就是服务实战,提质增效。当前,我处正从高铁大处奋发崛起,必须紧盯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按照铁路公安局“三个有利于”原则,坚持从实战角度大胆探索、从实用角度积极实践,着力提升改革的实效性。特别是对路内外及国内外已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要充分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智慧乘务和派出所智慧新情指等经验做法,着力打造智慧警务,不断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效果。同时,要尊重民警的首创精神,鼓励实践创新,激发改革热情,推动改革落地出彩[2]。
当前,我处公安改革正在逐步深入推进,支撑深化改革的“三化”建设也在加快建设。一要坚持边建设边改革。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为此,在正确处理建设与改革的关系时,既要结合我处“三化”建设特别是科技信息化建设进展推进改革深化,又要紧随全局深化改革步伐加快“三化”建设进度,确保公安改革与“三化”建设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二要坚持先急后缓推进。当前,全处“三化”建设和公安改革正处于全面推进阶段,由于涉及面广、内容多、工作量大,必须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要求,突出重点项目,优先安排预算,科学制定规划,分步有序推进。特别是正在推进的大部制改革,指挥部建设涉及所队数量多,且需投入资金量大,省会所在地大客站派出所智慧新情指及乘警支队智慧乘务是公安局明确的重点,网安、装财等部门及相关所队正在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推进建设。待首批建成后,高铁及其他派出所要积极学习借鉴,扎实有序推进。三要坚持众筹借力建设。推进公安改革和“三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铁路公安远远不够,必须强化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借智借力,密切协作配合,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共建合力。特别是要积极依托地方,借助省厅及沿线地市公安机关人才、技术、资金优势,带动我处信息化建设实现“弯道超车”。现省厅已将我处纳入“智慧皖警”建设规划,还需锲而不舍推动,带动我处全面建设。要积极借力路内,紧紧抓住铁路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难得机遇,想方设法利用铁路资源,升级网络通道、基础设施等,助力我处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要注重立足自身,在不折不扣完成上级部署的规定任务的同时,发挥管内资源优势打造亮点特色。特别是对公安局部署的大部制改革,指挥部正在推进,还要从实战需求出发,从提升警务效能入手,结合管内客观实际,积极探索其他部门、警种大部制改革模式,进一步优化警务资源、消除部门壁垒。对合肥作为国家唯一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资源优势,要主动与科大讯飞等前沿科技公司联系合作,积极推进人像识别、智能安检等系统平台建设,着力提升站车查堵、安检查危等工作的科技水平。
积极依托科技信息化,推动公安工作与科技信息高度融合,再造现代警务流程,驱动警务决策科学化、警务模式现代化、警务管理规范化、警务效能集约化。一要创新一体化情报指挥模式。积极推行大部制改革,加快成立公安处指挥部,下设指挥中心、情报中心、文秘室、综合室四个部门,在31个所队各设立情指勤指挥室,进一步明确指挥部职能定位、职责任务及所队指挥室运行机制,研发智能化研判应用模型,编制预案化闭环处置流程,搭建集接处警、警用地理信息、视频调度指挥、移动警务终端等为一体的融合指挥平台,构建广域动态感知、联合决策指挥、大数据实时支撑、多警种多层次联动的情指勤一体化工作模式,提高警务效能,实现精准指挥。二要创新合成化侦查打击模式。大力加强刑侦、刑技、技侦及网侦等部门改革,做强公安处刑警支队、做实所队刑侦警组,建立刑事案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度,着力提升破案攻坚水平;联合兄弟公安处探索成立物证鉴定所,强化刑事技术手段建设;突出技侦手段融合运用,依法依规发挥作用,着力强化技侦工作;强化网安力量投入,明确网安专业职能,突出网侦作战能力,着力强化网安工作。“四侦”部门汇集铁路实名数据、视频监控数据、路内采集数据及地方平台数据等信息资源,带着不同专业手段、专业平台、专业技术集中上案、合成作战,围绕“人、物、案”等多元信息深度研判,最大限度地降低侦查成本,提高侦查实效。三要创新信息化治安管控模式。结合列车、客站、线路及编组场(货场)的治安特点,以智慧乘务系统为依托,与微信扫码报警、接处警平台及治安管理系统相联通,进一步完善“巡乘制”列车管理,实现警力精准投放、勤务精准组织、警情精准处置,创新列车信息化治安管控机制。以智慧新情指为依托,按照“一站一方案”要求,坚持“动态布警、显性用警”,合理划分网格,科学定位功能,明确职责任务,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一警多能,综合执法”,创新客站信息化治安管控机制。线路以管内电气化改造等封闭线路为重点,结合沿线地方推行“一村一警”,积极推动路地警务融合,科学整合线路警务区,探索大警组制和值班式勤务模式,提升巡防质效,着力创新线路治安管控机制。编组场以“五个实有”为抓手,引进社会化服务,实现精准布警、动态用警、高效管理,着力创新治安管控机制。以电子警察等科技手段为依托,积极探索高铁时代交警实体化区域管理模式,着力提升站场线交通秩序管理水平。以反恐防暴为标准,积极探索特警常态单元驻站、战时合成作战模式,充分发挥特警职能优势,着力提升应急处置水平[3]。
一要完善实战教培机制。紧紧围绕科技应用、规范执法、警务实战、刑侦破案等实际需要,结合警务实战化训练,针对短板不足,突出实战实用,实行系统负责、专业考核,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思路,采取内请行家培训、外聘专家授课等方式,分层级、分类别、分警种、分岗位强化岗位培训、实战练兵,提升民警专业化、实战化能力。二要完善岗位标准规范。除建立专班对“三化”建设和公安改革定期研判推进外,要结合改革带来的警务模式、机制、职责等变化,进一步厘清、界定部门职责任务,明确警务运行中角色、责任、程序和要求,确保改革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同时,要结合信息化建设及公安改革带来的所队岗位职责、评价标准等变化,突出警务机制、工作流程及工作重点,进一步细化岗位标准、完善工作规范,主动适应现代警务模式。三要健全考核管理机制。要结合大部制改革,建立并不断完善扁平化指挥运行机制,健全接处警考核管理机制,促进警情及时高效处置。要结合“四侦”工作改革,进一步完善侦查破案考核办法,将参与案件侦破的指挥决策、情报研判、手段运用等人员纳入奖惩范围,推行领导负责制和侦查员责任制,着力提升侦查破案效率。要结合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和大数据技术运用,以民警数据化工作过程及成效为依据,深化所队和机关绩效考核管理,切实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
[1]马文海.以信息化改革和创新警务机制探析[J].公安研究,2009(10):47-51.
[2]郑李成,谭灵铃.综合警务:中国现代警务的深刻变革[J].公安研究,2012(9):21-26.
[3]赵旭辉.对我国地方公安机关机构改革的思考[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6(2):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