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峰
(南京市江宁区投资促进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9)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我国经济建设活动中引入科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也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地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确保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可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基于此,联系当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出现的弊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措施,保证招商引资实际效果,切实推动地方经济活动的稳步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渐深化的社会背景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影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效果的重要因素。细化分析,当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对地方政府职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并未认识到转变自身职能的重要性,在实际组织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对政企关系的处理仍然越俎代庖,出现了对职权的过分掌控情况。特别是对于招商引资活动而言,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参与到招商引资工作的设计、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并且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效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地方政府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够准确,过分地参与到招商引资活动中,会造成政府部门独揽大局的情况,权力滥用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对地方经济活动的良好发展产生着一定的消极影响。[1]
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资金是最关键的稀缺资源,是地方政府部门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撑条件。因此为了能够获得充足的经济活动资金,部分地方政府在参与招商引资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地区政府为了一个招商项目恶性竞争的情况,使用税收或者其他优惠政策抢夺项目资金。这种恶性竞争的存在虽然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但是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利益的维护和地方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
现阶段,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存在的明显的弊端就是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不够紧密,基层群众无法对招商引资活动的内容和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部分群众只是关注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整体利益的维护,不仅不支持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甚至还会抵制政府部门招商引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无法顺利推进,影响地方经济活动的稳步发展。[2]
在对当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的缺陷和弊端形成细化认识的基础上,联系时代发展要求和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新时期十分有必要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下面就对主导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的构建入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
在地方经济建设活动中,政府部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借助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和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能够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优化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首先,在地方政府部门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对审批、行政许可行为进行适当的规范和限定,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突出地方政府建设的服务性。其次,应该积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确保政府真正发展成为人民的政府,深化政府部门的民本位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执政理念进行革新,保证所开展的工作能够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政府部门在主导招商引资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确保资金、设备和服务等都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投入,以招商引资为人民群众服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进而促进主导型招商引资模式能够发挥出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3]
地方政府要想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科学化发展,逐步实现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正确引导,尽量规避市场突变产生的不良影响,降低政府间非理性招商引资竞争的危害,实现对资源浪费情况的控制,就应该联系本地区实际情况和产业机构的特征等,借助主导型招商引资模式,积极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向着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有效借助招商引资模式的调整,推动地区产业机构的转型和升级。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要对地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和研究,对地区内富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群进行挖掘,争取在地区内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活动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发展形势较好的企业参与到招商引资活动中,并且对这部分地方企业予以一定的政策扶持,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最终带动地区经济建设活动的全面推进,推动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
在积极探索主导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招商引资的优势,可以积极探索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强化招商引资制度建设,进而借助对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创新和作用的发挥,实现对政府治理成本的有效控制。由此进行分析,在推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注意发挥自身职能,探索市场秩序的维护,尽量去除政府招商引资市场方面的歧视性政策,为地方经济建设活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5]同时,联系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要求,在建设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求设定更为科学的外资政策以及相应的法律条款,确保国企和民企能够在地方经济建设中享受公平的待遇,促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效,借助相对科学的招商引资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传统招商引资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新时期的实际情况,联系地区经济建设实际积极探索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措施,借助对政府职能的优化和转变,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正确的指引,突出招商引资模式的时代性,切实维护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沈翔.浅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创新分析 [J].经营管理者,2014(17):274.
[2]曲宁.试分析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的创新 [J].中国集体经济,2017(9):12-13.
[3]张凤臣.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创新性途径思考 [J].港澳经济,2015(29):66.
[4]赵泽辉.浅谈地方政府如何开展有效的招商引资工作 [J].市场研究,2015(3):41-42.
[5]曲勇.浅析招商引资与地方政府职能 [J].投资与合作,2014(3):19.
[6]王桂芹.政府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市场,2015(51).